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的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光汉皇帝的心间。
光汉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地图上的龙翔关,
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兵部!五军都督府!”
光汉皇帝咬牙切齿地,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朕如此信任他们,将关乎大乾生死存亡的战事托付于他们,
他们却给朕出了这样的馊主意!
险些误了我大乾的江山社稷!”
光汉皇帝猛地转身,在营帐中来回踱步,
“真正重要的是龙翔关,那针对紫霄城所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岂不是都成了无用功?
前线将士们以及那些御史岂不是都在做无谓的牺牲?”
光汉皇帝的声音越来越高,一旁的黄俊也脸色严肃。
他快步上前,在林青身边低声言语。
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告诉他!
自从监察御史一个个被杀后,
朝廷似乎要铁了心地打通与东北的通道,开了一个个车队,一队队军卒护卫。
死了不知多少人,就连前些年的新科进士都死了好几个。
一切都是为了与紫霄城取得联系。
但现在,紫霄城却不重要了,
这等天和地的差别,换做谁也无法接受。
林青点了点头,表示知晓了。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传令兵匆匆走进营帐,单膝跪地,禀报道:
“陛下,诸位大臣和国公们已经赶到,正在营帐外候旨。”
光汉皇帝深吸一口气,神情迅速恢复正常,似是根本没有发怒:
“让他们进来。”
片刻之后,营帐的门帘被掀开,一众大臣和国公们鱼贯而入。
他们看到光汉皇帝阴沉的脸色,心中都暗自一惊,
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安。
为首的内阁首辅王无修率先行礼,面露恭敬:
“陛下,臣等听闻靖国公归来,特来商议战事。”
林青将视线投了过去,相比上一次在京城见到,
王无修显得苍老了许多,身体也变得十分瘦弱,
在场的诸多大臣皆是如此,他们不是武夫,
整日在京城里养尊处优,长途跋涉他们还无法接受。
光汉皇帝冷哼一声,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最后落在了兵部尚书庄兆和镇国公纳兰亭身上。
“庄兆,纳兰爱卿,你们可知罪?”
他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带着寒霜。
庄兆和纳兰亭心中一紧,连忙躬身:
“陛下,臣等不知犯了何罪,请陛下明示。”
光汉皇帝指着地图上的龙翔关,怒声道:
“你们口口声声说东北战事的关键在于紫霄城,
可靖国公却告诉朕,关键是这龙翔关!
若不是靖国公及时归来,按照你们的错误部署去打仗,
到时候大乾危矣!你们说,该当何罪?”
庄兆脸色惨白,心里咯噔一下,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
一旁的纳兰亭却平静许多,为了达成御驾亲征这一目的,
都督府退让了许多,如今诸多战略都是由兵部制定,如今责怪下来,为难的是兵部。
深吸了一口气,庄兆连忙解释道:
“陛下,兵部也是根据前方传来的情报,经过仔细分析才得出的结论。
可能...可能是情报有误,导致兵部判断出现偏差。”
“情报有误?”光汉皇帝怒极反笑,
“你们身为兵部尚书,连情报的准确性都无法保证,还有何颜面身居高位?”
这时,一旁的王无修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息怒,如今战事紧急,当务之急是商讨出正确方略,以应对蛮国进攻。
至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失职,待战事结束后,再做惩处也不迟。”
光汉皇帝瞥了一眼王无修,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如今先解决战事。林爱卿,你继续说,我们该如何守住龙翔关?”
林青再次走到地图前,指着龙翔关周围的地形说道:
“陛下,龙翔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但赤林城的战事,我大乾已经赢了,
蛮国想要扭转颓势,必定倾尽全力,
若是夺下了龙翔关,局势还稍作缓和,蛮国朝廷对于上下也有所交代。
臣建议,立刻从周边调集精锐部队,加强龙翔关守备力量!
甚至,在必要时候可以从岳州调取兵力!”
“什么?岳州?”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面露震惊,
“什么?岳州?”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面露震惊。
户部尚书柴先玉满脸焦急,急忙拱手说道:
“陛下,岳州如今本就因紫霄城的战事而防务压力巨大!
紫霄城孤悬东北,岳州便是其最后的屏障,一旦抽调兵力,
岳州的防线岌岌可危,紫霄城也将失去最后的支撑,届时整个东北防线恐怕都会崩溃。”
刑部尚书陈子高跟着附和,神色忧虑:
“柴大人所言极是,岳州士绅众多,
如今人心本就不稳,抽调兵力定会引发恐慌,
到时候不仅防务堪忧,地方上也恐生变故,难以管控。”
兴国公孟述摩挲着胡须,沉声道:
“诸位所言不无道理,可龙翔关同样危在旦夕。
若龙翔关失守,东北门户大开,
整个大乾都将陷入危机,那时岳州的防务也就没有必要了。
如今必须权衡利弊,做出决断。”
庄兆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从岳州抽调部分兵力,但要确保不影响其基本防务。
或许可以从岳州的二线部队中挑选精锐,
既补充龙翔关兵力,又能维持岳州的防御。”
光汉皇帝微微颔首,目光投向林青,问道:
“林爱卿,依你之见,从岳州抽调兵力可行否?
若可行,又该如何调配?”
林青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说道:
“陛下,想要抽调前线兵力必然是不行的,
就算是军令下达,他们也未必会遵从。”
在场众人脸色微变,一颗心陡然沉了下来,但也知道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林青继续开口:
“臣建议从岳州二线部队中抽调一万精锐,这些军卒虽不是一线主力,
但也经过训练,也能顶上一顶,至少能维持运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