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九月十二日。是张之极率军出发的日子。
天启皇帝率领内阁辅臣、六部尚书等重臣前往京营,送大军一程。
六个卫的军队,整齐地站在校场上。
张之极训练的那四个卫,原本打算增援辽东的。
因此命名为,平辽左卫、平辽右卫、平辽前卫、平辽后卫。
平辽左卫指挥使谢弘仪。平辽右卫指挥使薛来胤。
平辽前卫指挥使杨应瑞。平辽后卫指挥使曹鸣雷。
新组建的两个卫,张之极将其命名为西山左卫和西山右卫。
西山左卫指挥使翟子勋。西山右卫指挥使李承爵。
徐光启和孙元化等人没有随同张之极前往四川,而是留在京营继续练兵。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需要提高。
张之极目前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是依托京营训练军队,然后再派往各地。
这个办法成果有限。毕竟徐光启等人每次只能训练几个卫所。
不是他们不想扩大训练规模,而是资金方面做不到。
一个卫所从招兵,到训练,所需资金十分巨大。
朝廷的资金有限,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法大规模训练军队。
天启皇帝、内阁首辅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陆续发了言。
无非是给大家打气、许诺。
本来也安排张之极讲一讲的。可是张之极却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上战场,那是要死人的。与其给大家画大饼。莫不如为大家做好保障。
及时供应军饷,派发足量的物资,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减少伤亡率。
即便是人战死在沙场,也得及时、足额发放抚恤金。
仪式结束后,部队就出发了。
六个卫,全部是清一色的火器部队,并且都配备了战马。
出了京营二十里,张之极的三千家丁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由张韬率领。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人双马。两匹马不仅可以更换,便于长途奔袭,而且还能为士兵准备更多的物质。
张之极在出发前,就与几位指挥使研究了一下行程。
从京城到四川,大致有两条路。
一条是水路,先走京杭大运河,到达长江后,再顺流而上,直达四川。
还有一条就是陆路。从京城出发一路向西南。
走水路,省脚力,但是时间要长一些。
早一日到达四川,就能早一日平定叛乱。
因此,张之极决定走陆路,尽快赶到四川。
可是六个卫一同前往,不仅增加了沿途的接待压力。就是行军速度也受影响。
为此,张之极决定率领两个卫及家丁先行一步,剩余四个卫押运着火炮及辎重随后行军。
之所以安排两个卫,是因为全军多余的马匹可以装备两个卫。
换句话说,这两个卫可以做到一人俩马。
再加上张之极的三千家丁。凭借着双马可以快点到达四川。
不能说平定叛乱,起码可以先控制局势。
要知道奢崇明后来占据了四十余个州县,并派大军围攻成都。
布政使朱燮元率领三千兵马,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坚持了一百多天,成都才解围。
如果成都失陷,四川局势将会彻底失控。
可以说,朱燮元力挽狂澜,使得大明最终平定了安奢之乱。
但是前前后后也持续了十几年。
张之极率领先头部队,一路风尘露宿,快马加鞭直奔四川。
大军过开封府、南阳府、襄阳府,最后进入四川夔州府。
此时,已经是十月初八。据最新战报,奢崇明、奢寅正率领大军沿着隆昌、内江、资阳一线,向成都进发。
平辽左卫指挥使谢弘仪和平辽右卫指挥使薛来胤认为,既然叛军将要攻打成都。那么己方就应该驰援成都。在成都与叛军展开决战。
但是张之极却有不同看法。
眼下己方连日赶路,可以说是人困马乏,现在赶往成都,对方以逸待劳,并且还占据兵力优势,那是要吃大亏的。
莫不如直奔重庆府,先收复失地。然后占领泸州,向叛军老巢,永宁宣抚司进发。
奢崇明得到这个消息,自然会派兵回援。
这一招大家都很熟悉,围魏救赵。
众人当即表示同意。
于是张之极就率领军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从万县进入重庆府的忠州、酆都。
此时的叛军大部队正在进攻成都的路上。
虽然重庆府已经处于叛军的占领之下,但是留在重庆府的叛军并不多,并且绝大多数兵马都驻扎在重庆府的驻地。
涪州、长寿先后被收复。
这两个地方,仅有少量的叛军。凭借着己方强大的火器攻击,基本上不到半日就攻克了。
由于没有携带火炮,部队除了燧发枪,只能靠手雷攻城。
在张之极看来,这两场攻城战,其实就是演练部队。
每一次战斗结束后,张之极都会召集百户以上军官,总结战斗中,各部都有哪些不足之处。
大家结合实际战斗,再配上张之极等人的讲解。对于如何战斗,如何配合,又有了新的认识。
接下来,就是收复重庆府的治所,江北城。
此城之所以被称为江北城,是因为该城位于长江以北。
重庆被称作山城。这足以说明这里山脉众多。
南宋时期的川渝山城防御体系就建于此地。经过宋、元、明三朝的不断修建,可以说这里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叛军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重庆,也是因为前期被征调,才得以进入重庆。
否则奢崇明从永宁宣抚司率领叛军堂而皇之地进攻此地,即便是能够拿下,那也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张之极命人找到了当地熟悉江北城的人员。
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智取。
也就是安排一支小部队秘密潜入城内,然后约定时间,来个里应外合。
张之极快速拿下涪州和长寿,没有跑掉一个叛军。
因此,据守重庆江北城的叛军并不知道张之极这支来自京城的部队。
刚刚占领江北城时,叛军也十分紧张,每日的巡逻、盘查十分谨慎。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庆府相安无事。大部队正在向成都进发。双方关注的焦点变成了成都及其周边。
驻守重庆的叛军就放松了警惕。
张之极就是要利用敌人的这一点,智取重庆江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