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审片会很顺利,当片子放完灯亮了的时候,季宇宁在灯光下,看着现场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是笑容。
发表意见的时候,电影局的审查小组的人,基本上都是赞扬的意见,只有一位电影局的副局长,觉得那个吻戏最好还是修改一下。
最后是主管电影局的陈副部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拍出了一种时代的新面貌,拍出了一种青年一代的活力。
我们以前的电影里,高跟鞋和烫发几乎是女特务的标配,现在忽然成为一位可爱女孩的装饰,让人不得不感到我们的国家真是不一样了。”
坐在陈部长身边的季宇宁听了,觉得有点儿好笑。
陈部长说的还真是的,过去电影里穿高跟鞋,有一些高档的装饰物的,那一定不是好人。
他准备把这话回家以后跟朱琳说说,原本朱琳今天也想来审片会看看的,但是她最近还是总犯恶心,所以就算了。
“至于刚刚有人说的影片中的那个吻戏,实际上那个不叫吻戏,那只是女主角在男主角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其实咱们电影第1个吻戏,应该算是去年年底西影厂他们拍的那个电影《生活的颤音》,就是滕文骥吴天明他们联合导演的。
这部影片好像是十一的时候刚刚才在全国公映。
片子里那个吻戏,男女主角的嘴唇可能还没有碰上,那个镜头就转换了,所以很多观众在电影院里盯着看,也没看清楚,那个镜头就过去了。
好多人都说这场吻戏拍的遮遮掩掩。连来带去连三秒钟都不到。
但那个镜头,上半年审查的时候,也通过了。
所以我们今天的这部电影,《庐山恋》,就这个蜻蜓点水的在脸颊上的这一琢,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反而能体现这种很美好的青春的活力。”
陈部长的话,代表着这次审片基本上就通过了。
审片现场的《庐山恋》剧组一众人,都是很开心,这片子就等之后的上映了。
审片会结束后,季宇宁看看时间还挺早,他又来到了院子里的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的地震棚。
“小季啊,这次让你过来,是因为月底的第4次文代会的事,你是这次文代会的代表,你知道了吧?”
昨天李季打电话,希望季宇宁今天来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这边一趟,正好下午季宇宁要来审片会。李季电话里就让他在审片会结束过来找他。
“嗯,李老师,这我早知道了,几个月前我就知道了。”
今年上半年季宇宁就知道自己是今年的文代会的代表之一,是那3200名代表之一。
“行啊,你小子这已经知道了,我再说点儿你不知道的。
嗯,月底的文代会还有三周就要开了,你已经确定进入这次文代会的主席团名单。
这次文代会是10月28日所有代表来京报到。
30号那天,将是开幕式。
开幕式就定在30号下午,在人民大会堂。
但是30号那天的上午,在开幕式之前,还有一个预备会议。也就是所有的主席团成员开这个会。
这个预备会议,也是在人民大会堂来开。
预备会议的内容,就是通过文代会主席团的名单和大会日程。”
这自然是好事儿,季宇宁能进入第4次文代会的主席团名单,其实也在他预料之中。
因为前世刘新武就是这次文代会的主席团名单中的一员,这个主席团名单是文代会召开前就确定的。
当时刘新武在1979年的时候,应该是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不过这一世季宇宁的成就,可是远远高于刘新武同志了。他实际上是顶替了刘新武的名额了。
但是刘新武在第4次文代会召开后最后一天公布选举产生的全国文联第4届全国委员会名单中,却没有出现。
因为刘新武那个时候还不够格。
文代会第四届全委会的名单,这才是真金白银的东西。是代表着文艺界地位最高的那几百个人。
这个全委会是在3200名代表中选456人。实际上全委会的委员相当于全国文联的理事了,因为这时全国文联是没有理事的。
“你小子上个礼拜发表的那篇《高山下的花环》,现在是反响特别的热烈。
可以说这几年来,还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够造出这么轰动的效果。
上半年你小子也在咱们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组织的赴南疆采风的名单中,虽然你小子是单独活动,没有跟全国文联的大队人马一起去的。
但是这篇小说也算我们这次南疆采风的成果之一,而且你这篇小说还是最大的成果。”
李季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是开心。
“对了,你这次的文代会代表名额是走的京城市的名额。是放在你们学校。你们学校京城大学有15个代表名额。这15个名额基本上都是属于文学界的名额。
咱们这次文学界的代表有600多位,超过了文代会所有代表人数的五分之一。
你们学校是其中名额最多的一个单位。”
“这个名单下礼拜就发到你们学校去了。邀请函今天就可以给你。”
“前段时间在讨论你小子的代表名额分配的时候,除了文学界,有的人还提出你可以属于电影界,还可以属于戏剧界,还有音乐界,甚至还有曲艺界。”
“曲艺界?”
“是啊,你小子年初还居然写了两段相声,结果他们曲协也把你拉进去成会员了。
你小子没事的时候多写点儿诗,写什么相声啊。”
李老师对季宇宁这个大诗人居然写相声,表示深恶痛绝。
“刚刚老冯到我这儿来,拿了一本昨天发行的最新一期《花城》杂志。这是今天刚刚寄过来的。
他说上面有你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内容居然写的是香江的故事。
我们两个还讨论了一会儿。
这篇小说写的是真不错。
你小子前一段在香江也就待了几天,没想到还在那里观察生活了。”
季宇宁看着李季从桌上拿出来一本1979年第3期的《花城》杂志。
这也是《花城》杂志今年4月份创刊以来的第3期杂志。《花城》现在还是从刊,每三个月出一期。
季宇宁刊登在这一期《花城》杂志上的小说,是他抄的前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87年写的那篇短篇小说《烧仓房》。他把小说名字改成了《烧谷仓》,故事的背景也从日本改成了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