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携江北诸将以巨大的军事、政治压力,南京内的留守诸臣,终于同意拥立福王为帝,写了公议奏折恭恭敬敬将在城外的福王,迎接进了南京城,拜祭孝陵后先行监国,只等日后登基为帝。
福王登基为帝,自己当是“定策从龙”第一功,官场上的眼睛是雪亮的,马士英定会是日后的内阁首辅,这不,自己临时居住地方,每日都是宾客盈门,当然也都不会空手前来,古玩字画奇珍异宝应有尽有,马士英也是来者不拒,道:新朝初立,希望大家都能通力协作,辅助福王千岁重振大明。
迎来送往终于忙完了一天,一个年轻漂亮的丫鬟捏肩,两个丫鬟捶腿,马士英躺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假寐休息,听到下人来报:
“老爷,史大人来访。”
正在休息的马士英,听到说史可法来访,睁开了微闭的双眼,心里琢磨道:他来干什么?
也是,史可法是东林党一派,当初是“拥璐”一派,如今“拥璐”失败来讨好自己?马士英打消了这个念头,堂堂南京留守兵部尚书,以他的性格不会来结交自己的,马士英琢磨不透。
“请史大人来我的书房!”
下人出去后,,让身边伺候的丫鬟整理一下衣衫,然后手一挥,待丫鬟退去,亲自到书房门口迎接。等史可法到来后,接过来方岳贡和邱瑜的书信,舒畅了一天的马士英,顿时被信中的内容惊震。
先帝的子嗣尚在,而且此刻正在前来南京的路上!马士英一时顿时手足无措,脸色也是一会儿青一会儿白。
“史大人!这……”
马士英没能说出什么,信绝对是真的,方岳贡和邱瑜两个人,他马士英是认识的,字迹没有错,可错就错在他们此刻正护送先帝皇子前来。
南京诸臣刚刚公议拥立福王登基,也拜祭了孝陵太祖,不日就要登基称帝,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说句难听点的话,各种利益都已经分配完毕,这时两个小王爷到来,如何是好?福王怎么登基?福王还能登基吗?两个小王爷怎么……
马士英马上就想到了可怕的结果,原来“挺璐”东林党一派,马上就会汇聚到两个小王爷身边争夺皇位,而福王一派的江北诸将,也不会示弱,不会眼睁睁看着到手功劳爵位化为乌有,南京马上就要面临血雨腥风。
两个人其实就是两派人之人,不过史可法顾全大局,看着眉头渗汗神色紧张的马士英,郑重的说道:
“马大人,此事关重大,大明半壁江山已经风雨飘摇,南京绝不能再起干戈啊!”
史可法一句话就定了基调,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发生战事,说完就死死的盯马士英,马士英听了史可法的话,只是不住的点头。
“是……是”
马士英知道此事的严重性,可如何才能将此事化解呢!让折腾了一个月的福王停下脚步吗?他会甘心吗?卢九德,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人为了夺得“定策之功”,成为“从龙元臣”,他们又愿意吗?这些人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地方武将,哪个也不是好相与的,就是自己也不甘心。可东林党那边也不好对付,驻扎胡广的左良玉,虽然距南京路遥,可是号称拥兵百万,他可是东林党哪一头的。
两个人一时没有了主意,半天没有言语,屋内气氛压抑着,长时间后,马士英尝试着说道:
“史大人!您看……”
这是一个死结,如何解开呢?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马士英不停地在书房内来回的度步,忽然发现了桌子上了“三国演义”,想起了孙策、托付孙权的故事。
孙策创业江东而英年早逝,那时也是天下大乱,所以孙策没有将江东基业传给自己年幼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已经成年的兄弟,也就是孙权,最后成就一方的霸业。想到这些,马士英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组织好语言,马士英试探性的说道:
“定王、永王乃是先帝子嗣,太平盛世时理应择其一登基称帝,可定王十三岁,永王还没有十岁,恐怕无力平定天下。如今李贼献逆祸乱神州,又攻破了京城逼死了先帝,此等混乱之际,我等应效仿汉末孙策……?”
马士英的意思已经很明显,此刻的大明,是需要一个年富力强的领导者,而不是需要小孩子,马士英看着史可法又十分凝重的说道:
“史大人,毕竟福王继承大位已经是南京的公议,此刻让福王停下脚步,南京必然会天大的祸乱,大明的江山还能经得起吗?如今之计就是如何安抚方大人和邱大人,找到一个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可永王、定王乃先帝子嗣,这样恐怕……”
史可法还想争论什么,可让马士英打断了话,只听得马士英似威胁、似劝阻的说道:
“史大人,如果你此时执意要福王住步,可是要引起一场血流成河的冲突,那些个丘八可停不了步,得需要多大的让步才能满足他们,到时永王和定王也会有天大的风险!”
是啊!其中利害关系史可法是明白的,卢九德串联苟合,福王一定是许了这些个军头天大的好处,才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拥护福王,想要拉他们转换立场,不知要许诺他们多大的封赏,如果真是这样,以后不是要骑在整个文官系统的头上耀武扬威吗?这是秉持文贵武贱思想的史可法难以接受的。
再说能成功吗?虽说湖广的左良玉没问题,东林党一脉前去游说一定成功,可高杰、黄得功、刘良左、刘泽清这些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军阀可是不通情理有奶就是娘的主,都和卢九德关系密切,一招不慎整个南京就要血雨腥风,也正因为考虑到这些,史可法才来跟马士英通气争取,可看到马士英态度坚定,一时史可法没有了主意。
“史大人!我看福王登基照常进行,现在关键是怎么安置两个小王爷?安抚方岳贡和邱瑜他们,更不能让两个小王爷有什么风险!”
马士英逻辑重音放在了“风险”二字上,史可法当然听到了弦外之音,江山换主时局动荡,总有投机谄媚之徒,胡乱揣度新主之心。听了马士英说了这么多,史可法知道,马士英一定是有了主意,于是问道:
“马大人不妨直说!”
“史大人,福王已经进入南京监国,登基称帝已成公议,并且两日前祭奠孝陵传檄天下,此时横生枝节必将引发巨大的祸乱!本官的意思是,此事不可更改,福王并无子嗣,我们不妨立永王为太子,这样岂不更好!为今之计只有这样,大明才能平安过渡。”
听了马士英的言辞,史可法没有同意,也没有不同意,权衡着利弊,担忧着其中的利害。马士英了解史可法的优容寡断的性格,接着说道:
“史大人,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了,你我都不想南京血流成河吧!……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安抚各方意见。”
看着史可法没有了言语,默认了自己的谋划,马士英趁热打铁说道:
“史大人,现在两个小王爷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南京,我们要迅速行事,尽早禀报福王千岁,征得千岁同意,派人火速赶到徐州府,说服方岳贡和邱瑜他们。等福王登基后降下旨意,此事也就圆满了!”
史可法终于同意了,看着笃定的马士英,叹气的说道:
“看来只能如此了,马大人事不宜迟咱们赶紧进宫吧!”
…………
开封福王府世子时的朱由崧,已经是被养的身体肥大,喜欢美酒且纵情声色,因为身体笨重虚空,闯军攻破开封时差点儿就没逃出来。
无节制的酗酒纵欲,掏空了身体,只有一身的肥肉,已经四十有余的朱由崧,还是没有子嗣。
逃到怀庆府后,又有农民军进攻,朱由崧逃亡到卫辉,投奔潞王朱常淓。三月初四,卫辉也有农民军进攻的警报,朱由崧随潞王逃往淮安,与南逃的周王、崇王一同寓居于湖嘴舟中。三月十一日周王朱恭枵薨于舟上,三月十八日漕运总督路振飞将朱由崧等一众藩王收留,住在杜光绍园中。再后来就是崇祯皇帝殉国,南京诸臣争吵拥立。
朱由崧能够击败璐王,赢得南京众臣的同意,进入南京拜祭太祖孝陵,进而监国天下,大太监卢九德算得是居功至伟。
此刻的皇城内,朱由崧只是想享受当皇帝的权利,而不思当皇帝的义务,南京朝廷开始走程序,三次劝进后,定于五日后登基称帝。
而朱由崧更是变本加厉,朝廷军国大小事宜,自己懒得管理,只是交给臣下处理,他自己依旧还是老样子,每日里美酒佳肴下肚,还没登基呢!就开始了“选秀”,可苦了皇宫大内的宫女。
醉醺醺的朱由崧,在两个年轻的宫女服侍下,一步三摇的回了后宫,卢九德吩咐手下下太监们,收拾好满屋狼藉的珍酒佳肴,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退去了宫帽坐在椅子上,随手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唤退伺候自己的“儿子”,就开始忧愁起来。
卢九德勾结连环拥护朱由崧上位,是因为他最早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内侍,在朱常洵还在京城时就伺候了十几年,此等时刻他当然是向着自己的老主子,可如今新福王的行径着实让自己无奈,虽然每次劝诫福王都是应允,可还是依然我行我素,卢九德在自己房间里回忆着老福王,回忆着当年的朱由崧。
已经到了戌时,自己的一个干儿子,在门外禀报道:
“爷爷!马大人和史大人有要事前来。”
都已经夜深人静了,这马总督所来何事?尤其是史可法,是东林党一派,自己与他没什么交情,这次拥护福王千岁,他还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卢九德一边思虑一边说道:
“请马大人他们到前厅就坐,我马上就来。”
稍后卢九德整理一下衣冠,信步而行来到了前厅。只见二人已经到了客厅内,马士英满脸的严肃谨慎,而史可法则是黑着脸,带着一些怒气。卢九德可不管他是什么心情,互相简单见了礼、让了座,尖着嗓子说道:
“二位大人深夜来访,所为何事啊?”
此时小太监上了茶,站在了卢九德身后。史可法没有接话,马士英看了下史可法,然后十分谨慎对着卢九德说道:
“卢公公,事关重大不得已深夜来访!”
卢九德也不傻,从马士英的脸上读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一甩手支走了身边的小太监。两个小太监出去后,马士英就将史可法收到的信件,交给了卢九德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信上的内容让卢九德十分的惊讶。
北边传来的消息,不是太子他们已经遭了闯贼毒手了吗?怎么此刻又在徐州府了?而且身边有方岳贡和邱瑜一干朝臣,看样子不会有假。看看屋内的两个人,卢九德两只眼珠飞转,猜测着儿人的来意,开始为福王登基的事担忧起来。
“两位大人,月前京城传来消息!皇明太子和王爷已经惨遭闯贼毒手,这肯定是冒充天家谋取富贵的!马大人应立即派人捉拿归案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听见卢九德这般说辞,史可法更不乐意了,起身争辩道:
“卢公公!两个小王爷断不会有假,和他们一起南来的还有袁贵妃和长平公主,再说了,方大人和邱大人他们这么多人,怎么会是假的呢?请卢公公慎言!”
史可法说的当然有理,方岳贡和邱瑜都是当朝的大学士,朝野素有贤明,卢九德当然是知道的,更不要说袁贵妃和长平公主了,那更是无法否认的,可此刻的卢九德是不愿意相信的,也是不能相信的,如果相信了,致福王与何地啊!天下大乱之时,最是无情帝王家,卢九德心里突然就有了异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