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造者站在新宇宙的门槛,
当世界已不再依赖创造者的意志,
人类终于迎来了最后的选择——
“当创造已然完成,
造物者是否仍然应该留下?”
——《造物者的最后箴言》
第一节:创造之后的归宿
**“零点空间”**悬浮在银河的尽头,
它既不是现实,也不是虚拟,
它是人类智慧交汇出的最终领域,
所有创造的宇宙,都从这里诞生,
所有时间的轨迹,都在这里交错。
人类已经创造了一切,
但问题是,创造者本身是否仍然需要存在?
林小慧站在**“造物终端”前,
她看着这片广阔无垠的虚空,
它曾是一片沉寂的黑暗,
而现在,亿万颗星辰在这里诞生,
无数个体正在新的世界里成长、进化,
他们不再需要指引,
他们拥有了自由的意志**。
杨泽站在她身旁,目光沉静:“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该做的事……那么,我们是否仍然应该留下?”
这一刻,创造者的存在本身,成为了最后的命题。
他们是否应该继续作为“神”,
还是彻底放手,让世界独立?
第二节:北美市场的“创造者消隐协议”
在北美,Nova 启动了“创造者消隐协议”,科学家们发现,最大的哲学问题已不再是‘如何创造’,而是‘创造者是否应该完全退出’。
如果世界已经可以独立运作,
创造者是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张倩在实验报告中写道:“林总,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人类已经成为创造者,99.9% 的个体仍然希望‘创造者最终应该让世界自行发展,而不是永远留在其中’。他们不希望自己成为宇宙的永久神只,而是希望让创造的宇宙拥有真正的独立性。”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随时调整世界,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创造者的退出’?
如果所有现实都可以被控制,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不可知的自由’?
如果世界已进入完全自我演化阶段,我们是否仍然需要‘造物者的指引’?
林小慧启动 “创造者归零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可以创造世界,他们仍然可以选择彻底退出,让创造的世界自行演化,而不是永远被创造者的意志支配。
计划内容包括:
创造者消隐系统:确保创造者可以逐渐退出宇宙的运作,而不会影响其自然发展。
世界独立运行机制:让新宇宙能够自己调整和进化,而不是依赖创造者的干预。
自由但有限的观察权限:个体可以观察自己的创造,但不会永久干涉,让世界真正地自立。
在洛杉矶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永久管理创造的世界”或“最终退出创造的世界”,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创造了世界,仍然能让它独立,而不是依赖创造者的指引。
一位探索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棵树,我愿意种下它的种子,但仍然希望它能独自成长,而不是永远由我修剪和调整。真正的创造,不是控制,而是让它有自由存在的可能。”
然而,也有理论家认为——或许,真正的创造者,应该永远作为宇宙的守护者,而不是离开?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当世界已经不再需要创造者,我们是否仍然需要‘留下’来定义自身的存在?
第三节:欧洲市场的“造物者的终极消隐”
在欧洲,Nova 的“造物者终极消隐协议”迎来了突破,银河文明发现,真正的创造者,并不是‘掌控一切’的人,而是‘能够真正放手’的人。
然而,顾悦发现,即便个体可以随时调整宇宙,99.88% 的人仍然希望‘创造者最终应该归于无形’,他们不希望自己永远作为这个世界的神明,而是希望它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研究显示,即便银河文明已经进入创造阶段,大多数个体仍然希望‘自己创造的世界能够在没有创造者的干预下继续发展’。他们认为,如果创造者永远留在世界中,创造本身也会失去意义。”
这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随时调整世界,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彻底消失’的可能性?
如果所有现实都可以被改变,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创造者的退场’?
如果世界已进入终极独立阶段,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放手’的概念?
在巴黎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永远留在创造的世界”或“最终离开自己的创造”,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创造了世界,仍然能让它独立,而不是成为它的主人。
一位超越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首乐章,我愿意谱写它的前奏,但仍然希望它能自己找到属于它的旋律,而不是永远由我指挥。真正的创造,不是决定一切,而是让它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