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没有县办学校的工作经历,只是在中丘中学当过几年老师。
那时候的中丘中学,还比不上朱友康在中丘中学上学时的办学条件。但是,张建是五个大学生之一,而且他在学校时,除了教语文课,当班主任,还是团支部书记。
尽管中丘学校教学成绩很一般,但是,各种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适应了当时的各种形势需要,张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先进人物和公众人物,再加上当时学校的派系斗争,最终却折中在一个外地人身上。
这样的平衡,减少了派系斗争,构成了相对和谐的工作局面,这也是当年校长韩玉冰的无奈之举,或者说是发明和创举。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书堂同学张树宝。当年张建刚毕业分配到中丘中学时,张树宝还是中丘中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张建就被安排和张树宝一个办公室里办公。
他们俩白天都在这个屋子里办公,下班后张树宝离家近,经常回家吃饭睡觉,就留下张建自己做饭住宿在这间屋子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磨合之后,他们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张树宝时常带张建回家吃饭喝酒,张建有时候也留住张树宝在学校里吃饭喝酒睡觉。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张树宝村里老支书去世了,无人接替,在北丘村委班子推荐下,把张树宝拉回去当了村里的支部书记。
这样一来,张树宝有了更多时间和更优越的条件,来照顾张建了。
冬天里学校分配屋子里的煤不够烧,张树宝怕冻坏了朋友张建,几乎每年都会给张建单独送一排子车煤块。怕张建吃不好,还时不时地给他送去米面油、还有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
所以,他们之间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再加上张树宝和校区校长李凯都是一个村的乡亲,而且又是朋友关系。在争夺先进的过程中,其实,张树宝暗地里也为他帮了很大的忙。
既然先进工作者轮不到李凯的妹夫,那也不会拱手让给他妹夫的对手温忠堂。这样张建就成了唯一具有条件的人选。
成就一个人,有时候会匪夷所思,有时候会顺理成章,有时候会迂回反复,这就是社会复杂性和曲折性的对立和统一。
对于张建的成长,他应该属于这三者的综合统一体。
说他匪夷所思,最容易理解。中丘中学建校以来,轮贡献比张建大的不下一个排,论能力比张建高的至少一个加强班,而事实上张建获得了最高荣誉。
说顺理成章,也是事实。本地人相互了解,相互攻击,相持不下,那就只好折中给张建了。这样相持的双方就不会激化矛盾。
说迂回反复,绝对没错。按照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按照程序推荐,本该是老教师温忠堂;但是,温忠堂性情暴躁,常与和他唱反调的马俊峰对着干,而马俊峰则是校区校长李凯的妹夫。
这样一来出现了问题。推荐温忠堂,马俊峰不干,推荐马俊峰,则温忠堂大闹天宫。这时候,张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不偏不倚,学历又高,团支部工作又是风生水起的,经过这些迂回反复,最终渔翁得利。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既不是你左右的局势,也不是别人推你前进,而是你恰到好处的赶上了一个好节点。而这个好节点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好节点却是他人之间激烈斗争,双方做出牺牲的倒霉点。
人生又像是一列火车,一旦进入另一个轨道,便会快速的驶向目的地。
张建就是这样,从一名一般老师,到党员老师,到团支部书记,再到先进工作者。
好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赶上了,就会步步衔接,你赶不上了,就会越落越远。
就在张建被推荐为县先进工作者不久,教育局招聘办公室人员,必须是党员,必须是县级先进工作者,而张建又是教语文的,有着相当的写作硬实力。
结果张建从31选2中脱颖而出,转身一变,成为教育局办公室干事。那个年代,谁都知道教育局尤其是办公室,就是县委县政府大院里的候车室,很多干部都是这样从教育局里走出去的。
转眼之间,教育局办公室干部走的走,调的调,张建又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办公室主任。
张建也是一个有心人,对张树宝的照顾一直是感恩载德,念念不忘。
张建在教育局的这些日子里,为张树宝也办了不少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次调整到蓬州中学任校长,也是出乎张建和张树宝意料的。
本来张建来到教育局工作,主要目标是钉在了县委县政府,而不是学校。这次调整主要是教育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自1977年全国回复高考以来,教育形势经过近三年的调整运作,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那些还热衷于旧传统、老习惯的老教育、老校长们,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了,他们对于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接受的很慢,适应的也很慢。
让一批年富力强、工作业绩突出,有实践经验又有领导管理能力的人走上舞台,还给蓬州教育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正是此时此刻领导们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张建有他的管理观,他认为死水一潭,永远也不会有清凉的环境,必须把这潭死水搅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道理他领回的最为深刻。调整学校班子成员分工、中层干部和学生会成员,只是他工作的第一步。
经过他细心观察和走访,经过私下与各位老师、中层及班子成员谈话,进一步了解了校情。
四个懒、馋、散、赌教师,首先进入他的视线。他发现,如果开会迟到,那四个人一定是一块迟到,如果喝酒那四个人一定都是满嘴酒气,如果赌博,那四个人一定是凑在一场。
他及时调取了这四个人近三年来的教学成绩和考勤记录,从中发现了共性特点,成绩平平,甚至还有个别考试成绩极差的现象,考勤方面这四个人都是出勤率最低的。
他把这四个人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专访,他了解到,这四个人一起玩麻将,还曾经被公安民警抓获,进了派出所,还罚了不少款。其中还有一人偷过学校散煤,被老校长当场抓获,接受了学校处分和罚款。
等一切都水落石出之后,他征得教育局领导支持,一纸调令将这四个人分别调往乡下不同学校。这一措施,真正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老师们为之一振,一个个精神振奋起来。谁都知道,蓬州中学是蓬州县最高学府,能在蓬州中学工作是最大的光荣和骄傲。
反过来,从蓬州中学被调出,调整到乡下去教书,那简直就是一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