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瓦舍,重新回到原来的院落。
长华说:“曹将军,楚军都打始皇帝陵墓的主意了,看来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她递过来一包衣物,说:“秦将盔甲,麻烦曹将军换上扮演成秦王离将军。”
曹参依言换上,跟长华走,他不是没有疑问,他是太多疑问,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问。
但无论多少疑问,听见有船便是龙潭虎穴曹参也是会去取的。
……
走着走着,他觉得他不是走到了一个地方,而是沿着时间走到了秦朝,战乱还没有发生,天下还是大秦一统天下的时候。
“曹将军,你终于来了,等死我了!”韩信的那个侍卫以秦国士卒的形象出现在面前。
“这是哪里?”曹参问。
吴重言:“我也是刚知道这个地方,这竟然是当时战国名将吴起练第一批魏武卒的地方,当时秦国黑冰卫用尽各种办法,也没有打探到,以至于让魏武卒扬名天下。当时这里连秦最为专业的黑冰卫都找不到,时过境迁,魏国临时搜索船只没搜到也正常。
曹参看看周围,明显是一个造船基地。
吴重言:“不可思议吧?这是秦国楼船兵的造船基地,本来造的是去东海的船,曹将军听说过吗?始皇帝巡游东海,其实找丹药根本就是借口,他的野心是要度过东海,去看海那边是否还有他的铁骑可以征服的土地,所以造了这种船只,第一次航行,就是大家说的东海射大鱼那次,其实是失败了。又因为他驾崩忽然,李斯丞相把东海的船只转移到这里秘密制造,赵高想从李斯丞相哪里得到的消息也包括这些,这也是李斯丞相宁愿死也不肯给赵高的秘密,进入这里的人跟进入皇陵差不多,不知外边人事变换,也给了我们可乘之机,你扮装成秦将军王离,按照秦军规矩来查看,我们到船上再想办法。
“这是船?”
这个时代没有人想到那是船,犹如小型楼层,上去如履平地。轻盈快捷,最神奇是可以调节吃水深度,可以在礁石丛生的河面穿梭。用来在夏阳渡河再好不过。
这种船速度比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马还快,沿河顺流而下,刚看到帆船影,船身顷刻就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速度从魏境之外开来,就算被发现也挡不住的。
速度为王!
更何况这个登船的港口如此隐蔽,外边是一重一重墨家机关。
吴重言说:“曹将军,里边都是秦人工匠,他们并不知道秦亡,并不知天下早已经大乱。你可千万装得像一点儿。”
汉军接收了大量秦军,韩信麾下是最多的,朝夕相处,曹参扮演秦军官并不难,更何况他还有令牌。他本人又如此谨慎周全。
即便如此,她还是一进去被识破了,一位工匠递过来一片竹板,说:“这位将军既然是奉命渡河,验收过船只为何不刻上自己名字和职位名称。”
长华反应很快:“秦戍边左路军将军王离,快!”
曹参反应也快,手起刀落,立刻刻好。曹参那双手本来就是拿笔的。后来因为汉军更需要有人上战场才拿起了刀,
不想还是被问:王将军自家军职务,竟然被人提点?”
如此心思缜密的……秦军!
就这么一点儿的纰漏,他们立即呼喊起来:“”
“拦着他们!重新查看!”
”拦住他们进主舱!“
长华吩咐:”帮我断后,我去夺船!我既然收了你们的东西,船一定会给你们,放心吧。”
曹参站在船舱门口,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他并没有看到里边的操作,自然也没有看到里边负责驾船的工匠对着姑娘叫长公主。
他知道这一队数艘前所未见的船开进了黄河河道,他看到后边还跟着船公对着船大喊:“此刻下水,数年的心血就全毁了,只要再等到,再等到旬日,木罂就成了,就成了啊。就可以让陛下命名了啊,为什么这时候毁了它?”
那种撕心裂肺,让人想到宁愿死在楚军刀下也不肯说出来秦王陵的匠人。
这样的秦人!
他看到那些秦人工匠不顾水深,涉水而来,他听到他们喊:“我们数年心血才造成了木罂,再过旬日就可以给世人留下这样的船只,会让造船工艺提前无数年,现在毁就全毁了。”
他理解了那些皇陵的人拼命守的是什么?他们守的并不是什么皇命,而是他们自己的心血。
长华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过来:“他们说的可能是真的,这船胶漆没有完全凝固,关节也没有完全磨合,最多再水里三天全散了,万幸是足够你到达对岸。”
曹参被船速和功能震惊:“如果这种船毁了,再造就不知道是几百年后了。”
战争已经开始,临津渡口灌婴已经布置疑兵,韩信已经带另外一队人马从上郡走,只是那里船只太过有限,过不了那么多人。
此刻,等待渡河的汉军已经列队前来等候。
可是,就算是比黄金打造的船只还要金贵,曹参敢于在河边等到旬日吗?敢等到楼船彻底完工吗?军情如火,一刻都不能等。
曹参多年后从萧何的手里接手汉丞相,看了全部的资料,才知道详情,木罂缻是秦始皇的战船,徐福探路,东海射鱼其实是为了向海外扩张,以转移内地的重压,最后秦亡而当年备用机动战船,因为等着秦始皇赐名字就暂叫木婴,就跟阿房宫暂时阿房宫是一个道理。可以的是木婴和阿房宫都没等到始皇帝赐名。
当年,项羽用武力没有逼出来秦皇陵的下落,让秦皇陵得以保全,如今韩信用粮食换了木罂,是彻底毁木罂。
曹参看着蹈海而来的工匠,他们赶来只能为这些船殉葬了,可是他们亦然再赶来,就像当年那些工匠不惜为皇陵为长城殉葬一样。
“请曹将军善待里边的秦人!他们交给我去劝阻。”
长华话音一落,人就跳下水,向着那些蹈海而来的人游去。
吴重言喊:“曹将军,怎么办?”
曹参对着翻滚的河面,扔下长索道嘶吼:回来!回来!
可是船速太快,人和对岸转眼成了一个黑点和一条模糊的线。
魏王接手魏国的时间也不长,他自以为做了万全的准备,竟然没有在夏阳城东边的龙门渡口布防!
一队一队汉军列队有序上船。
黄河的对岸才是他要去的战场。
……
船到对岸,只差一步就造好的战船碎成木板。
他们没等到完全造好,没等到始皇帝赐名的那一天。
造船工艺没留下来,滞后了几百年。一直到明朝才又出现相似的船。
……
多年后,战乱平息,木罂缻成了《军备志》里的孤品,成了韩信声东击西的传说,没有人知道那一页诚然也是韩信画的,只是真正用的,真正毁的,并不是那个。
后来,有人问长华:“为了给秦人换一些活命的粮食,毁了只差一步就完成的木罂,不可惜吗?”
长华说:“秦都不在了,还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当初,没有人认识到那些毁掉的船是多么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