罗建国心中盘算了一下,趁着这个春节之际应该考虑一下前往港城布局粮事。
这一天,罗建国刚踏入轧钢厂的办公室,李怀德便告知她:“罗主任,杨厂长请您去办公室开个会。”
罗建国步入办公室,看到周工——轧钢厂唯一的八级钳工——以及七级钳工易中海,正站在里面。
杨厂长对罗建国说:“建国啊,你来得正好。
今天找你是有两件事情要商议。
第一,眼瞅着年底了,我们轧钢厂准备进行工人技术等级考核。
这是考核名单,请你看一下,有什么意见吗?”
罗建国接过名单,而杨厂长显然更关心高级技工的考核情况。
其中,刘海中考报了七级锻工,易中海则考报了八级钳工,旁边还附有他们考核的意见批注。
“建国,你来到轧钢厂时间不长,但还是对熟悉的同事发表下看法吧。”
杨厂长说道。
罗建国略作思考,回答道:“好的。
其他人我不太了解,但是易中海住在我们院里,我对他技术多少有些耳闻。
他手下有个徒弟,在轧钢厂干了好几年依然是个一级钳工。
就从带徒这一点看,我觉得易中海最好今年暂时不参加八级钳工考核。
未教好就急忙报考,似乎有点操之过急。”
易中海听了不以为然,反问道:“罗主任,我的徒弟确实是才到一级,但他的基础比别人扎实得多。
我带徒弟的理念就是要夯实基础,稳步提升。”
周工则直言不讳:“老易,你怎么这么固执呢?的确,你的技术稍有欠缺。
再多练一年的话,八级钳工自然不成问题。
如果现在失败了,那轧钢厂将会失去一个出色的七级钳工。”
易中海面色难看,其实他自己也在犹豫要不要在今年参加这次考核。
不过因罗建国这番话,反倒让他坚定了决心。
如果能顺利通过,不仅能得到两张宝贵的自行车票奖励,还将成为厂里的顶尖工人,厂领导见他也得高看一眼,更何况区区后勤主任罗建国呢?
罗建国笑了笑,看来周工的好言劝诫真是没用。
易中海这回是非要参加不可了。
易中海转向杨厂长:“杨厂长,我对进步充满了渴望,我相信我的技术一定能胜任。”
杨厂长接话说:“罗主任,我和周工都是投的反对票,而李副主任是支持票,生产科主任也同意他考核。
现在就差你一票决定。”
易中海忐忑地望着罗建国,心想这位新任的罗主任是否会故意捣乱阻止他参加呢?
出乎易中海意料的是,罗建国毫不犹豫地说:“杨厂长,我认为易中海同志应该参加这次的八级钳工考核!”
易中海大为不解:“罗主任,您刚才不是持反对意见的吗?”
“就是因为易中海那一句‘太想进步’打动了我。”
罗建国笑着回应道。
若这次易中海能稳拿八级钳工资格,罗建国肯定阻拦;可听周工说,易中海的成功率非常低。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阻挡呢?而且,罗建国也清楚,这些年来易中海对自己家庭所做的事情。
于是她干脆选择让易中海自尝恶果好了。
易中海这才意外地意识到,罗建国竟然同意了?
杨厂长叹了口气:“好吧,还有一件事情。
这批机密部件非常重要,是上面紧急要的。
罗主任,你需要立刻安排后勤的运输车,送到指定的地方去。”
罗建国点点头:“好,我马上去处理!”
听到这话,易中海暗暗希望护送任务会出问题,这样罗建国可以受到处罚。
到时候自己成为八级钳工并领取自行车票的时候,罗建国正在被批评。
想到这里,他觉得心中一快。
“易师傅,请你先出去吧,接下来的事和你无关了。”
见易中海仍然站在原地,杨厂长直接说道。
易中海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只得离开。
等易中海走了,杨厂长从桌上拿出一个竹篮:“这是大领导特意让我转交给你的,罗主任。”
大领导?
罗建国愣了一下,他和大领导这么熟吗?他打开竹篮一看,里面竟然是一筐从黄海深处捞来的野生海物,两条黄花鱼,还有一只篮球大小的西瓜。
现在的季节并不是收获这些的时节,想吃到这玩意还得潜水。
而且这么大的一个西瓜,价钱竟然是8分钱一个。
这些应该是来自34号特别处,今年年初才设立,只为行政八级以上的副部级以上干部提供物资。
像他这个级别的,甚至连门口都没见过。
这让罗建国第一次感受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这些实在太贵重了吧?”
他不禁感到惊讶。
“的确很珍贵,这些都是副部级以上的领导才能享有的。
大领导将它们赠与你,想必对你寄予厚望。”
杨厂长说。
罗建国眼中掠过一丝光芒,但不动声色,只是默默记下这一切。
杨厂长接着道:“还有,这是轧钢厂今年分给你的工作岗位,你要合理安排。
尤其是档案室这种重要岗位,必须安置值得信赖的人。”
罗建国翻开文件,里面有三个工作机会:一个是档案室,工资不高,但不累,适合女性;一个是肉联厂的工作。
他不解地问:“杨厂长,轧钢厂的工作为什么会有肉联厂的呢?”
“那是因为对方的朋友用了我们轧钢厂的名额做交换,所以给了他们这边的两个名额过来。”
杨厂长解释,“我看你是新来的,正好可以用上。”
罗建国明白过来,这两个名额正好给孙大军和孙大林两兄弟。
但是让两兄弟同时进肉联厂,孙家未必承担得起这份人情。
因此,他决定给孙家一个名额,另外一个暂时留着,看谁能胜任再作安排。
下班后,罗建国带着竹篮回到四合院。
刚踏进院子,阎埠贵便好奇地盯着罗建国手中的篮子问道:“建国回来啦?”
罗建国微微点了点头。
阎埠贵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手中的篮子,满眼都是疑惑。
三大妈在一旁问道:“老阎,你在看什么呢?”
“我闻到篮子里有海味儿呢,这气息特别。”
阎埠贵解释道。
“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啊!记得建国前北京有不少海货店,不过现在这类东西不太常见了,可能是店里也改行了吧。”
三大妈说,“那就是海货的味道,我记得很清楚呢。”
当罗建国推着自行车穿过中院时,秦淮茹见她的篮子里透出一阵迷人的鲜香气味。
看着这一切,秦淮茹不由得羡慕起罗建国这次似乎又带回了不少美食。
在罗建国的小院里,罗慧珍正在处理几日外出猎物留下的一堆兔子皮。
天气渐冷,她打算为女儿缝制一副温暖的手套以便于骑车。
这时,热心的一大妈走过来帮忙说:“惠珍啊,我的针线活还算不错,需要我帮你么?”
想到之前守寡的岁月里一大妈给过自己的帮助,罗慧珍决定接受她的援助。
“好呀,我也想多做两双给孩子呢,有你的帮忙肯定能快点完成。”
这一举动让易中海皱起了眉头,对大院里频繁往来的这一大妈显然不悦。
“妈,我回来了!”
听到罗建国的声音,屋内传来罗慧珍的回答:“回来了,先歇一会儿再动手吧。”
走进房间,罗建国发现沈欣欣正穿着旧衣在忙着家里各种事情。
自打她来到后,家里的杂事确实轻松了许多。
她悉心照料安安与宁宁的成长——洗澡、洗尿布,甚至亲自教会了她们第一步行走和叫爸爸妈,更负担了大量家务,唯独觉得自己亏欠太多,所以总是争先恐后的干活,好吃的留给别人,从不计较。
沈欣欣娇俏可爱的脸蛋更加吸引人心,而那性情乖巧得让人不忍拒绝她任何要求,哪怕一丁点不见罗建国都会感到坐立不安。
只要见到哥哥回来,必定第一个冲上前帮着换鞋衣物,随时听命行事。
“欣欣,你来这里。”
桃眸闪闪发亮的沈欣欣软声道:“建国哥哥,怎么了呢?”
语气柔如绵白糖般令人融化。
看到这样的场景,罗建国忍不住逗弄她说道:“你帮我个忙呗。”
“好呀!”
沈欣欣爽快回答。
“不管是什么忙吗?要是你卖给了别人怎么办?”
罗建国调侃道。
她想了想,轻轻眨眼反问道:“会卖给离建国哥哥和甜甜姐姐最近的地方吗?万一我太迟回来,没法准备晚饭,也不能照顾两个小朋友。”
罗建国闻言不禁笑了,他最喜欢这个傻姑娘这份真诚的依赖与信任。
罗建国忍俊不禁,轻轻捏了捏沈欣欣柔嫩的脸颊:“你这小傻瓜,怎么比姐姐还憨呢?”
沈欣欣眨了眨眼睛:“要是哥哥不喜欢我这样,我就改!”
“不用改了。
有个档案室的工作,你愿不愿意帮我去做?”
“好……去上班吗?”
沈欣欣的眼中泛起一层水雾,她不敢置信地望着罗建国。
那可是份正经工作啊,她在四九城也住了一段时间,知道在这里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
虽然一直羡慕沈幼甜和林水桃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样子,但自己从没敢奢望有这种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