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韬主动请缨,愿意率领小队秘密潜入江北城。
张之极自然是答应的。
最后从家丁队伍中挑选了一百人。
分成了几组,陆续潜入江北城。
张之极这边也进行了一番部署。
不过由谁主攻产生了争议。谢弘仪和薛来胤争着要打主攻。
这是好事。这说明大家士气高涨,都想建功立业。而不是畏手畏脚,保存实力。
张之极有些为难。不过这难不倒他。
他最后以扔铜钱,决定到底由谁来主攻。
这么做,看似有些儿戏,其实不然。
在张之极看来,平辽左卫和平辽右卫都能胜任这项任务。
即便是自己的家丁部队,别看只有三千人,也能够胜任。
所以,派谁去都是一样的。
最后,还是谢弘仪猜对了。
主攻也就安排给了平辽左卫。而平辽右卫除了一部分人进城外,张之极还抽调了一个千户的兵力,派往城外,负责堵截城里溃逃的叛军。
至于家丁部队,则跟随张之极一同进城。
总攻的时间早已确定,就是张韬等人顺利进城后的当晚三更天。
以城内发出的信号弹为总攻信号。
所谓的信号弹,也是毕懋康根据张之极的建议,将爆竹进行了一番改良。
入黑后,部队就趁着夜色,向江北城进发。
前方安排了斥候,负责打探消息和清理叛军的暗哨。
十分顺利地到达了指定地点。
离约定的总攻时间尚有一段时间。张之极就让大家先休息,保存体力。
三更天一到,城里的信号弹却没有按时发出来。
莫非城里出了变故。
谢弘仪提议,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攻城吧。即便是没有城里的内应,就凭己方的火力,还是能够攻下江北城的。
不过张之极还是打算再等一等。
他对张韬十分了解。城里定然是出了什么意外,要不然张韬不会无故晚点的。
即便是晚点了,张韬也会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的。
他相信张韬的能力。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城里终于升起来信号弹。
张之极一声令下,谢弘仪率领着平辽左卫就冲向了江北城。
张韬这边的确是出了点状况。
几个小组进入城内后,就在一处偏远的地方汇合。
叛军在城里的巡逻并不频繁。
大家也都受过反侦察训练,因此并不担心会被发现。
按照计划,张韬分配了一下侦查任务。
有负责去城门那边的,有负责到叛军总部的,还有负责到城内打探消息的。
张韬带了一队人前往叛军总部,也就是城里的衙门。这很好找。
张之极交给他的任务是打探消息,为今晚的攻城做准备。
但是,张韬有他自己的打算。
擒贼先擒王。
驻守重庆府的是奢崇明的部将张彤。
就是他,与奢崇明的女婿樊龙借着援辽之际,来到了重庆府。
公然反叛后,樊龙等人继续攻城略地,而张彤则被留在此地,镇守重庆府。
张彤对此颇有怨言。
他认为自己的能力绝对在樊龙之上。
只是樊龙是奢崇明的女婿。
所以他在此驻守,每日就是吃喝玩乐。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主将都这样,那么其他人也是如此。
张韬在大白天就十分轻松地翻入衙门。
此时的张彤,正在大堂与几名手下喝酒。前面还有几名女子跳舞。
这个生活,那叫一个惬意呀。
张韬里里外外查看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不过从叛军的举动可以看出来,大军攻入重庆府一事,叛军并不知道。
当张韬查看衙门的大牢时,却发现这里关押了很多人。
男女老少都有。
不用说,都是大明这边的人。
也是凑巧。张韬在探查的时候,听到了两名看守的对话。
原来,大牢里关押的是被害官员的家属。
前些日子,叛军占领重庆府后,杀害了二十余名军政官员。不过他们的家属都被关入了大牢里。
樊龙出发前,曾打算将这些人也都杀掉。关在牢里还得供应食物,关键是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可是张彤却不同意。他认为,这些人还可以成为与朝廷谈判的筹码。
这只是明面上的话,其实张彤内心的想法是,你樊龙的想法,我就反对。
你反对的,我就支持。
樊龙接到了紧急军令,就出发了。不过他留下了一名手下,命其务必挑选了时机,将这些人杀掉。
樊龙之所以这么做,那是有他的打算。
樊龙看出来了,张彤看不上自己,觉得他的能力要比自己强。
就是因为自己是奢崇明的女婿,所以在奢崇明面前,自己要比张彤更受重视。
樊龙担心张彤有二心,利用这些官员家属向朝廷投诚。
所以,他才留人,要将这些人杀掉。
其中一名看守知道的更多,他听说,今晚樊龙的部下就打算将这些人处决。
因为,他观察了很久,这个张彤喝酒,从中午能喝到晚上,然后酩酊大醉,直接进入梦乡。
正是解决这帮人的好时机。
张韬听了二人的谈话,就改变了想法,决定在发动总攻前,要先将这些人救下来。
张韬退出衙门,与其他人员汇合后,就改变了计划。
要先解救那帮人,然后在发出攻城信号。
只是现在不知道樊龙的手下什么时候出手。
如果在总攻之前,那就解决掉他们后,直接发出信号。
如果在总攻之后,那就先发出信号,然后再营救这些家属。
张韬定完计划后,仅留下十五人。其余人则派往城门处,配合攻城。
张彤依旧是喝到傍晚,睡去了。
张韬率领这十五人,埋伏在了大牢周围。就等着樊龙手下的到来。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些人从牢房里解救出来。
这些人经过这番折腾,很多人都生了病,杀掉看守十分简单。可是如何出来。出来后,又该怎么办。
除了打草惊蛇之外,没有什么作用。
时间一点点的逝去。
你说巧不巧,接近三更天的时候,才有一队人马来到了大牢外。
张韬见此情景,决定先救下这帮人,然后再发出信号。
虽然会出现延期,但是他相信城外的世子会支持他的。
樊龙的手下十分顺利地来到了大牢的大门口。
可是门口的叛军却并不买账,拒不放行。
对方直接就将这二人咔嚓了。
守卫临死前发出了求救声。在寂静的夜晚,特别刺耳。
大牢内外的人自然听到了。
张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当即率领十五人向牢门前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