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林党的一再坚持下,崇祯勉为其难答应了巡视沈王府马场,收拾銮驾前往了位于山西布政司的沈王府。
为了减少朝廷的开支,轻车简行,只带了三千名关宁铁骑,由曹变蛟护卫着前往了沈王府马场。
暖阁里的东林党官员大部分跟着去了,这一路上整日饮酒庆贺,就差当着崇祯的面狎妓了。
由于是轻车简行没有通知地方官府,让早就不堪重负的地方官府负担皇帝出行的靡费。
崇祯不是一个喜欢奢靡的皇帝,这一路上几乎和文官出征打仗没有什么两样。
只有一座銮驾,身边带的宦官不过十来人,甚至没有一名文官前往边关担任总督兴师动众。
崇祯时不时喊来周永宁,询问他的意思,一直在暗示一件事。
只要是重建了沈王府,变成了他的避暑山庄,赶紧派人去拆了违制的建筑。
崇祯可以放慢速度,拖着东林党官员暂时到不了沈王府马场,给他留下足够的应变时间。
王承恩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心中更是感慨良多,袒护小舅子到这种地步天底下找不出第二个了。
周永宁一脸的淡定从容,当着崇祯的面说没有这回事,不过当着东林党官员的面就是另外一副面孔了。
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东林党官员瞧见他被揭露了罪行的窘困,已经在考虑给周永宁安上多少罪名了,让他再也不能在京城里兴风作浪。
抵达了沈王府马场以后,东林党看着琉璃瓦的沈王府,再也按捺不住了,大声的抨击了起来。
“陛下亲眼看到了,周永宁就是在沈王府的旧址上重建了沈王府,不是违背祖制什么才是违背。”
“还请陛下严惩了周永宁,以儆效尤,给天底下的臣民一个交代。”
“事实摆在眼前,周永宁还有什么话可说,不如赶紧认罪还能多活几年。”
周永宁始终沉默不语,没有回应东林党的抨击。
东林党以为抓住把柄了,更加的群情激奋了。
房可壮在东林党官员一起抨击周永宁的时候,靠近了沈王府,仔细观察了沈王府的规格。
还真是与原来丝毫不差,完全以王府的规格重建了沈王府。
房可壮松了一口气,脑子里只想着怎么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振振有词的说道:“陛下已经亲眼看到了,周永宁给自己修建的避暑山庄与当初的沈王府没有任何区别,还请陛下给满朝文武一个说法。”
房可壮直接站到了崇祯面前,没与东林党官员一起抨击,有些逼宫的意思了。
其他东林党官员瞧见他的举动,一脸的羡慕,暗道让他抢走了功劳的大头。
他们倒不是不想直接站出去,以一副诤臣的样子直面崇祯,只不过太仆寺少卿是房可壮不是其他官员。
卖给周永宁沈王府马场的人,不是其他官员,而是房可壮这个太仆寺少卿。
一切都由他主导,当然要占据功劳的大头,其他官员想要占据也没有足够的借口。
周永宁也站了出来,终于等到房可壮逼宫了,有恃无恐说道:“如果不是王府的规格又该如何。”
在京城说这句话,房可壮还会迟疑,怀疑手底下的人是不是被周永宁收买了。
没有禀报沈王府的实情,在周永宁的安排下诓骗了他。
房可壮已经亲眼看到了,甚至是仔细打量了很久,再三确认了沈王府的占地,在原来的院墙基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院墙。
证据确凿,容不得周永宁耍无赖了。
事实摆在眼前,房可壮不信周永宁还能掩盖过去:“沈王府就在陛下和官员们的面前,本官不想与你做些什么,浪费口舌罢了。”
周永宁直截了当的说道:“咱们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就让事实说话。”
事实?
房可壮等东林的官员全都笑了,见过蠢货,没见过周永宁这般自掘坟墓的蠢货。
房可壮哑然失笑:“行,既然你想亲自给自己盖棺定论,本官今天心情好,陪你走一遭。”
周永宁给他下好了套,转身看向的崇祯:“还请陛下移驾沈王府,亲眼见证这座王府到底有没有违背祖制。”
崇祯在见到沈王府的那一刻,心里的半信半疑,变成了相信东林党多一些。
他不是瞎子,看得出来沈王府一点没变,东林党所抨击的避暑山庄真是王府规格。
事到如今出路只有一个了,周永宁有办法在沈王府马场养马。
就算是像周永宁所说的那样,沈王府改造成了一座养马官署。
依旧是没有任何用,照样是僭越了。
随着崇祯的銮驾移动,东林党官员跟着一起进入了沈王府,眼前的一切瞬间让在场所有的人愣住了。
“居然是一座用来养马的马房,没有消息里的避暑山庄。”
“难怪周永宁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不当回事,明知道受到了东林党的抨击,始终都是有恃无恐。”
“原来所谓的避暑山庄是一座马房,虽说占地是王府的规格,却有了蒙混过关的可能。”
房可壮听着东林党官员的议论声,脸上的笑容没有一点减少,镇定自若的说道:“你想用马房混淆过去,过于天真了,只要沈王府马场不能养马,就意味着马房不是用来养马而是你的避暑山庄。只不过避暑山庄的喜好不同罢了,有的人喜欢山水,有的人喜欢怪石,而你喜欢马房样式的避暑山庄。”
崇祯听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房可壮的嘴皮子,担任太仆寺少卿着实屈才了。
应该安排他去礼部,担任礼部的官员,出使番邦各国。
周永宁分明已经掩盖过去了,甚至可以说上一句蒙混过关了,就因为他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徒劳。
给战马修建的马房,倒是成了马房风格的避暑山庄。
东林党官员看向房可壮的眼神里充满了笑意,忍不住欣慰的捋了捋胡须,心里同样是想着等到这件事过后,举荐他去礼部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