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大手一挥,面前就出现几十个大箱子。
张永第一次见到这神奇的一幕,刚刚其实他还半信半疑的,现在完全相信了。
“张永,这是十万两银子,你安排人保管,招募人员相关费用都从这里出,不必另行请旨,记好账目就行。”
张永迟疑了一下,朱雄英笑道:
“去吧,你的陛下相信你,我也相信你。”
张永再次躬身拱手,目光坚定地说:
“多谢陛下和殿下信任,奴婢一定不负使命。”
他当即安排人,将这几十箱银子抬到一个仓库里,专门安排人守卫。
朱雄英又叫来张阳,说道:
“张阳,立即秘密派人,把王守仁和杨一清请来。”
王守仁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正德元年,得罪大太监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格了三年竹子,现在担任南赣汀漳巡抚。
前不久,宁王谋反,本来朱厚照正好借此机会御驾亲征。
却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宁王就被王守仁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活捉了,让朱厚照的御驾亲征变成了南巡。
但王守仁既然抓住了宁王,也很有可能掌握了宁王和京城官员勾结的证据,结果,被人诬告他与宁王勾结谋反,阻止他觐见朱厚照。
而杨一清之前平定安化王谋反,又与张永联手除掉刘瑾,担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因得罪江彬被逐出朝堂。
这两个人都是在嘉靖朝又得到重用的能臣,自然也是朱雄英接下来要重用的人。
但是,如果接他们两人的消息一旦传扬出去,江彬等人恐怕会加害他们也不一定,所以派张阳秘密派人去。
张阳自然知道此中的关系,他本身就是朱厚照的贴身太监,这几年江彬日益受陛下重视,他本来就有些不满。
现在任用自己提督东厂,大概就是分江彬的权,江彬的好日子恐怕是到头了。
安排好这两件重要的事情之后,等王守仁和杨一清到,还需要一些日子,招募士兵也不是一下的事情。
朱元璋和朱雄英暂时也住在张阳的宅邸,就在朱厚照的隔壁,张阳的这个宅子,就成了皇帝行宫,要在这里待很长时间了。
很快,临清周边好几个州县都张贴了一张奇怪的征兵告示,让所有人都很惊讶的是,这次招募的是皇帝亲卫。
要求除了身高体重之外,还要进行读书和写字考试。
既然是皇帝亲卫,待遇自然非常高,每个月饷银三两。
一时间,所有州县大多读过书的人都积极报名,甚至那些没有正经工作的举人和秀才也都报名
明朝百姓的识字率是非常高的,很多平民也能进行简单的读书写字。
这可不是普通的大头兵,这是皇帝亲卫,不但饷银超高,而且还有机会得到皇帝赏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积极报名。
张永带着一众太监和锦衣卫,按照朱雄英事先要求的进行严格筛选。
趁着这个空档,朱厚照每天向朱元璋和朱雄英介绍正德朝现在的情况,朱元璋帮他分析,传授帝王之道。
朱厚照14岁登基,基本上也没有受过什么帝王教育。
再说,父亲明孝宗朱佑樘是被朝中文官颂扬的明君圣主,哪里懂什么帝王之术。
没过多长时间,一万新兵就来到临清,朱雄英亲自来到校场,一个个从他们的面前走过,一个个细细打量,基本上确认是按照他的要求招募的。
世家子弟和普通百姓,从面相基本上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朱雄英又亲自对他们进行考核,首先让他们所有人沿着校场跑步,一直跑一直跑,直到所有人都跑不动为止。
根据跑的时间长短,给他们每个人打分,这个耐力和身体素质考核。
第二项是投石头,根据每个人投的远近评分,这是力量考核。
第三项武术考核,不需要每个人都参加,觉得自己有两下子的都可以上,他要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基层军官。
第四项是笔试,拿到题目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甚至觉得有些搞笑,一共只有两道题目。
第一道题目是,假如你是一个县令,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县令?
第二道题目是,假如你是一个百户,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当好一个百户?
当一万份试卷收上来的时候,朱雄英让张永先把字数太少的踢了出去,带着三千份试卷找到朱元璋和朱厚照。
看到朱雄英带着一众太监捧着这么多试卷进来,朱元璋奇怪地问道:
“雄英,你不是在考核新兵吗?这是干嘛?”
朱雄英笑道:
“我一个人看不完这么多试卷,让你们两人一起帮忙看看。”
两人接过试卷一看,都乐了。
朱元璋笑道:
“雄英,真有你的,这么直白的考试题目,不把那些儒家学子笑掉大牙?”
朱厚照哈哈大笑。
“殿下,这个好,要不,下一届科举考试,就出这两道题目。”
朱雄英也笑了,赶紧摆摆手。
“还是别了,如果科举考试也出这样的题目,估计得把那些朝廷的大儒气得吐血。”
“我们三人分一下工,给这三千份试卷打个分,有特别好的直接拿出来。”
两人点点头,开始认认真真的批阅这些试卷,一个个打分。
三人一直忙了好几天,才终于把这三千份试卷看完了。
这比他们阅读科举考试的试卷容易多了,很多都只需要匆匆扫几眼,就能打分了。
他们一共挑出了三十多份答得比较好的,相互交换了一下,对视一眼,朱元璋哈哈大笑。
“我们三人的想法一致,朱厚照,你真不愧为咱朱元璋的子孙。”
朱雄英也笑着说:
“朱厚照,记住这三十几个人,以后说不定他们能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根据这四项考试成绩,张永很快带人将所有人的分数总出来了,将名单交给朱雄英。
朱雄英按照名单的综合名次,直接任命了一千个小旗和两百个总旗。
然后他又跟朱元璋、朱厚照三人分别召见这两百个总旗,从中挑选了一百个百户和十个千户。
不过,百户和千户都是临时的,以后根据表现,随时都可能更换。
经过这么长时间,三人亲自挑选了各级指挥官,由东厂和锦衣卫分别又对这十个千户进行了背景调查,确保所有人跟朝中其它大臣没有牵扯。
这一万人和这些军官将成为朱雄英和朱厚照的第一批嫡系,由朱雄英亲自训练,朱厚照也经常去看望这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