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早膳,谢云峥和纪明珠要带两个孩子去王府见亲戚。
那是安和郡主的娘家。
为了和孙子孙女多待一会儿,安和郡主干脆跟着回娘家省亲。
去王府要带的礼物,谢云峥早就安排好了。
无需耽搁,一行人直接出了国公府。
老太君还没稀罕够两个小崽崽,在鹤舞堂等得望眼欲穿,结果得到的消息,是他们已经出门了。
气得差点没喘过气来。
“安和嚣张跋扈,纪明珠目中无人,谢家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才会摊上这种媳妇!”
关氏带着儿媳妇来请安,听到老太君抱怨,连忙替纪明珠说好话。
“您昨儿才见过子慕和子善,怕他们吵着您,阿峥才没带他们来鹤舞堂。”
就算明珠目中无人,那也是阿峥惯的,有意见就去找他。
而不是指责明珠。
关氏的言下之意老太君听出来了。
浑浊的视线紧紧黏在关氏身上,“纪明珠给你们灌了迷魂汤,个个都向着她!”
随后又看向李氏,“你这妯娌厉害得很,你得防着她,免得被她算计,日后人财两空。”
关氏脸一沉,“婆母,您真是老糊涂了,怎么什么话也往外说,都是一家人,阿峥给瑄哥儿铺路,助他步步高升,我们感谢他们两口子还来不及,把心思用在明珠身上,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再则,明珠是我看着长大的,她至真至善,是个不可多得的贤良女子,绝不会做断人生路的事,您这般揣测她,实在是不应该。”
这话是对老太君说,也是对李氏说的。
李氏作为瑄哥儿的枕边人,有些事情,她不一定看不见。
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她可以对瑄哥儿不满,他们私底下怎么闹都行,就是不能动歪心思,玩肮脏手段。
关氏的视线落在儿媳妇身上。
道:“明珠和阿峥感情好,这么多年也没见他们的感情冷了半分,怕伤明珠的心,阿峥连纳妾都不愿意,他对明珠的心思,日月可鉴,明珠又不傻,哪还会去算计别的。”
“以阿峥对明珠的在乎劲儿,对明珠动歪心思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李氏知道婆母的这番话,是有意敲打她。
下意识握紧手里的帕子。
心里也很紧张。
她没接触过国公爷,但国公爷的名声,早些年她便听过。
那就是个活阎王。
明明出身勋贵世家,手段却无比狠辣,和别家风度翩翩的世家公子完全不同。
为了纪明珠,还削过一次发。
据说是纪明珠要嫁人,他心灰意冷,准备出家了!
有这么个煞神给纪明珠撑腰,她哪里敢去算计纪明珠?
又不是活腻了。
而且,国公府里这么多人向着纪明珠,她又不是瞎子蠢蛋,为何要自找麻烦?
瞧瞧老太君,就因为不待见纪明珠,如今鹤舞堂都清冷成什么样了?
和纪明珠做对,于她一点好处也没有。
哪怕暂时拉拢了老太君,长期来看,吃亏的还是她自己。
自嫁进谢家,成了谢家妇,她就没想过离开。
所以,她得安安生生地,坐稳自己谢二夫人的位置。
福了福身,笑着说道:“大哥和大嫂感情好,儿媳早就听说了,昨日亲眼一看,果真如此,大哥战功赫赫,什么好东西不能给大嫂挣回来?我这三瓜两枣,怕是入不了大嫂的眼。”
关氏心下满意。
后宅里的女人,有心计是好事。
一来可以自保。
二来不会做蠢事,连累家族跟着倒霉。
只要别把心计用来算计自己人,关氏不会过多干涉。
点到为止,没再对李氏说教。
老太君还以为自己能挑拨两个孙媳妇的关系,给纪明珠添添赌。
没想到李氏也是个不中用的。
被关氏一吓唬,就什么也不敢做,甚至连说几句纪明珠的坏话都不敢。
真是没用!
嫡出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叛逆,这时候老太君就想起了那些庶出的孩子。
要是没被大房的疯婆子搅合,如今她儿孙满堂,还不知道多幸福!
在关氏和李氏这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老太君就不想看到她们。
挥了挥手,“我乏了,你们先回吧。”
关氏求之不得。
她也不爱来鹤舞堂,听老太君“指点江山”。
上了年纪的人,就该安心享清福,别总插手年轻人的事。
不然,只会落得讨人嫌的下场。
“婆母,那您好生歇着,明日我们再来陪您说话。”
老太君心烦,但又不得不给关氏好脸色,直接下了任务,“把两个乖崽崽一起带着来。”
国公府里的几位正头娘子,要说谁在纪明珠那儿说得上话,关氏无疑排在第一位。
只要她说带子慕子善来鹤舞堂,纪明珠不会拒绝。
关氏有些犹豫。
“您是子慕和子善的曾祖母,他们来陪您说话是应该的,只是明珠三年没回京城,恐怕要带两个孩子去祭拜她爹娘。”
“那就祭拜完再来。”
子慕和子善是国公府嫡出的血脉,而且还是蕴意很好的龙凤胎,天然就得到了老太君的偏爱。
他们难得回京,老太君就想多看看他们。
“等阿峥下次回京述职,估计又要再等三年,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人都有生老病死,能盼回自己的曾孙,对老太君而言就已是幸事。
三年又三年,她这把老骨头,真不知道还能熬多久。
“婆母,您身体好着呢,别说这种丧气话,咱们该吃吃,该喝喝,等下次阿峥带孩子们回京,咱们还去府门口接他们一家四口。”
李氏附和,“祖母,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可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伤了心神。”
老太君摇了摇头,“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了,趁如今还有点精气神,就想多看看那两个孩子。”
关乎生死,都是大事。
老太君都这么说了,关氏哪还能犹豫不决。
忙道:“明日等他们祭拜完明珠她爹娘,我就带子慕子善来鹤舞堂。”
老太君想说,孩子那么小,走不动山路,要不让他们留在府里得了。
但心里又很清楚,纪明珠是不会同意的。
她爹娘,还没见过子慕子善呢。
叹了一口气,“可别忽悠我,又让我这老婆子白等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