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品书中文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627章 来者不善

彻查?

听到这个消息,布政使钱凡江整个人都懵圈了,他没有想到沉忆辰在出现民乱跟弹劾的情况下,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强硬,仿佛丝毫没有把天下舆论给放在眼中!

同时站在一旁按察使黄伦,脸色更是惨白额头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扇动闹事的地痞流氓就是他主使,围殴钦差特使轻则革官除职,重则问罪论斩。

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再给黄伦一次选择的机会,他绝对不会当个甩手掌柜,只吩咐下面人去办事。

钱凡江跟黄伦两人明白背后的龌蹉,大儒郭成可不知道民乱原来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听到沉忆辰的态度如此强硬,还要继续全面推行新政。

当即就怒不可遏的喝斥道:“各州府民乱四起,江山社稷都已经被他沉忆辰弄的动荡不安,居然还敢如此大言不惭。”

“是可忍孰不可忍,老朽将亲率霍州学派弟子进京叩阙,觐见陛下禀明一切,以免幼帝被朝中奸佞给欺瞒!”

如果说郭成之前还抱着跟沉忆辰理念不合的“私人恩怨”,那么现在就是彻彻底底的迸发出一股传统文人的家国责任感。先不管出发点对不对,至少在他的眼中新政已经引发了社会动荡,沉忆辰继续推行下去只会愈演愈烈。

对于儒家观念而言,社稷稳定大于一切,沉忆辰此举毫无疑问是在胡搞瞎搞,祸国殃民!

面对暴怒的大儒郭成,按察使黄伦倒是真的怕了,下意识就劝阻道:“郭大儒切勿动怒,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沉元辅权倾朝野还有着帝王师身份,闹大了恐怕咱们会吃大亏。”

只不过黄伦话音刚落,旁边的布政使钱凡江就心一狠道:“臬台此言差矣,君守君道,臣尽臣责。吾等身为臣子,当匡扶社稷直言力谏,岂能趋利避害?”

“钱藩台,你……”

听到钱凡江的反驳,黄伦更是整个人呆呆立在原地,郭成这个老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难道他还不知道吗?

不配合着劝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罢了,还火上加油说什么直言力谏,真以为沉忆辰是好惹的角色?

但是没等黄伦说话,钱凡江就毅然决绝的打断了他,转身朝着郭成跟薛淳两人拱手道:“两位先生,本官相比较沉元辅的权势,那就如同萤火跟日月之差,只能求助于文人士子的浩然正气,去还大明江山一个朗朗乾坤。”

“本官在这里恳求两位先生,发动在士林的影响力到各地官府递疏抗议,把事态给扩大到人尽皆知。唯有靠着天下大势,才能抵御沉元辅那滔天的权势,邪不胜正!”

钱凡江这番话说的简直大义凛然,让郭成跟薛淳两人都肃然起敬,没想到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没有屈从权势忘记自己士大夫的身份,忘记读书人的风骨。

与此同时站在一侧的按察使黄伦,此刻终于明白了钱凡江的意图。确实这件事情已经无法大事化小,相反借助士林力量引发起一场全国性的抗议,才能施以重压逼迫沉忆辰妥协。

沉忆辰再如何权倾朝野,终究这个大明江山不是他的,还能挡得住整个士大夫阶层?

“钱藩台一腔公心大义,让老朽敬佩不已,哪怕就是豁出这把老骨头,也誓要与朝堂权佞抗争到底!”

“还有鄙人跟河东学派,与国贼势不两立!”

郭成跟薛淳两人相继表态,他们早就已经不满“沉学”异端邪说的存在,干脆趁此机会抵达天听,全面拨乱反正。

霍州学派跟河东学派在明朝北方的影响力很大,短短半个月之后,整个北方士林学子全部调动了起来,各大衙门站满了抗议新政的读书人。

顺带很多底层不明真相的农民,见到批判新政的声音越来越大,就更笃信沉忆辰颁布的田产税,是朝廷准备吸食民脂民膏的战争税。

任凭地方官中的“沉党”成员如何解释,都占据不了舆论权的优势,动荡的范围愈发扩大。

要是普通百姓闹事围堵衙门,官府还能派兵强行驱赶镇压,可面对北方两大学派的士大夫阶层。别说是镇压了,一般县令知府还得客客气气,把领头的请进衙门喝上一杯香茗。

读书人本就有着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再加上学派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没有靠山的地方官得罪他们,很难在吏部考核中保住头上的乌纱帽。

这种局面到了明朝中后期愈演愈烈,比如南方苏州等地的衙门,经常被闹事的士子搞得一地鸡毛。再后来明朝末期风气败坏到极致,读书人连脸面这块遮羞布都不要了,江南富庶之地市井百姓或者生意人出现什么冲突,嘴上最常见的一句威胁话语便是:吾雇秀才打汝!

没错,就是雇佣秀才去打人……

谁能想到在特权的发酵之下,读书人演变成为了“黑恶势力”,并且对于官府而言,他们比泼皮无赖要难对付多了,打了人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办法追责。

地方混乱的局面传递到了京师,引发了朝堂百官诸多不满,哪怕就是朝中沉党成员面对新政,心中其实也颇有微词。

毕竟抛开“沉党”的身份,他们本质上还是一个士大夫,可能认同沉忆辰的一些理念,但寒窗苦读十来年的儒家思维主导下,依然难以接受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概念。

千百年来士大夫免税的约定俗成,怎能轻易改变?

对于外界各种沸沸扬扬的喧嚣,本来放言要彻查围堵衙门,并且坚定推行新政的沉忆辰,却意外的沉寂了下去。大半个月过去没有看到他后续动作,让朝中许多官员到极其意外。

要知道以沉忆辰雷厉风行的性格,放言出来的同时就基本上展现行动,这次却一改常态,不由让人有些心中怀疑,是不是背后隐藏了什么大招,就等着来个一网打尽。

事实上沉忆辰没有玩什么欲擒故纵的操作,那日放言过后,他本打算再任命沉党官员辅左杨鸿泽,用雷霆手段去处置背后扇动民乱的士绅。

结果就在考虑人选的时候,从边疆传来了一封紧急军情,蒙古汗国出现异动集结了大批兵马,从动作跟时机选择上来看,大概率是趁着秋日温度降低水草丰美的时机犯边!

具体集结兵马人数,边关斥候没办法具体统计出来,但各方收集的部落牧群迁徙数据来看,战兵应该不会低于五万,规模上已经超过了明良元年的冬季犯边。

要知道那一年也先为了转移蒙古内部矛盾犯边,硬生生攻陷了漠南蒙古的一座卫城。现在这个集结的战兵数量,完全可以进犯整条大明长城线,边关守将推测不是小打小闹的试探,必然谋划了什么大动作。

沉忆辰收到这个军情消息,心中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便是也先的目标为忠国公石亨率领的西征军。

虽然整个出征仪式沉忆辰举办的异常低调,并且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威慑,但是五万大军规模的出动,以及背后至少十万民夫的后勤保障,想要避免引人注目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天圣汗也先这种枭雄而言,他对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超越了正统朝时期的大明。直至京师守卫战爆发,兵部尚书于谦清理了一遍京师城中探子,再到沉忆辰执掌朝政大规模派出锦衣卫跟夜不收,密切监视蒙古部落的动作,双方这才在情报探查上势均力敌。

忠国公石亨行军数月,目前正在清扫河西走廊的零散游牧部落,还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下一步是稳住阵脚,建立后勤补给基地,正式攻打处于蒙古汗国控制之下的关西七卫。

沉忆辰相信西征军堪称阳谋的计划,天圣汗也先定然是了如指掌,关西七卫是截断大明通往西域的关键,同时还是蒙古汗国连通兄弟汗国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的途径。

当年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帝国,结果死后在阿里不哥跟忽必烈汗位之争下发生分裂,分封的蒙古诸王选择支持不同的阵营,于是乎成立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这便是四大汗国。

虽然四大汗国互相独立,但只有元朝皇帝享受蒙古大汗的尊号,名义上还有着对其他汗国的册封跟统治权。

天也先篡位称汗,公开恢复了蒙古汗国的称号,更是宣称继承了大元帝国的法统。以他的雄心壮志,必然对更西方蒙古人创立的东察合台汗国感兴趣。

统一漠北蒙古不算什么,只有统一了四大汗国跟中原,才真正配得上大元的帝号,光复属于成吉思汗的荣耀。

一旦河西走廊跟西域东半部被明军占领,那么将彻底斩断漠北蒙古汗国跟东察合台汗国之间的联系。就算双方没多大交情,也先更没有黄金家族的血脉,可在关键时刻依旧有着同族身份,能共同抵御明国的攻势。

猜测到了也先的意图,沉忆辰只能分个轻重缓急,先把精力注重关注到西征军方面。他首先传令给忠国公石亨,命他暂缓行军步伐以及对关西七卫的动作。

另外找到了大公子朱佶,两人商议了一番之后,请求明良帝任命他佩征西将军印,统筹山西、陕西以及宣大防线兵马,防止西北生变出现各自为战的场景。

同时下令漠南蒙古定襄伯郭登,以及晋升为丰润伯的辽东总兵曹义,命他们两个整顿军备适当做出一些进攻举动,牵制住蒙古汗国整体的兵马动向,让也先无暇全力迎战。

除了这些军事上的准备,战争主要打的就是一个后勤。沉忆辰还与户部尚书年富,任命为财部尚书的萧彝,商讨通过漕运加快把秋粮运抵京师跟西北各大粮仓,确保整个冬季不会出现后勤危机。

沉忆辰很清楚蒙古兵马最强势的时间段,就是秋末冬初的节点,一旦进入到大雪纷飞的冬季,也先就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的能力,除非他想着亡命一博不计伤亡代价。

做完这些战备谋划之后,沉忆辰踏入了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顺带跟在他身后的还有神机营统帅,这些年一步步升迁到都督同知的李达,准备一劳永逸的扫清改革变法的障碍。

指挥使赵鸿杰正在处理着各方情报,听到手下禀告沉忆辰过来拜访,还没等他放下手中事务,房间大门就已经被推开,出现了两张熟悉的脸庞。

见到沉忆辰一副“来者不善”的模样,赵鸿杰脸上带着苦笑说道:“锦衣卫的地盘,也只有你向北能横行无忌,没有人胆敢阻拦了。”

经历过数次皇权更替,赵鸿杰已然摆脱了景泰朝时期,那种皇帝若即若离的状态,得到了明良帝的全面信任。再加上朝中有沉忆辰的帮扶,彻彻底底坐实了大明情报特务头子的身份,权势地位之逼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巅峰陆炳,满朝文武没谁敢不给他面子。

向来只有锦衣卫闯别的衙门,可沉忆辰却能肆无忌惮的闯锦衣卫指挥使的值房,这般情形让赵鸿杰都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只不过这一次的沉忆辰,没有兴趣跟赵鸿杰开什么玩笑,他进屋后就开门见山的询问道:“大半个月前内阁大臣杨鸿泽遭遇暴民围殴,我让你去调查幕后主使,有结果了吗?”

那日内阁会议,沉忆辰可不仅仅是对外放话那么简单,早就已经委托了赵鸿杰的锦衣卫,去全面调查事情经过。唯独没有想过地方士绅阶层如此胆大包天,局势恶劣的速度要超过了他的预计,民乱已经波及到整个北方行省,有着往整个大明蔓延的趋势。

见到沉忆辰神情如此严肃,赵鸿杰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点头回应道:“查清楚了,我也正准备去内阁找你,杨阁老遇袭一事幕后主使者是河南都御使黄伦。”

“不过引发这场大规模民乱的真正元凶,是当朝大儒郭成跟薛淳,他们结党串联起了整个北方士林,妄图抵制新政的推行。”

说罢,赵鸿杰目光看了沉忆辰身后的李达一眼,神情略显有些严肃的补充道:“他们两个背后的霍州学派跟河东学派,几乎得到了半个大明文人的信奉,强硬手段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捡个王爷来种田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交手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