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将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都督,我军血战夷道城两天有余,死伤上万,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周泰上前抱拳问道。
丁奉开口道:“大都督曾言夷道城是夷陵山脉的出口,守住这里就可以把蜀军困在夷陵山脉之中,勿使其进入荆州腹地。”
“我军就可以凭借夷道城一线的防御,继续拖住蜀军,再次像夷陵之战一般大败蜀军。”
丁奉抬手,环顾左右说道:“如今若不能收复夷道城,我军岂能挡住蜀军兵锋抵进荆襄腹地!”
陆逊抬手示意诸将稍安勿躁,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将军所说,本都督明白。”
“可是蜀军突然进攻,我们都没有预料。”
“此战蜀军已经占了先机,且拿下了夷道城,完全占据了优势!”
“自夷陵到夷道城就是我军的一柄利剑,剑锋被削去锋芒,剑柄被打断,剑尖也已经被折断!”
陆逊看着一众将领,这几日来,从他往下,一众将领都身先士卒,时刻坐镇前线。一众将领看上去都略显疲惫。
“之前刘备大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却被阻于夷陵山脉之中,也屡次想要攻取夷道城,绕过我军防备,直取荆襄腹地。”
“可结果呢?”
“结果可想而知。”陆逊语气中带有感叹之意。
“刘备被挡在一道城外,最终败在我军一把大火之下!”
“夷道城是我军所修筑,诸位将军知道它何等坚固难攻。”陆逊沉声道。
“刘备深有领教,诸葛亮目光独具。所以这才布下一盘大棋,袭取马鞍山,另辟蹊径,佯攻夷陵,调出夷道城之兵……”
陆逊说到此处,骤然不语。现在已经成了现实,又何必再说。
陆逊不说,将领们也已经领会其意。
是啊,夷道城是何等坚固,他们知道,现在更深有体会。
东吴大军原本就野战能力不强,兵力不足更把水军调上陆地使用。
万余人的代价,已经足够他们警醒了!
“本想尽快收复夷道城,将蜀军阻挡于夷陵山川之中。”
“唉!”陆逊叹息道:“可夷道城久攻不下,我军已经没有机会了。”
“再不撤军,夷道城不是我们的阵地,而是我数万大军的坟场!”
“夷道城顺江而下,便是荆州重镇江陵!与其在死耗夷道城,不如将主力兵马撤回江陵,增强布防,准备固守!”
听完陆逊的计划,众将皆露出认同之意。
陆逊对周泰说道:“周将军。”
“在!”周泰应声出列。
陆逊起身,对其言道:“周将军,今夜凌晨我便率军回撤江陵。用于监视阻击夷道城蜀军的一万五千兵马便交与将军统领。”
周泰抱拳道:“末将愿意领命。”
陆逊又嘱咐道:“将军请记住,一旦蜀军主力增援到达,将军要不要恋战,立即率军撤退!到时我会在江陵接应将军!”
“末将遵命!”
夜色的掩护下,陆逊率领主力三万兵马回撤江陵!
陆逊看了看夜色笼罩下的夷道城,最终纵马离去。
马良和沙摩柯率领一万八千余兵马防守夷道城,面对数万吴军的连续进攻,依旧牢牢守住城池。
这依靠的不仅是城防的坚固,更因为将士们的浴血奋战!
两天一夜的激战,吴军损失上万人,蜀军也伤亡两千余人!
守城将士也很疲惫,所以未能发现吴军动向。
周泰率军留守营寨,时刻严防夷道城内的蜀军杀出,追击主力。
天色渐渐蒙亮,陆逊所率兵马已经远离夷道城二十余里。
在这撤军途中,陆逊也接到了孙权跟他行动截然相反的急令。
“吁!”
来人在面前停住战马,陆逊一眼便认出此人是孙权身边近卫。
“主公是否有新的命令?”陆逊问道。
“启禀大都督!主公有令,让大都督务必攻下夷道城!”
“去吧”陆逊听后只沉稳的让来人退下。
“大都督,主公军令此时才到,而我们已经撤军,这可如何是好?”丁奉上前询问道。
对孙权的军令,众将领都很重视,不敢违背。
可…………
众将领都把目光集中在陆逊身上,等待陆逊给出回复。
陆逊知道违背孙权军令的后果,可此时他若不撤退,带来的后果,更不是他能承受的。
陆逊思索过后,随即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主公远在武昌,对军情不能熟知。我等阵前领兵之人怎能不切实际?”
“继续向江陵撤军,只有固守江陵才能挡住蜀军!”
陆逊大手一挥,朗声道:“撤军!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是!”
陆逊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赶回了江陵。
也就在陆逊到达江陵的第二天,诸葛亮所率兵马抵达夷道城。
周泰遵从陆逊的军令,随即向江陵后撤!
诸葛亮一到,马良沙摩柯当即出城会合。
“丞相,属下不察,吴军主力已经撤走,其后卫部队周泰闻听丞相到此,也已率军撤往江陵!”
魏延抱拳请命,“丞相,末将请命追杀吴军后翼。”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吴军主力早已撤退,其计划周密,我军贸然追击,恐中埋伏,且已经意义不大。”
听诸葛亮如此说,魏延只得退了回去。
“陆逊知道野战非我军对手,夷道城失守,他优势已失。”诸葛亮道。
“陆逊熟知兵法,他此时撤退是对的。没有夷道城,他便要以江陵为依托,再次上演坚守不战的戏码!”诸葛亮眼帘微垂,这陆逊果然是将才!
“既然吴军以进为退,不知丞相有何良策?”赵云问道。
“经历此战,吴军死伤三四万。算上孙权可能抽调支援的兵力,两军兵力已经持平。”
“我军此战要想重新在荆州站住脚,必须攻取江陵!”
“魏延听令!”
“在!”
诸葛亮下令,“你速率一万兵马趁陆逊不备,抢占公安,威胁江陵侧翼!”
“速领兵前去,不必耽搁。”
“末将领命!”魏延迈开虎步,当即领命离去。
“报!”
“陛下闻听丞相已进军夷道城,已率秭归一万水军,三千步卒顺江而下,正在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