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君臣们迅速达成了一致,他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唯有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才有可能化解这场即将到来的危机。群臣们在咸阳宫商议对策,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仿佛早已期待到这一战的到来。
然而,在五国那边,情况却并非如此团结一心。在赵国的邯郸城、楚国的郢都以及齐国的临淄,一场场看似为合纵攻秦而谋划的会议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赵国的郭开、楚国的项燕以及齐国的后胜,这三位在各自国家举足轻重的人物,表面上都慷慨激昂地力挺合纵伐秦,宣称要将秦国彻底击败,恢复往日的霸业。可实际上,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开始为自己留后路。
先说郭开,这位赵国的权臣,平日里以贪婪和狡猾着称。曾经,秦国用精美的琉璃骗走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这让他恨得咬牙切齿。但他心里也明白,在这五国之中,没有一个王室和贵族不曾被秦国的计谋所骗,只不过大家都碍于面子不愿承认罢了。郭开时常在心底安慰自己:“做人嘛,要拿得起放得下。那些金银珠宝没了就没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一日,郭开坐在自己豪华的府邸之中,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他唤来了心腹司马夹头。司马夹头身材魁梧,一脸忠诚,听到郭开的召唤,急忙小步跑了进来,恭敬地站在一旁。郭开看着他,缓缓说道:“夹头啊,这些年本相对你可不薄吧?”
司马夹头一听,立刻“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声音洪亮地说道:“大人之恩,属下一直铭记在心,小人愿为大人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绝无二话!”
郭开满意地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说道:“夹头,明晚你带着夫人和少爷前往秦国。到了那里,在长安城买套府邸,好好保护好少爷。”
司马夹头听了,心中微微一惊,但他还是立刻行礼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保护好少爷,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会让少爷有丝毫闪失。”说完,他站起身来,转身匆匆离去,开始为这趟远行做准备。
夹头离开后,郭开又唤来了夫人崔娟以及儿子郭盛、郭涛。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之中,郭开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看着自己的家人,缓缓说道:“明年五国会合纵伐秦,可我觉得五国绝不是秦国对手。这合纵之举,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各国都心怀鬼胎,难以真正团结一致。秦国这些年发展迅猛,兵强马壮,又有嬴政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我们赵国在秦国面前,犹如以卵击石。”
郭盛和郭涛听了父亲的话,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崔娟也有些着急地说道:“那老爷,我们该怎么办?”
郭开从衣袖中拿出一封密信,递给崔娟,说道:“这封密信你们到咸阳后想办法交给秦王。信里写了五国合纵的一些内情,还有我们赵国的虚实。如果五国战败,我们一家人也能凭借这封信在秦国谋得一条生路。”
崔娟接过密信,小心翼翼地放进怀中,点了点头说道:“老爷放心,我一定把信送到秦王手中。”郭盛和郭涛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看到父母如此安排,也只好听从。
与此同时,在楚国的江湖郡,项燕也在自己的营帐中陷入了沉思。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他一生都在为楚国的霸业而奋斗。此次合纵伐秦,他本是充满了信心,希望能够带领楚军打败秦国,重振楚国的雄风。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他渐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各国虽然表面上答应联合,但实际上都在保存自己的实力,都希望让别人去冲锋陷阵,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项燕深知,这样的联盟是脆弱的,一旦遇到强大的敌人,很可能会土崩瓦解。他想起了楚国这些年的衰落,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军队的战斗力也大不如前。而秦国却像一头崛起的巨兽,势不可挡。项燕心中暗暗担忧,如果这场战争失败,楚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于是,项燕开始秘密地与秦国方面进行接触。他派遣了自己最信任的谋士,带着一份楚国的军事部署图前往秦国。谋士临行前,项燕再三叮嘱道:“你一定要把这份图交到秦国合适的人手中。告诉他们,我项燕并非与秦国为敌,只是为了楚国的利益。如果秦国能够在战后给予楚国一定的尊重和地位,我愿意在合纵之事上做出一些让步。”谋士领命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在齐国的临淄,后胜同样也是忧心忡忡。后胜在齐国位高权重,他一直主张与秦国交好,认为齐国可以在秦国的庇护下保持和平。然而,此次五国合纵伐秦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也不得不表面上支持合纵。但后胜心里清楚,齐国多年来沉迷于安逸,军队疏于训练,根本无法与秦国的虎狼之师相抗衡。后胜怕了,而后开始在齐国朝堂上散布消极言论,说什么合纵伐秦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他还故意拖延齐国军队的集结时间,为自己和家人谋划后路。
郭开一家在司马夹头的护送下,顺利地到达了秦国长安。他们按照郭开的吩咐,买了一座府邸,然后开始四处找人。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尉缭。在尉缭的帮助下,密信被送到了太子华的手中。
太子华打开密信,仔细阅读了其中的内容。他对郭开提供的情报十分满意,心里还是十分佩服这个春秋战国第一战神的,简直是实至名归。
(ps:各位书友最近有点忙,过两天会补回来谢谢各位的支持,这段时间我也想好好构思一下小说情节,你们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评论留言。到时候我会采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