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金榜题名 风云突变(11 - 25 节)
第 11 节:乡试高中
秋闱的考期如同一枚定海神针,稳稳地落在了这个宁静的季节里。平安村的天地间,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大地的慷慨馈赠,也预示着这将是一个收获的时节。
李结合怀揣着多年苦读的梦想,踏入了乡试的考场。那间狭小的考棚,对他而言,却是梦想启航的港湾。他坐在简陋的桌前,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试卷,脑海中如奔腾的江河,经史子集的知识如滔滔江水般汹涌而来。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挥洒自如,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一篇篇锦绣文章在他笔下诞生,仿佛是他与命运博弈的有力武器。
发榜的日子终于来临,犹如一场盛大的庆典前奏。平安村的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晨雾,洒在每一寸土地上。村民们如同被神秘的力量牵引,纷纷涌向张贴榜单的地方。人群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的气息,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仿佛是一首杂乱而又充满激情的乐章。
“不知道咱们村的李结合能不能高中啊?”一位老者手捻胡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那孩子读书可刻苦了,我看有戏!”旁边一个年轻后生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当李结合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单之上,位列举人之时,整个平安村瞬间沸腾了。欢呼声、喝彩声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村庄。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喜悦的情绪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潮水般涌向李家,狭小的院子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李家小子真是有出息啊!咱们村可算出了个举人老爷!”赞扬声如雨点般落下,每一句都饱含着村民们真挚的喜悦与羡慕。
李结合站在自家小院中,谦逊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的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穿梭,像在寻找着最为珍贵的宝藏。终于,他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小风。
小风奋力挤过人群,来到李结合面前。她的眼眶微微泛红,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泪花,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结合,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这么多年的苦读,终于有了回报。”
李结合深情地看着小风,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握住了整个世界,轻声说道:“小风,这一路若没有你的支持与陪伴,我怎能走到今天。以后,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我要给你幸福的生活。”两人对视,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仿佛看到了幸福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第 12 节:上京赶考
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子,肆意地刮过平安村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想要将世间万物都冰封起来。然而,李结合心中的希望之火,却在这寒冷的冬日里燃烧得愈发旺盛。
他毅然决定趁着乡试的余勇,踏上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征程。临行前,天色还未完全破晓,小风便匆匆赶到了李家。她的手中,提着一个精心准备的包裹,里面装满了对李结合的牵挂与担忧。
走进李家的小院,小风看到李结合正在院子里整理行装。她快步走上前,默默地接过李结合手中的包裹,将自己带来的东西一一放入其中。她先将亲手缝制的棉衣仔细地叠好,放入包裹的最底层,仿佛希望这件棉衣能为李结合抵御一路上所有的寒冷。接着,她又把精心准备的干粮摆放整齐,这些干粮饱含着她对李结合的关怀,希望他在路途上不会挨饿。最后,她拿起那本李结合翻阅了无数遍的《论语集注》,轻轻摩挲着封面,仿佛能感受到李结合曾经在灯下苦读的身影,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包裹。
“结合,一路上要千万小心,照顾好自己。”小风抬起头,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京城路途遥远,听说那里繁华又复杂,人心叵测。你在外一定要事事小心,不要轻信他人。”
李结合看着小风,心中满是感动。他轻轻握住小风的手,温柔而坚定地说:“小风,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等我高中,就回来风风光光地娶你,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精心雕刻的木簪。簪子上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每一片花瓣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小风的深情。他将木簪递给小风,深情地说:“这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就当是我给你的信物。看到它,就如同看到我在你身边。”
小风接过木簪,紧紧地握在手中,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看着李结合,仿佛想要将他的模样深深地刻在心底。李结合踏上马车,缓缓前行。小风一直站在原地,目光紧紧地追随着马车的身影,直到它消失在道路的尽头,被清晨的雾气所淹没。
第 13 节:独自坚守
李结合离开后,平安村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活力,陷入了一种宁静而又带着些许落寞的氛围。小风独自回到家中,每一个角落都留存着她与李结合的回忆,那些美好的过往此刻却如同锋利的针,刺痛着她的心。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前,小风便会早早起床。她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李结合家中。李父李母年事已高,李结合不在身边,小风便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她手脚麻利地打扫庭院,将每一片落叶都清扫干净,仿佛想要为这个家保持一份整洁与温馨。然后,她走进厨房,为李父李母准备可口的饭菜。看着两位老人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小风的心中也感到一丝温暖。
白天,小风会坐在自家窗前,专心做着女红。她的双手在针线间穿梭自如,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她对李结合的思念。她想象着李结合穿着她亲手绣制的衣物,在京城的阳光下意气风发的样子。闲暇时,她总会来到村头的老树下。这棵老树下,曾经留下了她和李结合无数的欢声笑语。她静静地坐在树下,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
夜晚,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进入了梦乡。然而,小风却常常难以入眠。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默默祈祷着李结合一路平安,考试顺利。月光如水,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她脸上的落寞与思念。她知道,在远方的李结合,也一定在为了他们的未来努力拼搏着,这份信念,支撑着她在孤独中坚守。
第 14 节:家中变故
初春的平安村,本应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嫩绿的新芽从枝头探出脑袋,仿佛在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田野里,油菜花金黄一片,宛如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然而,小风家却被阴霾所笼罩。
小风的母亲突然染上重病,卧床不起。小风发现母亲的异样后,心急如焚。她立刻跑到母亲的床边,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轻声说道:“娘,您怎么了?别吓我啊。”母亲微微睁开双眼,虚弱地看着小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小风四处奔走,向村里的乡亲们借钱。她挨家挨户地敲门,每一次敲门,心中都充满了期待与忐忑。门开了,她便焦急地诉说着母亲的病情,眼中满是哀求。“张大叔,我娘病得很重,急需钱治病,您能不能借我一些?”“王婶,求您行行好,帮帮我们家吧。”村民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看着小风焦急的模样,都纷纷伸出援手,你一文我一文地凑了一些钱给她。
小风带着这些钱,赶忙请来了郎中。郎中来到家中,为母亲仔细地诊断。他眉头紧皱,神色凝重,随后摇着头开了几副药,嘱咐小风一定要按时煎药,悉心照料。小风接过药方,千恩万谢地送走了郎中。她按照郎中的嘱咐,每天精心地煎药,小心翼翼地端到母亲床前,一勺一勺地喂母亲喝下。然而,母亲的病情并未如她所愿好转,反而日益加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积蓄和借来的钱都花光了,母亲的病情却依旧不见起色。小风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面容,心如刀绞。她守在母亲的病床前,日夜不离,眼中满是焦虑与无助。她不停地向上天祈祷,希望能出现奇迹,让母亲好起来。
第 15 节:生活困境
小风母亲的病情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得小风喘不过气来。为了给母亲治病,家中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曾经温馨的家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一片凄凉。
母亲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小风悲痛欲绝,她守在母亲的灵前,哭得肝肠寸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不停地流淌,仿佛要将她心中所有的痛苦都宣泄出来。葬礼上,小风看着母亲的棺木缓缓入土,感觉自己的世界也随之崩塌。
葬礼过后,小风看着空荡荡的家,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家中不仅一贫如洗,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她深知,自己必须想办法偿还债务,可一个女子,在这小小的平安村,能有什么出路呢?
她每天都在村子里徘徊,思索着生计。她尝试过帮村里的人家做些粗活,可微薄的报酬远远无法偿还债务。她也想过做些小买卖,可手中没有本钱,根本无法起步。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小风感到无比的孤独与绝望。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走出这片困境。
第 16 节:卖艺街头
在生活的逼迫下,小风决定凭借自己擅长的吹拉弹唱,到镇上去卖艺。这是她最后的希望,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但为了偿还债务,她别无选择。
她收拾好自己的乐器,那把陪伴她多年的笛子,还有一把破旧的二胡。她穿着朴素的衣服,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镇上最热闹的集市。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嘈杂的市井之歌。
小风找了个角落,放下手中的乐器,深吸一口气,开始演奏。她的笛声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看了一眼这个瘦弱的女子,并未过多停留。但随着小风的演奏,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才艺吸引,纷纷围了过来。
她的笛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穿透人们的心灵。那声音时而如潺潺溪流,在山间缓缓流淌;时而如狂风暴雨,宣泄着心中的痛苦。有人被她的笛声打动,眼中闪烁着泪花,投下几文铜钱;有人则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然而,人群中也不乏一些不怀好意之人,他们对着小风指指点点,言语轻佻。
“这小娘子长得还挺标致,不如跟哥哥我回家享福去。”一个满脸油腻的男人嬉皮笑脸地说道。
“就是,在这儿卖艺多辛苦,跟了我们,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另一个男人附和道。
小风强忍着内心的屈辱,继续演奏着,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倔强。每一个音符,都是她对生活的抗争,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还清债务,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
第 17 节:明月楼老板
这日,明月楼的老板王富贵正巧路过集市。他穿着一身华丽的绸缎衣裳,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玉佩,油头粉面,一副富商的派头。他听到了小风的演奏,被她的美貌和才艺深深吸引。
王富贵是个精明的商人,同时也是个好色之徒。他在这镇上经营明月楼多年,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他看着小风,心中打起了算盘:如果能把这个女子弄到明月楼,必定能吸引不少客人,为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他拨开人群,走到小风面前,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说道:“姑娘,你这才艺真是一绝啊!我是明月楼的老板王富贵,明月楼是这镇上最有名的酒楼,往来的都是达官贵人。如果你到我那儿去卖艺,保你能赚大钱,过上好日子。”王富贵一边说着,一边用贪婪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小风。
小风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油头粉面的男人,心中充满了警惕。她深知明月楼那种地方鱼龙混杂,自己去了恐怕会陷入麻烦。但想到家中的债务,她犹豫了。她看着王富贵,眼中透露出一丝挣扎,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在明月楼卖艺,真的能赚到钱偿还债务吗?”
王富贵见小风有些心动,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姑娘,我王富贵在这镇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说话向来算数。只要你好好在明月楼做事,我保证你能尽快还清债务,而且还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小风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是对明月楼复杂环境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沉重的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嘱托,要她好好生活,还清债务。看着眼前王富贵递来的诱人条件,她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答应了。
第 18 节:无奈抉择
小风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是对明月楼复杂环境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沉重的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深知,一旦踏入明月楼,就如同踏入了一个未知的深渊,可能会面临各种危险和屈辱。但看着家中一贫如洗的景象,想着那些等着她还钱的乡亲们,她又实在没有其他办法。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那充满期待和担忧的眼神,母亲紧紧握着她的手,虚弱地说:“小风,娘走了,你要好好活下去,把债还清……”那些乡亲们善良的面容也浮现在她眼前,他们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她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小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看着王富贵,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说道:“好,我跟你去明月楼。但你要答应我,一定要遵守承诺,让我能尽快还清债务。”
王富贵见小风答应,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姑娘放心,只要你好好在明月楼做事,我绝不会亏待你。”小风默默地收拾好乐器,跟着王富贵来到了明月楼。
走进明月楼,里面装饰得富丽堂皇,红烛高照,丝竹声声。但小风却感到一阵压抑,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命运。她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第 19 节:明月楼初体验
小风进入明月楼后,被安排在一个小房间里休息。房间虽然不大,但收拾得还算干净。然而,小风却无心欣赏这一切,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当晚,王富贵便安排小风上台表演。小风走上台,看着台下众多陌生的面孔,心中紧张不已。她的双手微微颤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她拿起笛子,开始演奏。
她的笛声悠扬婉转,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在整个大厅。起初,台下的客人们还在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的事情。但随着小风的演奏,他们渐渐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吸引,纷纷安静下来,将目光投向了小风。
她的歌声也随之响起,婉转悠扬,如同夜莺啼鸣。那歌声中,饱含着她的悲伤、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一时间,整个大厅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她的歌声吸引。表演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客人纷纷叫好,还有人往台上扔银子。
小风看着台下的场景,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她知道,在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危险。她默默地走下台,回到自己的房间。王富贵随后找到小风,假惺惺地说道:“姑娘,你今天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以后只要你好好干,少不了你的好处。”小风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便关上了房门。她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只能默默祈祷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 20 节:老板的刁难
随着小风在明月楼的名声越来越大,前来听她表演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明月楼的生意越发红火,王富贵看着赚得越来越多的银子,心中的贪欲也越发膨胀。
他开始故意刁难小风,安排她做一些繁重的杂活,比如打扫大厅、清洗碗筷等。每天表演结束后,小风本就疲惫不堪,还要拖着沉重的身体去做这些杂活。大厅里人来人往,垃圾不断,她要一遍又一遍地清扫;厨房的碗筷堆积如山,她的双手在冰冷的水中浸泡得通红,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仅如此,王富贵还以各种理由降低小风的报酬。有一次,小风表演结束后,王富贵找到她,满脸不悦地说:“姑娘,你今天的表演好像不如往常啊,客人的反应也一般。所以,这次的报酬要扣掉一些。”小风心中气愤不已,反驳道:“王老板,我今天已经尽力了,客人也都很满意,您怎么能这样说呢?”
王富贵却厚颜无耻地说:“姑娘,你在这明月楼,吃穿住行都由我提供,能给你这些钱已经很不错了。再说了,你要是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想干。”
小风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她深知在这明月楼中,自己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王富贵抗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不能就这样被打倒。
此后,王富贵变本加厉。有一回,一位贵客在宴会上提出要小风单独演奏一曲助兴,且指明要在私密的雅间。小风心中警铃大作,坚决拒绝。王富贵得知后,竟当着众人的面斥责小风不懂事,错失了赚大钱的机会,还罚她打扫整个明月楼的后院,那后院堆满了杂物和垃圾,臭气熏天。
小风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每一次弯腰清扫,每一次面对王富贵的刁难,她都在心中默默呼唤着李结合的名字。她想着,只要能坚持下去,等李结合回来,一切就都有了希望。然而,日复一日的折磨,让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精神也逐渐濒临崩溃的边缘。
第 21 节:屈辱与挣扎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风在明月楼的生活愈发艰难,宛如置身于无尽的黑暗深渊。王富贵见小风始终不顺从自己,便使出了更加卑劣的手段,试图迫使她就范。
有一次,一位喝醉的客人对小风动手动脚,他满脸通红,眼神中透露出不怀好意的光芒,一把抓住小风的手臂,嘴里嘟囔着污言秽语。小风惊恐万分,她奋力挣扎,试图挣脱那只如同钳子般的手。她的眼中充满了恐惧与愤怒,大声呼喊着:“你放开我!”然而,那客人却丝毫没有松手的意思,反而将她越抓越紧。
这时,王富贵走了过来,小风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连忙向他求救:“王老板,救我!”可王富贵不仅不帮小风,反而指责她不懂事,得罪了客人。他皮笑肉不笑地对那客人说:“这位爷,您别跟她一般见识,她新来的,不懂规矩。”然后又转头恶狠狠地对小风说:“还不快给这位爷赔罪!”
小风感到无比屈辱,泪水夺眶而出。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这明月楼中会遭受如此非人的待遇。她心中充满了绝望,无数次想要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可一想到家中那沉重的债务,她又犹豫了。她不知道自己离开后,该如何偿还那些债务,又能去哪里寻求庇护。
在无数个夜晚,小风独自躺在床上,泪水浸湿了枕头。她心中充满了挣扎,是继续在这屈辱中生活,还是不顾一切地逃离?如果逃离,她将背负着债务,无家可归,还可能面临未知的危险;但如果留下,她又要忍受这无尽的屈辱和折磨。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对未来感到无比迷茫,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第 22 节:谣言蜚语
小风在明月楼卖艺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迅速席卷了平安村。村民们不明真相,各种谣言开始在村子里四处传播,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开来。
有人说小风在明月楼学坏了,为了赚钱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与那些达官贵人眉来眼去;有人说她早就忘了与李结合的情谊,在外面贪图富贵,过着放荡的生活。这些谣言越传越离谱,如同锋利的刀子,刺痛着每一个听到的人的心。
很快,这些谣言就传到了李结合父母的耳中。李母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邻居家的大嫂凑了过来,一脸神秘地说:“李婶儿,你可听说了,你家准儿媳小风在外面可不像话了……”李母听后,手中的衣物瞬间滑落,脸色变得煞白。
她急忙走进屋子,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父。李父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他长叹一声,说道:“咱们一直把她当亲闺女看待,没想到她竟做出这样的事。结合还在京城拼命读书,一心想着回来娶她,她却……”李母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心中充满了对小风的失望和对儿子的心疼。
村子里的人也开始对小风一家指指点点,小风家的老宅前变得冷冷清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曾经与小风交好的姐妹们,也都听信了谣言,对她避而远之。小风在平安村的名声,就这样被彻底毁掉了,而她却在明月楼中,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第 23 节:李结合高中
京城的春天,繁花似锦,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场盛大的考试铺上了最华丽的地毯。会试的考场内,气氛紧张而肃穆,李结合坐在其中,神情专注而自信。
他的脑海中,那些经史子集的知识如同璀璨的星辰,有序地排列着,随时准备为他所用。面对试卷上的题目,他略作思考,便胸有成竹地挥动毛笔。笔下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每一个字都刚劲有力,每一段话都逻辑严谨,见解独到。他将自己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对民生百态的洞察,都融入到了这一篇篇文章之中。
考官们在审阅试卷时,被李结合的才华深深折服。他们传阅着李结合的文章,不住地点头称赞:“此子才华横溢,见解深刻,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殿试的日子来临,李结合身着整洁的衣衫,昂首挺胸地走进宫殿。他面对皇帝的提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言辞恳切而富有智慧,展现出了非凡的学识和抱负。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李结合的回答,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最终,皇帝龙颜大悦,钦点李结合为头名状元。喜讯传来,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着李结合的名字,人们纷纷对这位才华出众的新科状元表示钦佩和祝贺。
李结合头戴状元帽,身披红袍,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的街道上游街示众。街道两旁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鼓掌欢呼,投来羡慕的目光。然而,在这一片热闹与荣耀之中,李结合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平安村的小风。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乡,与小风分享这份喜悦,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带她走出困境,给她一个安稳幸福的家。
第 24 节:归心似箭
李结合高中状元后,皇帝对他的才华和品行十分欣赏,有意留他在京城为官,委以重任。然而,李结合心中挂念着小风,还有家中年迈的父母。他深知,自己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小风的陪伴。于是,他向皇帝恳请回乡省亲,希望能先回去探望家人,再回来为朝廷效力。
皇帝见他一片孝心,便恩准了他的请求。李结合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归心似箭。他简单收拾了行囊,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一路上,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车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飞速掠过,但李结合却无心欣赏。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小风的思念,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小风相处的点点滴滴。他想起了小时候与小风在村头老树下的嬉戏,想起了小风在他读书时为他送来的点心,想起了临行前小风那充满担忧与不舍的眼神。
他想象着与小风重逢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仿佛看到了小风惊喜的面容,听到了她那熟悉而温柔的声音。他恨不得立刻飞到平安村,见到他日思夜想的小风,告诉她自己高中状元的好消息,然后紧紧地将她拥入怀中,再也不分开。
马车的速度似乎永远无法满足他急切的心情,他不停地催促车夫加快速度。每经过一个驿站,他都会焦急地询问距离平安村还有多远。归心似箭的他,只觉得这回乡的路途无比漫长,心中的思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越燃越烈。
第 25 节:风言风语传入耳
在回乡的途中,李结合在一个小镇上稍作休息。经过连日的奔波,他感到有些疲惫,便走进了一家热闹的酒馆,想要吃点东西,顺便歇歇脚。
酒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酒客们的谈笑声、酒杯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李结合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个小菜和一壶酒。他正吃着饭,突然听到旁边一桌人在谈论着平安村的事。
其中一个人喝了口酒,神秘兮兮地说道:“听说平安村那个李结合的未婚妻,在镇上的明月楼卖艺,还跟不少男人不清不楚的。”另一个人附和道:“是啊,真是没想到,好好的一个姑娘,怎么变成这样了。估计是李结合去京城赶考,她就耐不住寂寞了。”
李结合心中一震,手中的筷子差点掉落。他立刻站起身来,几步走到那桌人面前,脸色阴沉,怒声问道:“你们说的可是平安村小风的事?你们从哪里听来的这些谣言?”那几个人被李结合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看着他气势汹汹的样子,心中有些害怕。
其中一个胆子稍大的人结结巴巴地说:“我们……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真假也不清楚。就听说是从平安村传出来的,大家都这么说……”
李结合心中十分愤怒,他坚信小风的为人,这些谣言肯定是无稽之谈。小风是那样善良、忠贞的女子,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他猜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小风。
但他也担心这些谣言会对小风造成伤害,心中的担忧又多了几分。他决定尽快回到平安村,见到小风,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绝不让小风受半点委屈。他匆匆付了钱,走出酒馆,继续踏上回乡的路途。此刻,他心中的急切又增添了几分,恨不得立刻出现在小风面前,为她遮风挡雨,保护她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