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困境,继续留在城内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于是,为了保存火种,铁塔城公社内部主张撤退的那一派决定不再等待,一边跟西边占领区的汉斯人取得联系,一边趁着协约国军队注意力放弃进攻剩下城区的机会,趁夜发起了突围。
6月23日至6月25日连续三天,趁着协约国军队主力正在围攻城内剩下的公社军队的时候,突围的这一支公社部队从西边突破了协约国的包围,进入到了德军控制的占领区内。
至此,在协约国的围剿之下,轰轰烈烈的铁塔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
这场革命给高卢和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较于历史上短命的铁塔城公社运动而言,这一次因为普法战争的蝴蝶效应,导致这场革命持续的时间长达半年,波及的范围也超过了铁塔城,影响到了几乎整个高卢的东北部地区。
加入铁塔城公社的人数一度超过了十万人,有6万人在保卫铁塔城的战斗中阵亡。
战后,协约国为了彻底浇灭革命的火焰,对铁塔城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将加入过或者是跟公社运动有密切联系的人员全部抓捕了起来秘密处决。
从6月25日铁塔城全城沦陷到7月15日,持续20多天的时间之内,遭到协约国逮捕和处决的人超过十万人。
算上之前在战斗中双方的伤亡,在短短一个月之内,铁塔城内外一共死了超过20万人,这这一数字比历史上多了足足5倍,这一个月也被称为流血月。
巨大的伤亡人数让铁塔城周围的墓地都不够用,大量公社成员被直接拉到了乱葬岗草草埋葬或者是直接火化了。
高卢政府军虽然在协约国的帮助之下,成功的收复了铁塔城,但是因为在战斗中遭到了激烈的抵抗,使得铁塔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受此影响,从中世纪以来,欧洲各国人民心中公认的最伟大和最向往的铁塔城不复存在了!
为了抵消这场运动对高卢和铁塔城形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高卢政府决定在铁塔城的战神广场上修建一座巨大的铁塔,取名为埃菲尔铁塔。
不过,修建这样一座铁塔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和金钱,眼下高卢人穷的一贫如洗,暂时没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他们的计划。
铁塔城公社运动被镇压之后,欧洲的局势就变得有些危险了起来。
平息了内乱之后,高卢政府总算是夺回了自己的首都,开始真正的获得高卢全国的统治权了。
而没有了内部因素的干扰之后,协约国以高卢为前进基地,在高卢这里集结了大量的军队。
其中包括20万英军,15万板鸭军,15万高卢军队以及5万意大利军队。
这四个国家的军队加起来兵力超过了55万,在西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野战集团,对第二帝国的西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防范协约国的进攻,德军不得不抓紧时间结束波兰方面的战斗,然后从东线调遣军队返回西欧,在西欧一带部署防线,以防止协约国军队的入侵!
在这种背景下,1868年4月,华莎战役爆发!
早在1867年12月份,德军就已经突入到华莎城下,并且对这里展开了试探性的进攻
但是城内的毛熊人拼死抵抗,打退了德军的进攻,再加上冬天来临,寒冷的天气让德军不堪忍受,军队的士气下降严重,在接连出现了几次暴雪之后,德军中间有不少士兵被冻伤。
而冬天对于毛熊人而言显然是习以为常的,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不仅没有因为冬天的来临而受到削弱,反而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此时,从莫思科方向派遣过来的俄军源源不断的出现在了华莎城外和德军周围,俄军的骑兵对德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于是,为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德军在突破了华莎城外的防御之后选择暂停进攻,就地挖掘战壕修筑进行防守,准备等到来年的春天天气暖和之后再发起总攻。
于是,一整个冬天,就在欧洲的局势因为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相继成立而变得风云诡谲的时候,处于东线战场上这最要紧的一处阵地上,局势却显得极为的平静。
双方的士兵似乎都显得十分的克制,明明敌人就在眼前,可是谁也没有要大打出手的意思。
于是,在双方都假装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下,就这样安稳的度过了这个冬天。
虽然战场上的局面显得十分宁静,但是战场后方的局面却并没有那么的安稳。
无论是第二帝国还是毛熊,都知道开春之后这里将会爆发一场决战,于是都在趁着停战的机会,拼了命的往这里增派军队,运送物资,为来年的决战做准备!
到了1868年4月底的时候,华莎城下已经集结了双方超过100万的大军!
其中德军集结了超过60万人,毛熊人集结了超过40万人!
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东欧,毛熊首都莫思科。
虽然冬天已经结束了,但是莫思科城内依旧显得十分萧瑟,街道上看不到太多的人,数量有限的行人一个个步履匆匆。
城内的许多商铺都还没有开门,许多商铺外面都挂着售罄的字样。
莫思科的物资供应已经处于枯竭状态,这对城内几十万毛熊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习惯忍耐的毛熊人却并未对此有什么不满,即便是真的有所不满,他们大概也不敢表现出来。
毕竟,大街小巷上,可是有不少毛熊宪兵的!
这些宪兵打仗不行,但是对付自己人,那是非常在行的!
这个冬天,毛熊人的日子过的并不舒坦,不只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就连贵族甚至是沙皇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因为在东线跟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且处于不利的位置,导致毛熊不得不大规模征兵,派往前线填补战线。
而整明军队需要金钱、需要装备,这些东西毛熊都没有。
尽管协约国那边提供了一定的支援,让他们暂时缓了一口气。
但是仅靠盟友的支援显然是不行的,于是,沙皇在动用了一切手段之后,总算从毛熊的那群贵族的手中征集到了一些资金,用来征召士兵和采购装备。。
不过,大量的军队聚集在东线,每天光是消耗掉的各类物资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为了满足前线的军队需求,毛熊人不得不将大量的物资运送到前线去支援战斗。
但是毛熊自己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后勤物资运送非常困难。
他们的铁路里程是欧洲各国中排名末尾,到1867年的时候,毛熊国内的铁路总里程只有5200公里。
而同一时间,日不落、高卢和普鲁士的铁路里程都超过了公里,普鲁士在统一了德意芷之后,这个数字迅速的提高到了公里,直接超过了日不落,成为欧洲各国中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但是,第二帝国的面积不过才60多万平方公里,而毛熊仅仅是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面积就超过了500万平方公里。
这么大的面积却只有这么少的铁路,意味着毛熊人的铁路密度非常低,铁路数量严重不足!
而缺少铁路,成为了毛熊人往前线运输部队和物资的最大障碍。
相较于德军可以利用自己境内密集的铁路网,非常方便的将军队和部队所需要的作战物资运往前线相比,毛熊人能依靠的铁路不多,大量的路程都只能靠人拉马拽这种落后的交通方式运输。
这种方式不仅运输效率低,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还特别大,导致毛熊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来执行这件任务。
这对于毛熊的消耗也很巨大,虽然说的毛熊人的战争准备进行的时间更长,但是效率却远不如第二帝国。
到了1868年4月底的时候,毛熊人准备的物资只有不到60%运到了前线,而对面的德军则已经悉数准备就绪。
虽然双方的兵力相差并不算特别大,对于防守一方而言,四十万对上六十万并不是绝对的劣势。
但是因为缺少足够的物资,使得毛熊人的战斗力被削弱的很厉害,在开战之后很就陷入了不利之中。
5月1日凌晨三点十五分,当华莎城内的俄军士兵尚处于熟睡状态之中的时候,德军的炮兵集群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打响了华莎战役的第一炮!
遭到炮击之后,城内的毛熊士兵一片惊慌,不少人都忘记了军队中的教导,慌忙的冲到了街道和营区外面,结果被更加密集的德军炮火覆盖,导致俄军出现了巨大的伤亡!
得益于铁路网的发达,德军豪气冲天的往前线运送了上百万发炮弹。
而且,这些炮弹中,大部分都已经是开花弹了!
在5月1日这天,德军一共向华莎城内的俄军发射了超过15万发炮弹,密集的炮弹几乎将俄军的所有阵地都给覆盖了!
遭到如此猛烈的炮击,而且还是他们之前没有经历过的开花弹的炮击,导致俄军方面出现了非常巨大的伤亡。
这一夜,足足有超过两万名俄军士兵在德军的炮击中丧生,超过三万人受伤。
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德军的炮击引起的大火还烧毁了不少俄军囤积的物资,使得俄军本就不富裕的物资出现了很大的损失。
遭到炮击之后,俄军立马开火反击,对德军展开了炮火报复。
双方的炮兵都想将对方彻底消灭,从而掌握战场上的炮火主动权。
于是,围绕着如何摧毁敌军的炮兵阵地,双方的炮兵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准备更加充分,弹药更加充足的德军炮兵,很快就在炮战中取得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