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四郎带着小四和小五跑到工地上的时候,赵铁头正帮着赵宏扑打着身上的尘土,准备下工回家。
赵铁头看着孙子被太阳晒得微红的小脸,心疼不已。
孙子才三岁,就已经能为家里赚银钱了,今儿个怎么也得让孙子吃上肉才是。
祖孙俩大手牵小手,准备回家,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和小五急促的呼喊声:“赵宏,赵宏,等下。”
祖孙俩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等着飞奔过来的小五。
赵宏还松开赵铁头的大手,小跑着迎上去,小大人似地说道:“怎么跑那么快?”
两个小家伙儿凑到一块儿,手拉着手,说着小话:“赵宏,你和你家阿爷都先别急着回家,我家阿奶说,待会儿给你们送鱼汤来,每人都能喝上一碗呢。”
“真的吗?”赵宏笑得眉眼弯弯,一脸期盼地问道,“是盼盼大伯娘做的鱼汤吗?”
小五听了小伙伴儿的话,挺着小胸脯道,“当然,我大伯娘做得饭菜是最好吃的。”
赵宏连连点头,他也是吃过的。
小五说完,又四下撒摸着,见没人注意到这边,就又小小声说道:“明儿个我生辰,阿奶说,明儿个我四叔五叔和小一二三哥哥要回学堂,今儿个就提前过。”
“给大家伙儿送鱼汤,就是要提前为我庆生呢!”
小五说着,那小胸膛挺得更高了,像是赢得了全世界。
“哇哦,”赵宏拍着小手道,“太好了,小五要过生辰啦。”
“可是,我没有东西送给小五呀?”小小的孩子高兴过后,又满脸得沮丧。
“没事哒,你过生辰,我也没东西送你呀,”小五拍拍好朋友,安慰道,“等咱们长大了,再送就好了。”
“对呀,小五好聪明呀。”
两小只手拉手,原地转圈圈。
那边,小四也拦住了准备回家的赵纪和赵晨曦。
“荷花婶子、胡婶子,我家阿娘说,让村里人晚点儿回去,待会儿都来喝上一小碗儿鱼汤。”
“好嘞,知道了。”林荷花和胡玫相视一眼,也是笑开了怀。
等到村民们知道有鱼汤喝时,都咧开嘴巴笑了。
不是爱占便宜,而是在紫家帮工这段时间,紫家总是会不时地给他们送来饭食。
“自打俺吃过紫家大嫂做的吃食,回家再尝尝俺媳妇的手艺,嘿,还真就像小四所说的‘那饭菜,喂鸡,鸡都得犹豫一下’。”
“你小子,这是吃上瘾了啊?”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村子上空回荡着。
众人乐呵呵地坐在小路两边,说笑着,余光还不时地瞄向紫家的方向。
杨盼盼得了顾辞的交代,就立刻吩咐紫大郎:“你去把那两个带盖子的竹桶洗刷干净,控控水。”
紫大郎应了一声,麻溜地干起活儿来。
没一会儿,他就把竹桶洗刷干净,倒扣着控了会儿水。
杨盼盼就手脚麻利地舀了满满两大桶鲫鱼汤。
紫大郎和紫三郎抬一桶、紫二郎和五郎抬上另外一桶。
兄弟四人小心翼翼地出了篱笆门。
这一出篱笆门,兄弟几个的身影,就落入众人的视线之中。
村里那些个机灵又勤快的,眼睛尖着呐,立马就两两一对,一路小跑着迎上前来,脸上堆满了笑,嘴里招呼着:“来,俺们来抬。”
四人边说边伸手接过紫家四兄弟手里的竹桶,乐呵呵地抬到工地上。
“香喷喷的鱼汤来啦。”
随着这一嗓子吆喝,竹桶盖“啪”地一下打开。
刹那间,一股淡淡的、清新的香气蔓延开来,竟然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众人不由分说,均是“咕咚咕咚”地,吞咽口水声此起彼伏。
林荷花和胡玫眼疾手快,赶忙接过分鱼汤的活计,一边笑着,一边招呼着大家:“来来来,大家伙儿排好队,都有份儿,别着急,也千万别烫着了。”
“每人都能分上一小碗,给大家尝个鲜,”紫大郎往前站了站,清了清嗓子,扬声说道,“我家阿娘说了,明儿个是我家小五生辰,今儿个就提前过了,就当是给我家小五一起提前庆生。”
“好。”赵立智竟然还带头鼓起掌来。
“噼里啪啦”得,这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赵纪、赵宏、赵晨曦,也都跟着小伙伴儿一起“啪啪”拍手。
还有赵桐度、郑有银、赵桐慧都在“哇哇”地跟着起哄。
被紫大郎多次提名的小五,也是激动地小脸通红,拍着小手手,傻乐着。
众人有序地排成两队,孩子在前,大人在后。
林荷花和胡玫一人守着一个竹桶,大勺子伸到竹桶里一阵搅和。
随着勺子地翻动,汤汁的香味更是浓郁,飘散得也更远。
每个人的碗里都不只是鲫鱼汤,还会有豆腐、红菇,运气好的,还真会有一两块煮烂脱落的鱼肉。
“大家伙儿都小心着喝,”紫三郎想起老娘的叮嘱,就大声说道,“尤其是孩子们,要小心鱼刺。”
“放心吧,”有个嘴馋的已经嗦了一小口,烫得呲牙咧嘴,也舍不得吐出来,“这么好喝的鱼汤,就算是鱼刺,俺也能咽下去。”
“哈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可别,”紫大郎赶紧也叮嘱道,“你们几个孩子,一定要慢慢喝,别烫着,别让鱼刺卡着嗓子眼里了。”
“知道了,大郎伯,”赵宏乖巧地说道,“您就放心吧。”
说完,端起自己的碗,享受地嗅着冒出来的鱼香气。
“太好喝了。”有人忍不住地咂咂嘴,发出一声喟叹。
“这是俺喝过的最好喝的汤了,没有之一。”
“奇了怪了,”赵铁头也挠挠头说道,“大郎,你家婆娘是怎么做的,竟然闻不到一点鱼腥味?”
他之前去富户人家打零工的时候,可是闻到过,那股子腥臭味,简直难闻,更别说喝下去了。
紫大郎也挠挠头,憨憨笑道:“这还真不知道。”
赵二牛也在一旁乐呵着打趣:“大郎是个有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