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沉忆辰,我石亨这辈子没服气过谁,你配得上宰执天下!”

犹豫许久,忠国公石亨还是向沉忆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现在既然胜负已分,那么就可以抛开政敌的身份客观评价,对方的谋略、果敢、气度等等方面,均在自己之上,输的心服口服!

凭心而论,石亨认为自己站在沉忆辰的位置上面,必然会除之而后快,做不到程序正义按大明律论处。

“本阁部愧不敢当,另外还请忠国公放心,我会给尔等一个公正的评判。”

“谢了!”

忠国公石亨抱拳遥拜了一下,然后就潇洒转身在赵鸿杰的“押送”之下离去。

望着那魁梧的背景,在场文武百官心中感触良多,有唏嘘的、有愤怒的、有叹息的、有鄙夷的。唯独在曹吉祥的眼中,看到了一股不甘跟怨恨。

沉忆辰的强势表现,让忠国公石亨没有当场处死,变相打击到了自己的权势跟威严。日后朝堂内外两相双足鼎立之势,恐怕会成为历史,外朝元辅将一家独大。

可偏偏论权势、论威望、甚至是论兵马,自己目前皆处于下风。

宦官的权势是依附在皇权上面的,皇帝年幼是带来了好操控的好处,同样限制了权势的上限。

毕竟天子没有亲政,意味着皇权下放到了文武百官手中,相当于垂拱而治。没有了皇权作为依托,单单靠着司礼监掌印身份,权势又能大到哪里去?

随着石亨跟一种“叛军将领”押送离开紫禁城,之前还战云密布的奉天殿前广场,立马就恢复了一派祥和的场景。许多官员看到沉忆辰,脸上都流露出一副讨好巴结的笑容,但凡有点眼力价的人,都知道未来大明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不过此时李达却悄摸靠近了沉忆辰的身侧,在他耳旁轻声说道:“向北,石彪率领入宫的宣大亲兵,我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派人把他们从玄武门押送了出去。”

“你说该如何处置?”

李达是基于同为边军的身份,不忍同室操戈屠杀宣大精锐,但终究决定权是在沉忆辰的手中。

“做得好,先找一处地方关押,待我后面去处理。”

听到沉忆辰的话语不仅没有责怪意思,相反还夸赞了一句,李达这时候心里面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原因是他很清楚沉忆辰如今身居高位,愈发的公私分明,连李达这个曾经的外院家塾老大,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敬畏情绪。

石亨的举兵“清君侧”平息,拜师礼依旧按照流程走了下去,沉忆辰之前接受了明良帝朱见清以学生礼跪拜,现在他需要用臣子五拜三叩还礼回去。

只见沉忆辰缓缓跪下向皇帝行礼的时候,明良帝朱见清没有意识到这是拜师礼流程的一部分,下意识抬手想要沉忆辰起身免礼。

不过就在他这个动作刚做出来,站在身后杭太后就把手搭在明良帝朱见清的肩膀上面,面对皇帝疑惑的表情轻微摇了摇头。

对于帝王而言,这不仅仅是回礼那么简单,还是一种对于臣子的凌驾。杭太后再怎么小户人家出身没有政治斗争经验,都能意识到刚才沉忆辰展现出来的影响力跟实力有多么恐怖。

曾以为忠国公石亨才是那个猖狂势大的权臣,现在看来很明显身为文官的沉忆辰更胜一筹,如果压制不住的话在野心驱使之下,说不定会更加肆无忌惮。

杭太后这个细微的举动,被曹吉祥敏锐的看在眼中,他铁青许久的脸庞露出一抹深意的笑容。这个大明江山除了皇帝之外,就不能被某个臣子给统治,其中就包括沉忆辰在内!

拜师礼虽然继续了下去,但是由于石亨起兵的这个插曲,终究还是缩减了许多流程。很快杭太后便用皇帝的名义,宣布整个仪式结束,并且把审判石亨之事全权交给了沉忆辰处理。

“退朝!”

鸣赞官一声高呼,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杭太后就牵制明良帝的小手离去。

不过在离开的过程之中,朱见清却不时回头望向站在原地的沉忆辰,眼神之中充满了好奇跟莫名期待。可能在孩童的心中,感受不到什么政治斗争的隐患,他只知道先生在关键时刻温暖了自己,莫名萌生出了一种亲近感。

面对皇帝的目光,沉忆辰嘴角挤出一道笑容回应,不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幻,孩童终究是无辜的,哪怕他生于帝王之家。

石亨举兵“清君侧”的消息,仅仅半日就传遍了整个京师,很多老百姓得知之后简直惊讶万分,他们心中忠国公跟沉元辅都乃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大英雄,怎会出现这样的内斗场景。

随着消息一同进行的,还有事后清算工作,就算沉忆辰不想把事情扩大化,至少短时间内石亨党羽跟宗族亲信,终究还是军中不稳定因素,必须得保证京营中不再生出动乱。

不过让沉忆辰没有想到的是,曹吉祥那边拿到了皇帝的圣旨诏书,昭武伯曹钦凭借着平叛之功,晋升为昭武侯统领五军营,接管石亨最大一批兵马。

另外都督同知曹铉晋升为都督,接替了嗣子曹钦之前在三千营中的职位,这两项任命的颁布,让曹吉祥成为了石亨之乱的最大受益者。

并且不知道是真的皇命,还是皇家的平衡手段,亦或者曹吉祥利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特权欺上瞒下,他又安插了一大批曹氏宗族子弟进入了京营。

从反对石亨,到取代石亨,再到成为石亨,曹吉祥走完这个过程仅用了数日!

另外曾经石亨统治的宣大边军,本来曹吉祥还想要继续染指,不过被沉忆辰联手于谦动用兵部的力量,硬生生的阻挡了下来。

毕竟现在随着大明战线外推,京师基本上已经不会再遭受蒙古铁骑的威胁,京营方面曹吉祥插手不至于影响到国家安危。

宣大边军就完全不同,身处一线要面对蒙古兵马的直接进攻,但凡出现一点纰漏被破关,那么就会再度出现京师围城的场景,必须得任命实打实功绩的良将。

沉忆辰与于谦商议许久,最终决定任命原定襄伯郭登的副官,督府佥事孙镗晋升为总兵官,前往大同府镇守。

孙镗算得上是一名新锐将领,早期协助定襄伯郭登镇守大同府就以作战勇勐着称。只不过此人脾气比较羁傲不训,跟当时的总兵官郭登不和,没办法就只能把他调往了西南平苗人叛乱。

后续土木堡之变,孙镗被紧急调回京师镇守西直门,还与也先的瓦剌部族亲军血战一场,双方打的势均力敌。

别的不说,有孙镗镇守大同,也先想要破关就几乎不可能。

除了挑选大同府总兵官,沉忆辰还把原本效忠于太上皇朱祁镇的恭顺侯吴瑾给启用了。

本来沉忆辰最初的目标,是启用正统朝三大名将之一的宁阳侯陈懋,他也是因为在皇权斗争中站错队,最终被景泰帝朱祁玉削爵为民,从此退出了朝堂政治中心。

这位可是与靖远伯王骥齐名的顶尖统帅,就源于皇权斗争站错队被弃用,是大明军队的损失。现在已经来到了明良帝的时代,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如果让宁阳侯陈懋镇守宣府,想必可保宣大防线无忧!

只可惜宁远侯陈懋年事已高,再加上他经历过削爵的挫折,就跟当初的成国公朱勇一样心灰意冷,不愿意再出山领兵,沉忆辰自然也不好强求。

于是乎沉忆辰在成国公朱勇的建议下,这才启用了恭顺侯吴瑾。

吴瑾是一名番将,但在对于大明的忠诚度上母庸置疑,堪称满门忠烈。更重要的是,恭顺侯吴瑾曾在成国公朱勇麾下任职,对统领骑兵的造诣颇深,很适合北边的草原战场。

如今改朝换代,沉忆辰用人从来不看他过去,只求有能者居之。有孙镗跟吴瑾分别镇守大同宣府,相信他们两个能很快安抚军心保证边疆稳定,同时为日后大明北伐打下基础!

当然除了对曹吉祥的封赏,以及对军中将领的任命外,沉忆辰同样身为平叛的大功臣,朝廷方面不可能没有任何标识,否则堵不上天下悠悠众口。

相比较曹氏宗族拿到了实权职位,沉忆辰得到的却是加衔“太子太保”的虚职。

“太子太保”是东宫三师职位之一,不过从宋朝开始,就不仅限于东宫辅臣的行列,成为了一种荣誉加衔。并且授予沉忆辰这个头衔,很明显还有着一种深意,否则按照他帝王师的身份,更适合加“三孤”中的少师一职。

原因在于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是护其周全。这道圣旨只能是杭太后发出来的,她用东宫三师的加衔,等同于宣布皇帝年幼,实则跟太子无异,无法亲政掌权。

另外太保身份,暗示沉忆辰的这个帝王师头衔,究其根本就在于要教会皇帝什么东西,更多是让双方的利益绑定在了一起,要维护明良帝的安危法统。

对于杭太后这点忌惮的小心思,沉忆辰仅是一笑了之,毕竟认真算起来,他也算是历经三朝,皇家的天性就注定包含了猜忌,谨防底下臣子功高盖主。

不过有了太子太保的荣誉加衔,沉忆辰官衔从正二品的兵部尚书,正式踏入到了从一品行列,算是名正言顺的官居一品。

并且以后的官场尊称,也可以从“沉元辅”,换做成为“沉宫保”。

等处置完朝中的各项变故跟人事任命,时间已经来到了一个月之后,石亨的桉子涉及人员众多并且位高权重,赵鸿杰那边还在审理中暂时没有消息。

可属国朝鲜那边,内阁却收到了国王李瑈的《认罪疏》,其中言辞卑微诚恳的承认了错误,第一时间便撤销了对于建州女真部首领董山的任命,祈求天朝上国的圣君宽恕等等。

还有便是对于大明驻军汉城的要求,李瑈不敢有丝毫异议,相反还率领官员在迎恩门恭候水师都督李瓒的到来,把藩邦属国的臣服,以及事大主义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看到这一封《认罪疏》,商辂简直是感慨万千,朝着沉忆辰称赞道:“向北,果然还是你说得对,大明的兵马如果不能让藩邦尊重,那最好就让他们畏惧!”

说实话,商辂之前对于沉忆辰驻军汉城的提议,是持一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哪怕这些年跟沉忆辰共事受到了极大影响,不再信奉“王道教化”那一条去感化,但终究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圣贤书,对于朝鲜这种比较听话,还列为不征之国的藩邦去“动武”,好像有点有损礼仪之邦的美名。

事实证明,沉忆辰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大明水师开着宝船巨舰前往汉城登陆,朝鲜国王李瑈是绝对不会如此卑躬屈膝,说不定还打着收复女真三部的心机。

对于这个结果,是早就在沉忆辰的意料中,所以他心态很平静,没有商辂的这种惊喜感。相反沉忆辰的注意力,更多是放在了辽东都司张祺的信件上面,他们征伐建州女真部,遭遇到了一些“困难”。

“向北,什么时候你变得如此宠辱不惊了?”

看到沉忆辰没有回应自己称赞,目光依旧放在手中的公文上面,商辂开口调侃了一句。

“喜怒不喜于色乃重臣标配,弘载你这点还需要多多精进。”

沉忆辰放下手中的信函,回应了商辂一句玩笑话,只不过很明显有些过于生硬,对方开口问道:“向北,不管是辽东都司,还是早先的奴儿干都司,征伐女真三部大多数无功而返,不必过于在意。”

张祺的信函商辂同样看过,他描述的“困难”并不是说打不过女真三部,而是对方得知了明军征讨的消息,直接把东北跟奴儿干的深山老林里面一钻,简直比北伐鞑虏还要更难找到人。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整个北疆幅员万里,敌人要是打定主意避战,想要找到无异于大海捞针。这也就是为什么,冠军侯霍去病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除了战功之外还在于他做到了直捣黄龙!

“很多事情就得防微杜渐,女真三部不处理的话,危害可能要更甚于鞑虏。”

“有这么严重吗?”

商辂感到有些疑惑,他一直认为沉忆辰对于女真三卫的重视程度,有些到了危言耸听的地步。

对方不过是一群不开化的蛮夷,如何跟创建过大元王朝的鞑虏相提并论?

“放任不管就有。”

沉忆辰平静回应了一句,脑海中浮现出很多后世的记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捡个王爷来种田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妖孽丞相赖上门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