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如懿,身怀六甲,腹部隆起如小山,行走间艰难万分,每一步都似在与重力进行着无声的抗争。然而,当她从密探口中得知她那糊涂的弟弟涉嫌谋害靖国公宇麟,且朝廷即将对其严惩不贷时,她的心瞬间被恐惧与绝望撕扯得支离破碎。
那一刻,她忘却了身为皇后的尊严与仪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下那个糊涂的弟弟。于是,她不顾一切地冲向乾清宫,那个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的地方,希望能求得皇帝的一丝怜悯与开恩。
乾清宫内,气氛凝重,朝廷重臣们正襟危坐,议论纷纷,似乎正在商讨着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然而,如懿的到来却如同一阵狂风,瞬间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她不顾形象地闯入,无视众人的惊愕目光,双手紧紧抓着皇帝的衣角,指尖因过度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双颤抖的手上。
她的声音哽咽,艰难地挤出每一个字:“皇上,臣妾求求您,饶过臣妾的弟弟吧!他还年轻,不懂得这世间的险恶与复杂,一定是被那些奸诈小人蛊惑,才一时糊涂犯下了如此大错。请您念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看在臣妾即将为您诞下龙嗣的份上,开恩呐!”
然而,皇帝深知自己身为天子,必须维护朝廷的律法,不能因私情而徇私枉法。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冷冷地说道:“皇后,此事证据确凿,你弟弟所犯之罪乃是谋害朝廷重臣,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朕身为天子,必须维护朝廷的律法,不能因私情而有所偏袒。你身为皇后,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如懿闻言,心中如遭雷击,但她仍不愿放弃,急火攻心之下,口不择言地说道:“谁知道会不会是靖国公宇麟的苦肉计啊?他或许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设下此局,陷害我的亲弟弟!”
这番话一出,瞬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众人无不面面相觑,为如懿的无知与偏执感到震惊。尤其是傅恒,这位朝中的重臣,更是气得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仿佛要将肺中的空气全部吐出才能平复内心的愤怒。
“你当你乌拉那拉氏是什么显赫门第?”傅恒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嘲讽与不屑,“值得靖国公宇麟放弃十万大军的统帅之位来陷害你的亲弟弟?真是可笑至极!你可知那统帅之位意味着什么?那是无数将士的性命,是国家的安危,是常人挣得头破血流也要拿到的荣耀与权力!宇麟他,他怎会为了区区一个乌拉那拉氏的亲弟弟,而放弃这一切?”
傅恒的言辞如刀,句句直指如懿的痛处,却也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朝中重臣们面面相觑,脸上无不露出嘲讽与不屑的神情。他们深知靖国公宇麟的为人与功绩,更明白那十万大军统帅之位的分量。在这乱世之中,能统领十万大军,那是何等的荣耀与权力,岂是区区一个乌拉那拉氏所能比拟的?
然而,如懿此刻已被恐惧与绝望冲昏了头脑,她听不进任何劝解,只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她的眼中闪烁着固执的光芒,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自己的逻辑之中。但她的这番言论,在朝中重臣听来,却只是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她不通人事的看法。
“真是可笑至极!”一位大臣忍不住低声嘀咕道。他的声音虽小,却如同一块小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更多的涟漪。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有的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如懿的不满与失望。
“皇后啊皇后,你可知你此言,简直是在侮辱靖国公宇麟的人格,更是在侮辱我们所有人的智商。”一位老臣摇头晃脑,语气中满是责备与失望,“宇麟将军一生光明磊落,战功赫赫,他岂会为了陷害一个区区小官而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皇后娘娘,您这般无理取闹,不仅无助于您弟弟的案情,反而会让皇上对您更加失望。您还是冷静些吧,莫要再做出这等糊涂事了。”
皇帝也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龙椅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看向如懿。那目光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般炽热而锐利仿佛要将如懿心中的所有幻想都燃烧殆尽。“皇后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你身为后宫之主应该以身作则遵守国法。如今你却为了救弟而口出狂言诋毁朝廷重臣。朕念在你怀有身孕的份上,不与你计较。但你若再敢无理取闹休怪朕不客气!”他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如懿的耳边,将她从疯狂的梦境中猛然惊醒。
如懿闻言,整个人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瞬间呆立当场,眼神空洞,面容苍白。她难以置信地望着皇帝那冷漠如冰的眼神,那曾经充满温情与宠溺的目光,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和疏离。她的耳畔充斥着朝中重臣们或严厉或失望的责备之声,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地刺入她的心房。
她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绝望与无助在心头蔓延开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她试图抓住些什么来稳定自己的情绪,但手中的空气却如同流沙一般,从她的指缝间悄然流逝。她抱着肚子,装模作样地喊着“我的肚子疼啊………”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引起皇帝的注意,让他看到自己的无助和痛苦。
然而,皇帝只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不耐烦。他念在皇嗣的份上,没有过多地责备她,只是让人将她送回翊坤宫。在离开的那一刻,如懿看到了皇帝眼中的决绝和冷漠,她明白,自己在这个男人心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挽回。
如懿失魂落魄地回到翊坤宫,脚步踉跄,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自己的心尖上。她跌坐在床榻边,双手无助地揪着衣角,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默默滚落。四周静得只能听见自己啜泣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宫殿里显得格外凄凉。
她知道,这次自己是真的彻底得罪了皇帝,也惹恼了一众朝臣。那些责备与失望的眼神仿佛还在眼前晃动,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将她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心切割得更加四分五裂。她试图去辩解,去挽回,但一想到弟弟生死未卜的消息,她的心就像被巨石压住,沉甸甸地喘不过气来。
夜深人静,如懿躺在床上,腹痛却突然加剧,如同千万根针在扎,让她痛不欲生。她紧咬着牙关,双手死死地抓着床单,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枕头。这疼痛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内心那无尽的绝望与无助。
皇帝闻讯赶来,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失望。他站在床前,冷冷地看着如懿,那双曾经充满温情的眼眸如今却如同寒冰般刺骨。“为了一个不着调的弟弟,皇后你这是在干什么?”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地砸在如懿的心上,“拿着皇嗣来威胁朕吗?”
如懿疼得脸色苍白,但她仍然强忍着痛苦,试图解释:“陛下,臣妾并非有意……只是弟弟他……”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愤怒地打断:“够了!朕不想听你的解释!你身为皇后,不思为后宫表率,却整日为了娘家之事劳心劳力。如今更是拿皇嗣来要挟朕,你可知这是大罪!”
如懿的心在剧烈地绞痛,她望着皇帝那冷漠如冰的眼神,那其中没有往日的温情与宠爱,只有无尽的疏离与决绝。她仿佛看到了两人之间那条原本细微如今却越来越宽的鸿沟,横亘在他们之间,无法逾越。
皇帝那冰冷而空洞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如同冬日里最刺骨的寒风,穿透了每一个角落,直抵人心:“既然皇后那么想救你那不成器的弟弟,朕就念在往昔的情分上,赐你一个抉择的机会。是愿意用你腹中尚未面世的无辜皇嗣,以及乌拉那拉氏数百年的荣耀与前途,来换取你那不成材弟弟的一条贱命吗?”
如懿闻言,脸色刹那间变得比纸还白,仿佛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皇帝的话语,如同一把由寒冰铸就的匕首,精准无误地刺入她最柔软的地方,让她痛得几乎窒息。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对她整个人生、整个家族的残酷审判。
她颤抖着双唇,试图发出声音,却发现喉咙像被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半个字也挤不出来。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闪烁着无助、绝望,以及对眼前这个男人深深的、难以言喻的怨恨。她回想着往昔,那个曾温柔地拥她入怀,许下无数誓言的男人,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如此冷酷,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皇帝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那是一种对情感纠葛的厌恶,对权力游戏中弱者的蔑视。他轻轻一挥衣袖,如同拂去尘埃般打断了如懿即将出口的哀求:“够了!皇后,别再浪费唇舌为你的弟弟狡辩了。事实摆在眼前,铁证如山,不容你丝毫狡辩。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用你的血脉至亲与家族的未来作为交换,救下你那罪有应得的弟弟;要么,就眼睁睁看着他受到应有的惩罚,承受法律的严惩。”
如懿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滑落在精致的脸颊上,每一滴都承载着她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尽的痛苦。她缓缓闭上眼,那一刻,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她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这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心灵之旅,她穿梭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权衡着爱与责任,家族与个人。
如懿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而下,她哽咽着说道:“皇上,您这是在逼臣妾啊!臣妾如何能做出这样的选择?皇嗣是无辜的,乌拉那拉氏一族也何其无辜啊!”
皇帝却不为所动,他冷冷地看着如懿,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皇后,这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朕已经给了你选择的机会,至于你如何选择,那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终于,经过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后,如懿缓缓地再次睁开了双眼。此刻,她的眼眸深处闪烁着一种决然和释然交织的光芒,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挣扎之后的顿悟。
她微微张开嘴唇,用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般的声音轻声说道,但那语气却是异乎寻常的坚定:“陛下,臣妾深知自己犯下大错,罪不可赦。但臣妾愿意以这一身血肉之躯,独自承担起这世间所有的罪孽与沉重负担。只恳请陛下能够大发慈悲,饶恕臣妾那可怜又无辜的弟弟一命。”
然而,面对如懿如此恳切的哀求,皇帝的面庞之上竟慢慢地浮现出一抹令人胆寒的冷笑。那笑容冰冷刺骨,其中饱含着无尽的嘲讽与深深的蔑视,仿佛是在无情地讥讽如懿的幼稚和愚笨。
“无辜?你口中那个胆敢谋害靖国公的人竟然是无辜的?难道说靖国公才是该死之人吗?”皇帝的话语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如懿的心窝。
如懿听到皇帝这一番言辞激烈的话语,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身子不由自主地晃动起来,仿佛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最终还是难以支撑,险些一头栽倒在床上。
她瞪大了双眼,满脸悲切地望着眼前那个曾经与自己山盟海誓、恩爱有加的男人——当今圣上。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但她依然努力地想要看清楚皇帝此刻冷漠无情的面容。
\"陛下……臣妾深知弟弟所犯罪行严重,天理难容。然而,血浓于水啊!臣妾又怎能狠下心来,眼睁睁地看着他命丧黄泉呢?倘若陛下执意要加以惩处,臣妾甘愿代替他承受所有罪责,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只求陛下能高抬贵手,饶他一条性命吧!\" 如懿声泪俱下地哀求着,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
皇帝却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愤怒:\"你以为仅仅凭借你代为受过便能平息众人之怒火吗?便能抵消掉他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吗?当满朝文武大臣以及皇室宗亲们齐刷刷地跪在乾清宫门外,齐声高呼要求废除你的皇后之位,并对乌拉那拉氏一族严加惩治之时,你究竟在哪里?又是做了些什么呢?
倒是靖国公宇麟拖着那重伤尚未痊愈的身躯,挺身而出,大声呵斥那些聚众闹事之人,才将局面勉强稳住;而皇贵妃馨澜更是不顾与朕之间的些许嫌隙,毅然决然地从圆明园归来,执掌后宫事务,使得原本混乱不堪的后宫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朕实在想不明白,你这个继后到底还有何用处可言?\"
如懿听闻皇帝的话,心如死灰。她知道自己如今已是众矢之的,可她怎么也割舍不下弟弟。沉默良久,她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然。“陛下,臣妾自知无颜再居后位,无论陛下如何处置臣妾,臣妾无怨。但求陛下最后一次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放臣妾弟弟一条生路。”皇帝看着如懿,心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很快又被冷峻取代。
这时,一直侍奉在侧的容佩扑通跪下,“皇上,娘娘怀着龙嗣本就辛苦,又遭受如此打击,心智难免错乱。还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待娘娘生产之后再做定夺。”
“好啊!既然你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朕就索性成全你这份所谓的‘深情厚谊’吧。”皇帝的声音冷酷至极,宛如寒冬里呼啸而过的凛冽狂风,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万丈深渊之下的冰窖之中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狠狠地撞击在如懿的心上。
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决绝与冷漠,让如懿的心再次沉入谷底。他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哼,你既已做出了选择,那便要承担其后果。从此以后,你不再是朕心中那个温婉贤淑的皇后,乌拉那拉氏一族也将因你的‘大义灭亲’而遭受世人的非议与唾弃。记住,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与朕无关。”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再次割裂了如懿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她望着眼前这个曾经深爱过的男人,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与无情,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刻,宫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如懿身上,她的背影显得既孤独又坚强。而皇帝,则冷冷地转过身去,留下如懿一人在原地,独自承受着这份沉重的抉择与无尽的痛苦。
几天后,如懿终于等来了她弟弟被赦免死罪的消息,但这份赦免却如同冰冷的讽刺,将他贬为庶民,流放至遥远的边疆。那一刻,如懿的心仿佛被千万只蝼蚁啃噬,痛得她几乎窒息。她明白,这是皇帝对她的惩罚,是对她选择亲情而非皇权的无情嘲讽。
她在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昔日的皇后之尊,沦为了众人眼中的笑柄。那些曾经对她阿谀奉承的嫔妃们,如今都避之不及,仿佛她是什么不祥之物。她所居住的宫殿也变得冷冷清清,再无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皇帝对她的冷落更是让她心如刀绞。他不再踏足她的寝宫,甚至不愿再见她一面。那些曾经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如今都化作了虚无缥缈的梦,永远地离她而去。
乌拉那拉氏一族也因此事受到了严重的牵连。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势力一落千丈,仿佛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至深渊。族人们看着如懿的眼神中充满了责备与失望,他们不明白,为何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何要为了一个区区庶民弟弟而放弃整个家族的荣耀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