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七月份了,我们五年级升学考试考完了,考完了,我们大家都盼望着看成绩,没过几天,成绩老师从中心校拿回来了,拿回来学校张榜公布了,我考了第一名,吴宝林考了第二名,依次排下去,杨春田,李成佳,王学文,我们全班二十八名,考上六年级二十二名,蹲级六名。
成绩公布了,大家都很高兴,我们放暑假了。放暑假,我们放了四十多天,时节立秋都过了,已是八月十五号了,学校一至四年级都开学了。学校开学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也都到校了。我们到校了,大家都急切的找我们的六年级教师。找教室,我们挨着教室看,学校没给我们安排教室。也没有老师接待我们。学校校长告诉我们,六年级的书还没来,暂时不开学。说你们等几天吧。
等几天吧,同学们都来了,学校让我们等着,同学们很不高兴。不高兴,不理解,同学们嘟嘟囔囔,有的同学回家了,有的跑到篮球架子那玩去了。
“走,家军同学,咱上那树坛子坐着乘凉去。”
“坐着,坐着呗,我要知道今天学校开学咱还不上学,我今天就不来了,我上生产队里干活去了。”
“你上生产队干活去,家军,你这暑假一假期,上队里没少干活吧?工分又没少挣吧?”
“没少挣,挣了三百来分,我不去挣工分咋整啊?成家,我不同你呀?你爹上班?你爹是南片学校校长,你家有挣工资的呀。”
“哎,别说了,家军。来,来坐着吧,坐着,靠着这大树,歇一会吧。”
“坐着,坐着呗,坐着也算歇歇腿。”我坐着,就看到了我挽起的裤腿,裤腿上一块一块的泥巴。我用手搓着,拍打着。我把卷着的裤腿一折一折的打开来。我打开折叠的裤腿,看着学校园里下课学生们,我思索着,学校,开学了,开学了,怎么还有不开学的呀?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天晚上李晓杰和王丽来了,来说找我玩,我说玩,我明天还要起早去队里干活呢。李晓杰说,干货,明天要开学了,你不知道吗?
“学校明天就开学了?,你听谁说的,我不知道啊。”
“听谁说的,我们倒是没听谁说,我是看到到的。你不知道?那多亏我们来了。我告诉你吧,昨天学校就通知了,学校用红纸写的通知,贴学校东廧上了。”
“哦,那儿,我这几天也没上学校啊。”
“那这回我和王丽来告诉你,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
“知道了,家军哥,这回明天你不用去队里干活去了,你可得谢谢我们了吧。”
“谢你,你俩我都得谢。”
“谢,那不用谢,咱们出去玩一会就行。”
“玩?去玩呗。”我们说着就向学校走去。走着,聊着,王丽说多亏和我在一起学习了,要不就考不上六年了。
“多亏,那你还不感谢家军哥。”
“感谢,咋感谢呀?我想和家军哥好,你抢着给家军哥好。”
“嗯,别胡说,叫人家别人听到。咱们是同学。”
“同学?我给你说呀,家军哥,等着明天开学了,你是班长,老师叫你给排座位,你还叫我俩离你近点啊。”
“家军哥,最好你和李晓杰排一个桌子上,我在旁边就行。”
“看情况吧,学校啥情况咱还不知道呢,谁教咱们六年级还不知道呢?”
晚上了,做梦了,班主任是吴老师。吴老师,真的叫我给班级同学排座位了,我没有给李晓杰排在一块,给他排很远,她气哭了,放学她哭着来找俺娘来了。俺娘急眼了,拎着烧火棍来打我呢,我赶紧跑呢,俺娘站在那儿说李晓杰多好的姑娘,你们就好好在一起学习呗。我说,娘,你不知道,她上课,老说话,耽搁别人学习。醒了是个梦,我自己还笑呢。
学校开学了,我们到了学校,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教室,同学们非常高兴,大家坐在教室里,大家议论着,王老师来了,说同学们,这个就是咱们的教室了,不过,学校现在有个小小的变化,那咱们上外面站排吧,站排排队进教室。重新排座位。
“马家军,你是班长,还是你去吧,领着同学们站排。站排要按着大小个呀,不要分男女啊?”
“好呀,同学们,走吧,老师叫咱们出去站排,排队了,排队好安排座位呀。”我一喊,大家都赶快往外跑,跑到外面抢着站队。大家按照做操的习惯站了两排。
“不对,马家军,叫同学们站一排别站两排。”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喊道。
“站一排,来,同学们,老师叫咱们站一排呢。来,来来,两排,咱们站一排,这样啊,李成佳在这排别动,这排,来,隔一个往里插一个。”
“按大小个,不分男女。”曲玉章说道
对,对对对,老师说了,咱们同学,按照大小个不分男女。来,来看看,自己站的位置,是否合适。”
“马家军,来。”李晓杰喊道。李晓杰喊,我笑着点头。
“啊,李晓杰,不许搞小动作呀?你要和马家军一桌,我还要和马家军一桌呢?”王一胜喊道。
“往屋走了。马家军,叫同学们往屋里教室走了。”
“好,老师叫咱们往教室里走了。那走吧。”
“啊,大家往里走,马家军,你让同学们横着坐呀,这四排桌子一排一排坐,一个桌子都先坐一个人呀?都靠着左侧坐呀。”
“好,老师叫咱们横着来,啊,这样坐小个的就始终在前面了。”
老师喊着,我在前面喊着看着。大家一会坐好了。大家都坐下了,还有不知道开学没来的,教室里显得稀拉巴蹬的。大家很疑惑,这是怎么了,这也不是考试啊,老师怎么叫一个学生坐一张桌子呀?我也坐那思索着。
老师看着排完座位走了,回办公室了。
“马家军?我串桌子了,我上你那去了?”李晓杰喊道。
“马家军,我也想串桌子。”王丽喊道。
“先别来,现在也没上课,还不知道老师为啥叫咱们这样坐呢?”
“马家军,你要叫李晓杰串桌子,那我就串桌子。”
“你去一边去呀,王一胜。我和马家军学习是一个小组的。”
“来,来来来,进来,进来。你们六年级的,别动啊。我再给你们安排一些学生。来,你们进来,一个桌子增加一个。”王老师领着一排同学,喊着进来了。
“啊,老师,这是开会呀?”有同学喊着问道。
“开会?不开会,你们先坐着,别吱声啊?一会,我给你们讲。”
“哎,王玉,王继才,你们四年级进来干什么?”
“谁是四年了,我们是五年。”
“对,对对对,你们小嘎豆子也升级了,是五年了?”李成辉喊道。
“谁是小嘎豆子呀?我跟你说咱们是同学了?”
“谁和你是同学呀?你们是五年级,我们是六年级。”
“你们是六年级?你们是六年级,怎么这回和我们五年级坐在一个教室了?这回,你们是蹲级包子了。”五年级王一杰一说大家就呵呵大笑起来。
家笑着,我们考六年那几个蹲级的也跟着进来了。进来还喊着,蹲级,这回蹲不成了,马家军,咱们又是一个年级了。
、“又是一个年级了,好啊。”
大家说着呢,王老师来了。
“同学们,都坐好了啊,哎,大家是不是都有座位了?”老师一问,大家开始回头回脑的看起来。
“不用看了,同学们,我已经看完了,同学们都有座位了。同学们都有座位了,那么我就开讲了?刚才排座位,先进来一年级是六年级,进来先坐左面。那么后进来的,就是五年级了。刚才呀,有些同学看了,可能就看出问题来了?恐怕心里就产生疑问了?老师,这是怎么地了?这是不是复试班呀?我现在告诉同学们,咱这不是复试班。不是复试班是什么呢,我给同学们说呀,你们是同学了。”
“同学了,老师,我们六年级和五年级合并了?”
“对,就是合并了。这是上级的要求。”
“哦,合并了,那老师,我们就学一样的课程了呗?”
“对呀。我给同学们说呀,以后,小学就是五年级了,没有六年级了。中学,初中也变了,初中也只上两年了。高中也不上三年了,也改成两年了。”
“啊,老师,这么说,从小学到高中,一共就是上十年了吗?”
“对呀。”
“好啊,那以后,小孩子八岁上学,上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那十八岁正好毕业,那毕业了,当兵去正好赶趟。”
“哎,王玉,你说那还是很遥远的事,我问一下老师吧。老师,我们现在是五年级和这六年级合并了,那我们明年考初中是一起考吗?”
“是啊,一起考。”
“哦,那太好了。”
第二节课了,王老师来讲课了。这节课是语文课,老师拿本旧语文书来了。学生都没有书。老师说,同学们都没有书是吧?咱订的教材书还没来呢,没来,学校也和中心校联系了,他们也没书,没书,他们先讲文言文,那咱们今天也讲文言文。文言文讲解,到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变的。这样行吧,同学们。老师问大家,大家没人回答。同学们不明白呀。老师说,可能有些同学不太适应。那咱们就慢慢来。马家军,你说呢?老师问我,我思考了一下。
“行吧,老师。”
“好,马家军说行了,那咱就开始讲课。第一课,讲: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是篇文言文,用我们现在的人说法,是一篇古文。咱现在的人学习古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大家能很好的,更快地理解,在同学们学习这篇古文之前,我先把曹冲称象这个故事的大概的思给大家讲一下。这样行吧。
“行。”
“好,同学们说行,那我就讲了。曹冲称象,说的是三国时间,曹操小儿子,从小非常聪明,在他五六岁时,聪明的程度已经达到成年人一样了,有一次,孙权送来一头大象,太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他下面的人,怎么能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他下面的人都没有说出好的办法来。曹冲说:这好办,把大象赶到大船上去,咱看看船下沉的水位,标记个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来,咱再用其他东西,替代大象,把东西放上去,放的东西也达到大象下沉的水位。这样,再称一下东西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就采用了这个办法。”老师讲完了,又问同学们,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大家听了怎么样?大家都说很好。
“那儿,同学们,咱就再来学原文”老师说着,就念起来原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像,太祖欲知其斤重。老师给大家先念两句,接着领着大家又念两句,老师领着念完,老师又念着,把原文,板书黑板上,然后,又叫大家反复读几遍。等着大家读熟练一些了,老师就开始串讲课文了,老师串讲课文,突出讲解主要词汇。把主要词,都写黑板上,让大家对着原文体会理解。大家听了,觉得很有兴趣。
学习文言文是很枯燥的事,可是老师叫我们回家后,一定背下来。告诉同学们,学文言文,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翻译。
一篇曹冲称象,学了三天。老师语文课讲了古文,一篇接着一篇。
数学课,老师也是借到一本书,给大家讲分数乘法。
一九六八年第一学期,我们的书来得很晚。但我们学生还是跟上了进度。
我们跟上中心校的进度了,书来了,我们又从头学习了一些现代文,和一些应用小知识。
一九六八年过去了,五年六年合并班班的同学也熟悉了。转眼就是合并班下学期了,下学期就是一九六九年上半年了,一九六九年,我们有新书了,上课学习就轻松多了。
到了一九六九年七月末了,我们升初一考试又开始了。我们合并班往富士中学考,考的还是很好的。进入初中后,大家发现课程比想象中的难不少。因为学制缩短,课程节奏加快了许多。马家军和小伙伴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依然努力学习。
马家军数学成绩一直不错,经常给同学们解答难题。有一次,学校组织数学竞赛,每个班只能推选三名同学参加。马家军毫无悬念地被选中,而李晓杰和李成佳也凭借扎实的基础入选。
竞赛那天,题目特别刁钻。马家军一开始也有点懵,但很快镇定下来,运用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慢慢攻克一道道难题。李晓杰和李成佳也不甘示弱。最终结果出来,他们班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次竞赛之后,大家学习的劲头更足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适应了初中紧凑的学习节奏,成绩稳步提升。尽管学业压力不小,但在这个特殊的合并班成长起来的同学们彼此扶持鼓励,充满信心地向着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