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8日开始,四野右集团分三路由宜昌、秭归、香秭等地渡江向鄂西南进击,11月3日击破国军第124军等部的防线,攻占巴东、绿葱坡、野三关,左集团第47军主力于10月30日从永顺、大庸出发,11月1日进至龙山以南招头寨一带。与此同时,第二野战军第3、第5兵团从11月1日起,分别由石门、慈利及芷江、黔阳地区西进。
解放军进攻开始后,宋希濂企图集中优势兵力向永顺方向发动攻势。为此,他将第122军调至四川忠县地区整补;以第124军阻击解放军右集团;调第118军至龙山、买凤,令第2军由咸丰南下,以第15军进至来凤以北的沙道沟,令第79军西移鹤峰,准备集中4个军于6日起由北向南对第47军发动攻击。与此同时,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将罗广文第15兵团由川北车运綦江,并将位于该地的第44军归其指挥,准备增援宋希濂集团。
针对宋希濂准备对第47军发动进攻的企图,四野命令第47军在招头寨、洗车一带停止待机,并于5日致电刘邓、陈锡联、谢富治等:“无论敌是否按其规定计划进攻永顺,我三兵团盼能抽出两三个师的兵力,迅速进占酉阳向黔江前进,如敌不攻永顺地区,(则)由西阳直出彭水及其东北,断敌退路。”、“为统一作战指挥,我四七军两个师应归刘邓陈谢统一指挥与部署”,“在电台未沟通前,由此间负责转报。”
第二野战军则以第12军经湘西永绥(今花垣)出秀山、酉阳,然后直出彭水,以第11军向大庸、桑植地区急进,配合第47军作战。双方约定,从10日开始对龙山、来凤地区的国军发起攻击。根据统一部署,解放军右集团之湖北军区独立第1师于5日攻占建始,独立第2师于7日占领恩施,左集团第12军先头第36师亦于7日抢占秀山,对宋希濂集团形成南北钳击之势。
宋希濂见其主力将陷入解放军的包围,遂于7日开始令部队向乌江以西撤退,企图依托乌江重新组织抵抗。8日晨,来凤、龙山地区的国军开始西撤,第四野战军遂命令第47军发起追击,并指示右集团每天以百里以上速度南进,同时将情况通报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遂于8日19时作出部署:
第12军占领酉阳后,速沿乌江两岸进取彭水;第47军应立即经两河口及黔江以南向黔江以西截击;第11军尾第47军跟进;各追击部队均应轻装,排除万难,兼程前进,只要能抓住敌人,即是胜利。
林彪、谭政、萧克于10日电告第四野战军参战各部队及第3兵团:此次追击须准备直追至丰都、涪陵一带,在长江与乌江边歼灭全部敌人。同日,刘、邓致电林、谭、萧:“如王宏坤所部已到恩施,我们意见应令其以一部直向西出,以截断可能经利川北逃敌人之退路。”次日,林谭萧复电刘邓:“我们已令王”宏坤令一五五、一五〇两师经恩施、利川向石柱及丰都、涪陵以东地区前进,截击西撤敌人。”
在解放军两翼迂回、截击和尾击之下,宋希濂集团陷入混乱。
10日,解放军右集团占领宣恩,并乘胜南下,在咸丰附近地区截住了国军第79军第98、第199师,第15军第169师及第124军第 60 师。
12 日,陈锡联、谢富治致电林谭萧,为不使国军这4个师逃跑并借以避免部队拥挤,建议湖北军区2个独立师“就地下网,截歼沙道沟西逃之敌”。林谭萧遂命令第50军2个师及湖北军区独立第2师,就地歼灭被滞留于川鄂公路以东的国军。
13日,解放军第50军第148、第149师,湖北军区独立第2师及第11军第33师主力,将国军4个师包围于宣恩西之沙道河、高罗、麻阳地区。
14日,解放军发起攻击。经6天激战,全歼国军,俘第79军副军长萧炳寅。与此同时,第11军先头第31师,于11日在咸丰击溃国军第118军第54师,俘1000余人,12日在黔江、彭水间又俘国军第2、第15、第118军共3000余人。
16日克彭水,接着渡乌江向南川前进。第12军于15日攻占乌江东岸的龚滩。接着渡乌江西进,与国军第2军第9师及第15军第243师在马头山遭遇。该军遂调集主力攻击,国军则乘隙于20日晨逃跑。第47军于15日由郁山镇向涪陵前进,于18日攻克“二峰关”,20日渡乌江西进。第50军第150师于14日占领利川,接着向川东追击,16日在鱼泉口歼灭国军第79军军部及第194师一部。第42军第155师经利川向西南追击,
18日克石柱,接着进逼丰都,第124师于11月16日全部进入江北秭归地区,准备向国军第127军展开攻击。
在第3兵团主力、第47军等部歼灭宋希濂主力的同时,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及第10军向贵州疾进。由于连日阴雨,道路泥泞,再加上国军在撤退时大肆破坏道路桥梁,坚辟清野,解放军的行动及供应遇到很大困难。然而,各追击部队在“与敌争速度抢时间”的口号下,忍饥挨饿,奋勇前进。
第16军于11月4日攻占天柱,6日在长吉、凤林地区歼灭国军第49军第327师一部,并于当日攻克三穗,8 日解放施秉、黄平,次日进占重安江,11日攻克炉山城。第17军于11月7日攻占波州、晃县、玉屏,歼灭国军第49军第249师一部,8日解放岑巩,次日在施秉以北之王家坪又截歼第249师一部。第10军于11月10日解放湘西凤凰城,接着向西急进。第18军作为第5兵团的第2梯队,于11月3日由邵阳地区西进。第5兵团和第10军经过近10天的作战,彻底突破了国军的黔东防线。
在解放军的打击下,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及第19兵团司令官何绍周见贵阳难保,遂于10日决定弃守贵阳,以其第49军第327师向遵义、息峰撤退,军主力沿鸭池河布防,以第89军在打邦河占领阵地,兵团部撤至毕节。
依据国军的部署,第二野战军首长令第5兵团和第10军按原计划由贵阳、遵义迂回川南。据此,第16军于12日由炉山西进,连克贵定、龙里,于15日解放贵阳。第17军分两路于12日至19日连下余庆、开阳、息峰、修文和麻江、都匀、独山,切断了川黔路和黔桂路,此后留于贵阳附近。第10军于13日至15日相继攻占江口、石阡、印江,16日突破乌江夺取思南,19日攻占湄潭,21日解放遵义,22日继占桐梓。第18军则直趋贵阳。
解放军突破国军川湘鄂和黔东防线后,直逼川南,打乱了国军的整个防御部署。老蒋见重庆受到威胁,遂急令第16兵团西撤万县至丰都一线防守,以第127军开奉节、巫山,防止解放军沿长江北岸西进;以宋希濂集团向涪陵地区撤退,以第15兵团在綦江、南川地区布防;以第22兵团第72军南开叙永,加强对贵阳、遵义的正面防守。同时,令胡宗南集团由秦岭、大巴山南撤入川,并以第1、第3军车运重庆,加强重庆的防御力量。
针对国军在重庆周围加紧布防,刘邓于11月21日致电陈锡联、杨勇等:“从战役全局着眼,我军左翼迂回部队极为重要。判断敌人于南川、綦江掩护收容后,或退守重庆,或向西退至泸州、宜宾、毕节、昭通及昆明地区,而以后者可能最大。因此,我十六、十八、第十等三个军,如能先敌到达叙永、筠连、盐津地区,即可完成断敌退滇后路”,而各个歼灭之。为此,“除五兵团及十军应确实计算行程与时间(包括战斗)求得先敌占领士城、叙永、盐津之线争取主动外,三兵团以从正面多拉敌几天为有利”。“等我五兵团、一军迂回到预定位置,而后前进。四七军仍宜继续进到涪陵城,但暂不渡江”。即继续贯彻向川南实施大迂回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