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和京剧名角儿胡安北并不熟识,虽然偶尔去戏园子听上一出,但对京剧其实是门外汉,更不会像那些票友一样,以认识那些名角儿为荣,和他认识,纯属巧合。

胡安北是北京城的京剧大家,现如今六十岁出头的年纪,学戏却有五十五年,登台表演的经验也有快五十年了。胡安北入梨园,完全是家传,他们家三代的铜锤花脸,一代比一代出名。

和他熟识的人都说,胡家人是天生唱花脸的料。身材魁梧,口大面方,嗓音浑厚,不用上妆,不用行头,只往那儿一站,就有一股子强悍的气场,不用开嗓,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可偏偏胡家三代,一代比一代的好学,一代比一代的入戏,据说胡安北年轻时,祖孙三代在一个大桌上吃饭,绝不会聊闲天,而要用戏里的对白,边唱边吃边讲边学,那阵子,能去胡家蹭顿饭,绝对够票友吹上一年的,涨见识,过戏瘾啊。

到胡安北这一代,戏班子没了,他就加入了西京京剧团,成了拿工资的人民艺术家,但无论形式如何,胡安北一直是团里的台柱子。

胡安北有家学,但和一般戏剧演员还是有所不同。虽然小时候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是学戏练嗓,单调而乏味,但他却主动和父亲商量,坚持学业,一直上完了高中。学业与唱戏两不误,他十六岁登台,一个在校高中生,却沉稳老练,博得好评如潮,胡安北也算是梨园圈儿的第一人。

胡安北进入京剧团之后,好学的特质更是完全显现,他演出之余,就偷偷跑去北大蹭课,时间长了,很多教授都以为他真是学校的正式生,他课业又好,对老先生极尊重,以至很多老先生建议学校,让胡安北当班长,学校这才发现这个胡安北竟然是个来蹭课的,还一蹭已经三年多了。

胡安北的好学勤勉,还是感动了校方,在他交出了一篇出类拔萃的毕业论文之后,破格给了他一个北大进修文凭。而他在古代诗词,歌赋,戏剧上的天赋,让他六十年代初时,年仅二十五岁成了北大的外聘课座讲师,又是梨园圈儿里的佳话。

胡安北的学识其实全部用在了自己钟爱的京剧事业上,求学的经历,让他在京剧团的戏剧创新,新戏创作上,展示出超人一筹的能力,到六十年代时,京剧团的新戏基本上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渐渐成了团里的编剧,剧本,导演兼演员。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胡安北只是个演员,一个平时在团里喝喝茶聊聊天,有自己的角色来点个卯的铜锤花脸,如果胡安北不花那么大力气去搞新戏创作,如果团里的领导没那么重视他的创作才能,也许故事会变得平淡无奇,可惜,世事难料,永远不会有那么多事后的可能。

胡安北的人生因为他的好学发生巨大的转变,这里我卖个关子,先把我和胡安北的相识聊了,他怪得离奇的人生经历,后面再详细讲。

我和胡安北其实住的很近,只隔了三条胡同,偶尔也会在早点铺子碰个照面,顶多眼熟打个招呼而已,并不知彼此的身份。

八五年的夏天,我四十二岁,胡安北应该是四十五岁。

一个搞金石篆刻的朋友彭玉书,带着胡安北来了我家。彭玉书是我们这片儿的学问家,虽然不是什么研究员、教授,但他在金石上的造诣,还是远近闻名。但这个人有点神叨,也许是家里收的钟鼎盆盏之类古物多了的原因,最信鬼神,当然,若不是如此,也不会与我相熟。

他带胡安北来拜访我,却是胡安北一再跟他央求的结果。胡安北不知是从哪听说,我对老北京的掌故,历史上的一些隐秘故事,各朝的野史传说非常熟悉,便一直想来聊聊。

胡安北从外貌上看,并不像个做学问的人,衣着很是随便,倒很像个江湖人士。我那时候还是有点心高气傲,有点以貌取人,话里话外多少有点慢待。但胡安北一点没有不快,反而更是谦逊,但一聊之下,他的见识让我大大吃了一惊。

他对于中国文化功底之深,是我认识人当中数一数二的,诗书乐画无一不通,历史民俗信手拈来,更不必说文化人中的一些趣闻轶事,侃侃而谈,引人入胜。我心里不禁大为奇怪,如此的学识,怎么会跑到我这里请教呢?

胡安北倒是坦诚,他告诉我,京剧从戏剧的角度看,它是艺术,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文化,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思想,从民俗的角度看,它是故事。京剧剧本的创作,历史上有太多的顶尖文人,太多的名臣士绅,太多的世外高人参与其中,既有故事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哪怕是一出折子戏,都可以讲出大段的背景和源流。可惜近百年间,对它的保护和挖掘不够,能传下来的,现在不到一两成了。

这些年,京剧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喜欢听戏的人也越来越少,胡安北倒不认为是听众欣赏口味的变化,而是京剧创作上出了问题,戏剧创新上缺乏变化。比如,《打金枝》这出传统戏,你演的重点在情节上,那他就是一出伦理道德戏,但如果放在故事发生的背景上,那就是一出宫廷政治戏,可惜,没人想过把它换个角度演来试试。

传统京剧太一板一眼了,太照本宣科了,总是带着百年不变的脸谱对着观众,你唱腔一起,老戏迷就知你下一句是什么,没有新意的戏,谁又愿意老看呢?

传统京剧的发端和成熟在清代,这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京剧是符合当时政治的需要,胡安北的设想是,在源头上多一些探索,用现今相对客观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剧目,用新的手法和表达方式,让传统剧目焕发不一样的魅力。这也就是他来找我聊天的原因。

胡安北的想法我完全赞同,自己虽不是戏迷,但对很多戏的背景故事,特别是那个年代创作者对真实历史的篡改倒是很熟悉。而他感兴趣的,隐藏于历史犄角旮旯的尘封往事,有常家十几代人不遗余力,终年不辍的族谱记载,倒是可以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我们几个一但进入历史长河里的细小漩涡,很快便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交流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胡安北说话的声音非常的低沉沙哑,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在一些长句中,会主动的断句,有时一个句子甚至要断三四次,显得非常的不连贯。这个现象绝不是我们常见的口吃,口吃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说话的人并不知道会在哪里中断,而一但中断了,又会因为心理上的原因,无法继续吐字。但胡安北明显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在断句。

胡安北自小练功,吐字发声是基础,按理说,这个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果这是习惯性的,那他根本不可能登台表演,更不要说成为名角儿了。

我心里藏不住事,借着给胡安北和彭玉书换茶,暂时停下话题的当口,我把这问题问了出来。

胡安北显然对我的突然发问,没有心理准备,愣了一下,看着面前茶杯里缓缓升起的热气,足足有半分钟,才苦笑了一声,说道:“常先生,不瞒您说,我的嗓子几年前动过手术,前两年连话都说不出,这两年好些了,我也在努力的练习,只是能不能再登台演出,就要看天意了。”

这短短的几句话,胡安北足足说了一分多钟,断断续续,更加的不连贯。而说完,眼睛也垂了下来,但我还是能看出他满眼的惆怅。

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是多么的不该问。对于一个京剧名角,没有了嗓音,那他就什么都不是,而空有一身本事,发不出声,对一个演员而言又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我无疑揭了胡安北的伤疤,顺手还撒了把盐,心下万分的愧疚,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胡安北显然意识到我的尴尬,抬头冲我笑了笑:“常先生,嗓子是十几年的老毛病了,天意使然,怨不得旁人。上不了台,我还可以写本子,编新戏,带徒弟,我是早看开了的,不说这些,还说刚刚白莲教的事,你觉得他们请神的仪式,真的是来源于鲁南皖北的地方戏?这些戏种会和攞教有关系吗?”

我们重新回到一百多年前纷乱的历史中,但我心里却意识到,刚刚胡安北的话里,听上去是一种自我开导,但总让人隐隐觉得他内心里的不甘,将未了夙愿归于天命的,往往并不是真正想开的人,至少历史上这样的抑郁者比比皆是。但不管怎样,他依旧热爱京剧,并努力用其他的方式奉献这份热爱,这份情怀足以让人敬重。

我们一路谈下去,时间很快过了十点。我家里的客厅并没有挂钟、座钟之类的计时工具,大家兴致正高,没人注意到入夜已深。但也就在这时,我忽然听到里屋轻轻的传来了铜铃撞击的声音。

(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三皇,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为五帝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不知其德化为三王之仁义。三王,有仁义者也,不知其仁义化为秦汉之战争。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反者也。--《化书》)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