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北方的不得安宁
“国公爷?”
“大帅,没事吧?”
张鹿安旁边的郝为和王征几乎是同时关心地问道。
张鹿安抬起了头,看向郝为,严肃地问道:
“郝公公,听完你的说法,按照永历朝廷的意思,或者说是阁下干爹的意思,还是希望本爵打起‘拥护永历皇帝’的旗帜,对么?”
“正是!”
“只是这个主意确实令鹿安非常地为难,郝公公,你想啊,如果按照血统的继承关系上来说,永历皇帝确实比鲁监国占优许多,自然更加名正言顺。
如果本爵予以拒绝,那就是不识大体;
而如果本爵同意,可是已经接受鲁监国所授予的爵位,给人的感觉太过于见异思迁、心思不定,这是为帅者的大忌。”
郝为默不作声。
旁边的王征觉得空气有些尴尬,连忙接话道:
“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很难解决……”
郝为仿佛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询问道:
“请赐教?”
王征却卖起了关子,咳嗽了一下,但是并不说话,正好这个时候有传令兵来到,张鹿安的侍卫长上前询问一番后,来到张鹿安的耳边说了一下,张鹿安马上站起来说道:
“郝公公,本爵还有非常紧急的军务需要处理,让王总司正陪着吧,他可以代表我的意思。”
张鹿安说完,不待郝为回话,向王征点点头,便离开了房间。
王征在张鹿安离开后,继续说道:
“郝公公,其实公公只是当局者迷罢了,只要南面做到了两点,我们便会心甘情愿地改换旗号。”
“哪两点?”
“第一,永历朝廷给的爵位不能比鲁监国还低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可不能颠倒了;
二来,只要鲁监国自愿取消监国称号,听命于永历皇帝,那么一切岂不是更加顺畅?”
“可是鲁监国连跟隆武皇帝都不对付,双方一度发生了武装冲突,又岂能……”
王征打断了郝为的说辞,他可跟郝为没有多少交情,直来直去地说道:
“如果永历皇帝连鲁监国都无法拉拢,那就更不应该跳过鲁监国,来让我们投诚,否则如何保障朝廷的钱饷能够运到登莱?”
“这个不曾……”
“啊,朝廷不会想用一个‘虚名’就让我们卖命吧?怎么的?真想白嫖啊?”
郝为被王征说的一点都没有脾气,但是扪心自问,张鹿安现在好像真的不太需要某个“虚名”了,更多的考量应该是利益是否到位。
“咱家不跟你说,咱家要亲自看到蓼国公的明确态度。”
“唉,干嘛非得打扰国公呢?他真的很忙啊。”
王征的话说的却是实情,张鹿安这边刚从前线返回,还没有闲下来多久,可是转眼之间又接到消息来报,清廷又有了新动作,足以令北方的明军势力不得安宁。
先是清廷看到军事上一时半会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便想到了改用政治办法,委派了跟张鹿安具有师生之谊的降臣史士林来到了登州。
张鹿安本着尊师重教的原则,亲自迎接了史士林,但是搞明白史士林是纯粹前来劝降的时候,张鹿安便对史士林没有了任何兴趣,安排由钱澄之出面接待。
只是令人费解的一幕很快出现,史士林还在全身心地做着劝降工作,辽南那边却传来了清军正在集中兵力对金州一带发动猛攻,战况异常激烈,明军伤亡惨重。
张鹿安不得不命令明军收缩兵力,集中到金州地峡一带,全力迟滞清军的进攻。
登州这边的文武官员对于清廷的反复无常纷纷大加痛斥,很多武将主张杀了史士林,然后立刻支援辽南金州,和清军决一死战。
张鹿安却知道不能那么干。
尽管史士林先是投靠了大顺,后来又投靠了满清,张鹿安是打心眼里不喜欢他,可是他毕竟算是自己曾经的老师,直接杀了,对张鹿安的名声不太好。
也许就像是阎尔梅猜测的那样,史士林只是清廷的一个弃子,是清廷故意使坏所造的障眼法,也许清廷巴不得张鹿安下令将史士林斩首,到时候清廷就可以大造舆论文章了。
“既然清廷喜欢玩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那么小爷就陪他们玩玩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