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充满波折的宴席上,晋王妃面对质疑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嚣张跋扈。她双手抱胸,眼神轻蔑地扫过林悦然和太子妃,尖声说道:“就凭你们也想污蔑我?不过是几张不知真假的纸条,能说明什么?别在这里血口喷人!”
太子妃气得脸色泛红,向前一步,毫不畏惧地直视晋王妃的眼睛,说道:“晋王妃,你莫要张狂。事情既然已经露出端倪,我们定会查个水落石出。你如此嚣张,难道真以为能逃脱罪责?”
林悦然也冷静地补充道:“晋王妃,你若真的问心无愧,又何必如此激动?清者自清,我们现在虽没有确凿证据,但也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晋王妃却不屑地冷笑一声,拉着公主的手,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宴席,还不忘抛下一句:“我倒要看看你们能翻出什么花样!”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林悦然和太子妃深知此事棘手,但她们更加坚定了查明真相的决心。
太子妃皱着眉头,对林悦然说:“悦然,这晋王妃如此嚣张,背后肯定有恃无恐。我们得赶紧想办法找到确凿证据,不能让她得逞。”
林悦然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太子妃姐姐,既然从账本上发现了线索,那我们不妨从善款的流向入手,同时,也向在场的世家贵妇们打听打听,说不定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只是这事儿得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
太子妃认同道:“没错,晋王妃肯定有所防备。我们先召集那些信得过的世家贵妇,旁敲侧击地询问,看看能不能挖出点什么。”
于是,两人开始行动起来。林悦然和太子妃重新召集了那些愿意配合的世家贵妇们,诚恳地说道:“各位夫人,刚刚宴席上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晋王妃的态度实在可疑。我们想请大家帮忙回忆一下,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关于晋王妃的异常言论,或者她有没有和谁接触频繁?这关系到我们能否为大晋的民生改善计划扫清障碍。”
张夫人率先开口:“林夫人,太子妃,我想起一件事。前几日,我在花园赏花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晋王妃和一位丫鬟在小声交谈,隐约听到什么‘不能让他们得逞’之类的话,当时我没太在意,现在想来,会不会和这事儿有关?”
林悦然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张夫人,您还记得那位丫鬟长什么样吗?这或许是个重要线索。哪怕一点点细节,都可能对我们有帮助。”
张夫人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那丫鬟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衣服,脸上有颗黑痣,模样倒是有些清秀。我当时还觉得这丫鬟看着眼生,不像是晋王府常见的人。”
林悦然和太子妃对视一眼,觉得这是个关键线索。
李夫人也接着说:“我也觉得晋王妃最近有些奇怪。前几天,我在寺庙祈福的时候,看到她和一个神秘人在角落里说话,神色很是慌张。我本想凑近听听,可他们一看到我就散开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这青天白日的,有什么事儿不能光明正大地说。”
太子妃听了,若有所思地说:“看来这晋王妃确实有不少秘密行动。各位夫人,还有其他发现吗?哪怕是再小的细节,都可能对我们查清真相有帮助。大家好好想想,最近晋王妃有没有和你们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有没有让你们做什么奇怪的事儿?”
这时,陈夫人犹豫了一下,说:“我听说……只是听说啊,晋王妃好像一直在世家子弟中间散布一些不好的言论,好像是关于顾大人提升寒门子弟的事儿,说什么寒门子弟会取代世家子弟,搞得世家子弟们人心惶惶。我还听说,她把当初宫门口跟官员们吵架的事儿说得特别严重,好像顾大人就是故意针对世家子弟似的。”
林悦然气愤地说:“这明显是在挑拨离间!晋王妃居心叵测,就是想破坏顾浩然为大晋做出的努力,破坏大晋的稳定发展。”
太子妃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说:“悦然,我们得顺着这些线索深挖下去。先找到那个脸上有黑痣的丫鬟,说不定能从她嘴里问出点什么。这丫鬟既然和晋王妃有过不寻常的对话,肯定知道不少内幕。”
于是,林悦然和太子妃安排人手,在王府和城中四处寻找那个穿着淡绿色衣服、脸上有黑痣的丫鬟。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晋王府附近的一个小茶摊找到了她。
这个丫鬟一开始还很害怕,眼神闪躲,不敢说实话。林悦然和太子妃耐心地安慰她:“姑娘,你别怕。我们只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你若如实相告,我们定会保你周全。晋王妃若是知道你隐瞒不报,恐怕对你也没好处。你也不想一直被她威胁吧?”
丫鬟听了,犹豫了一会儿,咬着嘴唇说:“两位夫人,我……我确实知道一些事儿。那天我听到王妃说,要想办法让世家子弟和顾大人对着干,这样就能破坏他们那些对百姓好的事儿。王妃还说,王爷让她夸大当初宫门口和官员们吵架的事情,然后在世家子弟中间宣扬,说顾大人提升寒门子弟就是想打压世家。我当时听着觉得不对劲,可又不敢多问。”
林悦然和太子妃听了,心中大怒。
太子妃咬牙切齿地说:“果然是他们在背后搞鬼!晋王和晋王妃简直太过分了,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大晋的稳定和发展。他们这样做,置大晋的百姓于何地?”
林悦然也气愤地说:“不行,我们得把这些证据整理好,让太子殿下和皇上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绝对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必须为他们的恶行付出代价。”
两人带着丫鬟提供的证据,又找到了李夫人提到的那个神秘人。经过一番周折,在一个偏僻的酒馆里找到了他。神秘人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不肯承认。
林悦然严肃地说:“你最好说实话,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少证据,你若是执迷不悟,只会罪加一等。现在坦白交代,或许还有从轻发落的机会。”
神秘人听了,脸色变得煞白,犹豫再三,终于承认自己是受晋王妃指使,故意在世家子弟中散布谣言,挑起事端。
至此,事情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原来,晋王嫉妒顾浩然和太子在朝中的威望日益升高,又担心提升寒门子弟的举措会削弱世家的势力,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地位,于是便让晋王妃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林悦然和太子妃拿着这些确凿的证据,来到了太子面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说了一遍。
太子听后,气得拍案而起:“这个晋王和晋王妃,简直胆大妄为!竟敢为了一己私欲,破坏朝廷的稳定,挑拨各方关系。他们眼中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大晋的百姓?”
林悦然说道:“太子殿下,现在证据确凿,我们该如何处置?绝对不能轻饶了他们。”
太子沉思片刻,说:“此事关系重大,我得进宫向父皇禀报,让父皇定夺。相信父皇一定会做出公正的裁决,给大晋百姓一个交代。”
于是,太子带着证据,火速进宫面见皇上。皇上听了太子的汇报,龙颜大怒,下令立刻彻查晋王和晋王妃的罪行。
很快,晋王和晋王妃的所作所为被公之于众。世家子弟们得知真相后,纷纷感到羞愧。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晋王和晋王妃利用了,错怪了顾浩然和太子等人。
一位世家公子来到顾浩然面前,躬身道歉:“顾大人,之前是我们糊涂,听信了谣言,与您作对。如今真相大白,我们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们。我们以后一定会明辨是非,为大晋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顾浩然笑着扶起他,说:“无妨,大家也是被蒙蔽了。如今真相已明,希望我们能携手为大晋的繁荣继续努力。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共同展望大晋的美好未来。”
经过这场风波,大晋朝堂上的关系更加明朗,各方势力也更加团结。林悦然和太子妃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揭开了晋王妃的阴谋,让大晋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纷争,再次走上了繁荣发展的正轨。而晋王和晋王妃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