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儿汉再次回到京师,从火车上下来时,他非常想第一时间返回草原,把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情况禀告给大汗。
不过,最终他记得,俺答汗还交代给他,说要打听财神的情况,便入了京师,住在客栈打听消息。
大约半个多月之后,他便再也等不及,立刻踏上了回程之路。
俺答汗知道打儿汉回来之后,便立刻第一时间接见了他。事关和明朝的关系,他甚至屏退了其他人,身边只留下他最信任的三娘子而已。
打儿汉一见到俺答汗夫妇,便立刻行礼,然后便迫不及待地禀告道:“大汗,此次前去关内,真得是开了眼了,之前听闻的那些消息,基本上都是真得。”
相对于三娘子的好奇,俺答汗显得更为严肃一些,吩咐打儿汉道:“说来听听。”
打儿汉听了,便立刻禀告了起来。
“传说中的车子,真得是存在。明人大都叫其铁龙,或者火龙,真正的名字是蒸汽火车。一次可以拉五百来人,只是一日功夫,便能到山东济南。”
“坐那车子,犹如坐马车一般,不过要更舒适,也不震。如果有钱,还可以坐一种叫做卧铺的车厢,里面是有床的,睡一觉便在千里之外!”
“这种火车还可以运牲畜,运各种货物,就比如说运粮食,从济南到京师,同样是一日功夫便大,这么远的路,根本不会有粮食的消耗!”
“最让属下震惊的是,明国的钢铁产量是真得多。这种火车就是在铁轨上行驶的,就是地上铺上铁条的路。就这样的铁路,从京师铺到了济南,并且还是两条。”
“另外,明国还在修建从京师到河南的铁路,还有通往山海关那边的铁路,也都在修。由此可见,需要多少钢铁了!”
“属下在京师还听到一个消息,说明国朝廷已经在筹备,等黄河枯水期一到,就会动工修建一座跨越黄河的水泥大桥,用来通这种火车,过人也成。”
“一开始,属下是不信的,但是,这种火车都造出来了,而且明国的很多官道,全都是水泥修筑,说不定,以后过黄河,真得是不用渡河,而是过桥便可了!”
“如此下去,再过个几年,明国的铁路,肯定到处都是。以后明国的物资运送,基本上就很少有路上的消耗了!”
“……”
打儿汉在震惊地说着,俺答汗则是听得非常严肃。他没说话,更没打断打儿汉的叙述,似乎犹如泥菩萨一般,就保持着严肃地表情一动不动。
三娘子听得非常震惊,本来想说话的,看到俺答汗的表情,便知道这个事情似乎非常重要,俺答汗正在思考,她便没有再开口,免得打扰到了俺答汗。
“那个明国财神,在忙农事上的事情。”
“他把那种蒸汽机装到了船上,变成了蒸汽明轮船。不过这种船都在明国南方的长江上,可逆水行舟,轻松自如。但属下只是听说,并没有实际见过。”
“另外,明国财神还把蒸汽机装到了不少农具上,各种各样的都有,农民耕种中的不少环节,速度都提升了很多。”
“属下还打听到,明国朝廷新统计出来的明国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千万的人口,他们是叫一亿五千万,真得是听着都吓人!”
“对了,属下确认,蓟镇总兵戚继光已经调回京师,任京营的总兵官了。”
“……“
听着他的禀告,俺答汗一开始挺直着的腰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弯了。
此时的他,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无力感。
身为土默特部的大汗,雄踞草原,甚至叫板明国,还围攻过明国的雄主,俺答汗太清楚,他听到的这些消息,有多么的可怕。
明国有那种蒸汽火车之后,各地运送的物资,几乎便成了无损耗,只是这一项,就太可怕了!
以前的明国,不对,是以前的中原王朝,如果要打仗的话,特别是那种不是本地防御战,那他们的粮草消耗是非常大的。
后勤路线越长,路上消耗的粮草物资就越多。为了保证战事的顺利,明国要征集的粮草,肯定是战时所需的几倍。这么一来,越是大的战事,哪怕明国打赢了,对明国的民生也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长久的战事,对中原王朝来说,必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以后的话,那就未必了。
一个最基本的,就是原本一次大战,在路上消耗的粮草物资,都不会被消耗的话,就相当于明国的战事能力,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
就这,还只是那种车子在粮草物资方面的作用而已。
如果在以后,明国关内到处都是这种火车的话,那明国军队的集结速度,也会变得非常快。草原的机动优势,也会因此大大削弱。
对了,那种什么蒸汽明轮船也和火车差不多,在明国南方更如鱼得水,让明国的物资、人口输送变得更为快捷。
还有,那个明国财神在做得事情,肯定会让明国的粮草物资比以往更多好多,养出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兵力……
除此之外,根据打儿汉的描述,明国的钢铁产量大增,那绝对不会只是用于火车而已。兵事,农事,甚至明国各方面都会有钢铁产量增加所带来的好处。
别的不说,只是兵事上,明国的人口众多,又装备精良的话……
想到这里,俺答汗都忍不住有点后怕。
如果继续和明国为敌的话,真还能应付得了明国么?
想着想着,俺答汗忽然发现,三娘子和打儿汉都在看着自己,他便回过神来,当即问打儿汉道:“都说完了?”
打儿汉听了,连忙回答道:“属下只是打探到了这些消息,等不及再细细打听,就急着先回来给大汗禀告这些消息了。”
“明国的变化,真得是非常大。如果大汗准许的话,属下就再入关一趟,继续打听!”
俺答汗听了,摇摇头说道:“本汗决定了,回头亲自参加明国皇帝的登基纪念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