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刚和小六说完要继续努力的话,就感觉一阵头疼。
这生意越做越大,麻烦事也跟着多了起来。
先是苏州分店的账目出了问题。管账的小李跑来汇报:“小姐,最近几笔账对不上,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沈清欢心里一沉,这要是账目不清,那可就乱套了。
她琢磨着,肯定是有人想趁乱捞点好处,不然不会出现这种事。
那些人估计觉得分店离总店远,就能为所欲为。
还没等她把账目这事理清楚呢,杭州分店的掌柜又自作主张进了一批货。
“小姐,我觉得这批货能赚钱,就先定了。”掌柜的还挺得意。
沈清欢一听就火了,这掌柜是觉得自己翅膀硬了?
不把总店放眼里了?她心里明白,这掌柜肯定是觉得自己在那边独当一面久了,就忘了规矩,想自己说了算,好从中谋利。
货物运输那边也不消停。有几次运输途中不是货物被偷就是损坏了不少。
负责运输的老王解释说:“路上不太平,遇到山贼了。”
沈清欢觉得这老王肯定没尽到保护货物的责任,说不定还和山贼有勾结,不然怎么会这么巧,总是出事。
新招的伙计也是个大问题。有的伙计干活麻利,可有的伙计啥也不会,还整天抱怨活多。
一个老伙计跟沈清欢说:“小姐,这些新来的太难管了,啥都不懂还挑三拣四。”
沈清欢知道这是因为现在商号名气大了,很多人想进来混口饭吃,可素质参差不齐,那些差劲的伙计就是觉得这里是个轻松的地方,来了就想偷懒。
供货商也开始不安分了。扬州的供货商突然涨价。
“沈小姐,现在行情变了,我们也没办法。”供货商说得轻巧。
沈清欢心里清楚,这供货商就是看她生意好了,想多赚点,欺负她分店多,离不开他们供货。
总店这边的管理团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刘掌柜跟沈清欢诉苦:“小姐,我们这几个人都快累趴下了,事情太多了。”
沈清欢看着他们疲惫的样子,也很无奈,这规模一大,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这时候林修来了。他看到沈清欢一脸愁容,就问:“怎么了?”
沈清欢把这一堆麻烦事跟他说了。林修听完就说:“你得建立更严格的管理制度了。
现在这么乱,就是因为没有规矩约束。”
沈清欢问他具体该怎么做。林修接着说:“你可以设立巡查使这个职位,专门定期去检查分店的情况。
这样那些掌柜就不敢乱来了,账目也能查得更仔细。”
沈清欢觉得这主意不错,这样一来,那些想捣乱的人就没机会了。
林修又说:“还有啊,你得培养储备人才。现在这些人明显不够用,而且万一有人走了,你连个顶替的人都没有。”
沈清欢点点头,她之前光顾着扩张,没想过人才培养的事,现在看来这是个大漏洞。
有了林修的建议,沈清欢开始行动。她先把巡查使这个职位设立起来,找了个信得过的人担任。
这人叫张明,以前在官府干过,做事严谨。张明上任后就开始一家分店一家分店地查。
苏州分店的掌柜看到张明来了,心里直打鼓,他知道自己那些小动作可能瞒不住了。
对于人才培养,沈清欢让刘掌柜负责。刘掌柜挑选了一些聪明的年轻人重点培养。
有个年轻人叫小赵,特别机灵,学东西也快。
刘掌柜对他很看好,小赵也很感激,觉得这是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那些分店掌柜看到巡查使来了,都不敢再像以前那么嚣张了。
杭州分店的掌柜再也不敢擅自进货了,他知道要是再犯,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供货商们听说巡查使的事,也不敢再随便涨价了,他们怕被查出什么问题来。
新伙计们看到管理严格了,也不敢偷懒了。那些素质差的伙计要么被淘汰,要么就老实干活。
运输队的老王也开始认真对待运输任务了,他知道自己要是再出事,肯定脱不了干系。
沈清欢看着这些变化,心里松了口气。不过她知道这只是刚开始,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但她相信只要按照林修的建议去做,一步一步来,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吃瓜群众们听说沈清欢又开始整顿商号了,都觉得她真是厉害。
一个客人说:“这沈家大小姐真有一套,不管遇到啥事都能解决。”
另一个客人附和着:“是啊,那些想占便宜的人可没好日子过了。”
而那些曾经想在沈清欢这里捞好处的人,现在都蔫了。
他们没想到沈清欢这么快就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那些掌柜、供货商心里都很后悔,早知道就不该耍小聪明。
沈清欢看着忙碌的店铺,心里想着自己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她对小六说:“咱们还得继续盯着,不能放松。”
小六赶忙点头:“是,小姐,我们一定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