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到郕王朱祁玉说出留守京师的话语,孙太后脸上同样闪现过一抹诧异,不过很快就转变为神情复杂的苦笑道:“好,不愧是先帝的血脉,没丢大明列祖列宗的脸。”

说罢,皇太后孙氏再度站起身来,走到御台的最前面,望着奉天殿内群臣说道:“此遭逢国难之际,传哀家懿旨即日起由郕王正式监国,兵部侍郎于谦代兵部尚书职,提督各营军马!”

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前,任命郕王朱祁玉“居守”京师,终究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出师告捷朝局稳定倒还没多大问题,毕竟内阁跟六部完全能保证大明帝国的正常运转,郕王朱祁玉仅仅挂了个名而已。

但如今国难当头,“居守”京师的名义跟权限,法理上无法号令天下兵马勤王。孙太后的这道懿旨,算是正式把大明帝国的权力,暂时移交到郕王朱祁玉的手中。

“太后圣明!”

殿内群臣听到孙太后这两道任命,许多人心中都可谓是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在百官的眼中,孙太后除了身份尊贵之外,政治上面就是普通的一介女流,甚至还有家国不分的短见。

大敌当前最害怕的就是内部出现动乱,那就真的会走到大明亡国的边缘。还好孙太后“深明大义”,关键时刻愿意给郕王朱祁玉放权,而不是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去提防打压。

这可能也是皇太后孙氏的优点之一,那就是她虽然有小礼而无大义,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但好歹做事情的底线是损人利己。

而不是像后世某位当权太后那样,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儿臣谢过母后!”

“臣叩谢太后!”

郕王朱祁玉跟于谦两人纷纷朝着孙太后行礼,不管她是否真的心甘情愿放权,至少在目前阶段能放开手脚守卫京师。

“另外于少司马,传令南征军靖远伯王骥班师回朝。”

孙太后紧接着又下达了一道命令,那就是让征讨麓川的王骥回来。

虽然已经紧急征召了北直隶、河南地区的备操军,以及山东地区的备倭军赴京勤王。但孙太后心中很清楚,明朝卫所军制这些年败坏,真正战斗力的班军早就已经出征塞外覆灭,这些名义上的士兵其实跟农民无异。

大明帝国除了“动机不明”的沉忆辰驰援军外,唯一称得上精锐,并且战斗力十足的兵马,便是靖远伯抽调宁夏边军跟江南士卒组成的南征军。

再加上靖远伯王骥这些年南征北战的赫赫战功,相信有他班师回朝扞卫京师,定能保住大明江山无忧!

可这道命令听在于谦的耳中,他却面露难色。

孙太后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靖远伯王骥确实是当世名将,南征军将士也当得起精锐之名。

但问题就出在孙太后一知半解,并不知道南征军将士现在的难处,再说大军远征是想回就回的吗?

南疆瘴气弥漫、蛇虫密布,南征军将士出征一年多来伤亡不低,战事也非常焦灼陷入了僵持阶段。大明已经投入了无数财力物力,才做到把死灰复燃的麓川思机法给压制住,现在要班师回朝等于前期努力付诸东流。

况且人困马乏南征军将士返回京师,没有经过休整能保持多少战斗力,这些都是个未知数。现在让靖远伯王骥率兵返京,等同于在南疆跟京师之间做道二选一的选择题。

可南疆可以放弃,京师却不能沦陷。权衡利弊之下,于谦终究还是选择了保京师,躬身领命道:“臣,遵命!”

“少司马,哀家就把京师托付于你了,别让我失望。”

皇太后孙氏最后意味深长的嘱咐了一句。

她是把监国的权力交给了郕王朱祁玉,但必须要让臣子们明白,效忠的对象是谁。

毕竟朱祁镇才是自己血脉至亲的嫡子!

不过这一次,孙太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于谦与其他社稷之臣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他不愚忠。

于谦效忠的从来都不是某一个皇帝,而是家国天下。

社稷为重君为轻,从道不从君!

“臣定不负所托。”

伴随着于谦扛下重任,百余里外的宣府怀来城,沉忆辰同样承受着重压。

怀来城并不是一座大城,相反仅仅是一座小到不能再小的军事卫城,平常大部分时候驻扎的士卒不会超过千人,意味着粮草补给各种物资的不足,更无法容纳数万亲征军溃兵,以及沉忆辰率领着的数万驰援军。

明英宗朱祁镇统帅二十二万大军亲征,除去成国公朱勇跟恭顺侯吴克忠率领的六万骑兵,土木堡原本有着足足十六万大军驻守。

但沉忆辰拼尽全力收拢的溃兵伤员,除去成国公部的一万多骑兵,只有三万多人。就算后续有亡命奔逃的溃兵陆续返回关内,沉忆辰估摸着总人数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这就意味着,二十二万亲征军将士,活着回来的仅有三分之一。

足足十几万汉家儿郎,长眠在塞外的土木堡!

而且这还仅仅是亲征军的伤亡,沉忆辰率领的六万福建卫跟山东卫联军,经历过辽东以及土木堡数场大战后,伤亡同样惨重无比。

哪怕算上伤员,清点人数后也只剩下四万出头。

如此惨痛的伤亡比,导致小小的怀来城内外,伤员遍地,哀嚎遍野,沉忆辰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跟煎熬。

这里面多少儿郎,把性命交付于自己手中,奔赴千里来到了关外奋战。而自己却没办法再度领着他们回家,没办法面对他们的父母妻儿,甚至紧急撤退连尸身都没办法夺回。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种洒脱跟豪迈,何尝又不是一种伤感跟悲哀?

“东主,你还是赶紧包扎伤口吧,将士们自然会有军医照顾!”

苍火头看着沉忆辰撤回怀来城后,就一直视察伤员整顿兵马,到目前为止就连战甲都没有脱下来,更别说去处理包扎一下伤口。

甲胃跟里衣上面的鲜血,沾染灰尘后都成了暗黑色,他真担心沉忆辰的身体支撑不住。

“无妨,成国公现在怎么样了?”

沉忆辰对于自己伤情不以为然,反而向苍火头询问起了成国公的情况。

成国公朱勇在鹞儿岭遭受了几处重创,却依然咬牙率军驰援土木堡与蒙古铁骑血战一场。直到撤退怀来城的路上,没了那那口心气的硬撑,身体再也扛不住从马上摔了下来,陷入了昏迷状态中。

沉忆辰不知道对于成国公朱勇,有多少父子亲情的成分存在。但他绝不想看着这位老将,就这么倒在了怀来城,没有向蒙古鞑虏一雪前耻。

“刚醒了过来,身体状态依然很差,大夫说公爷常年征战早就埋下暗疾,这一次重创后集中爆发。”

“公爷毕竟不再年轻了。”

说到后面的时候,苍火头语气有些感慨。

他跟随沉忆辰的这几年,正好是看着成国公朱勇快速苍老的几年。

曾经红极一时的大明公爵,如今却躺在病榻之后垂垂老矣,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听着苍火头的话语,沉忆辰同样心情复杂,沉默许久后才回道:“那我去看看吧。”

就这样,沉忆辰带领着苍火头等人来到了成国公营帐面前。武锐此刻驻守在营帐的门口,看到沉忆辰过来下意识想要行礼,却被后者赶紧摆手打断了。

透过营帐帘幕的缝隙,沉忆辰看到了躺在卧榻上的成国公。距离提督福建平叛已经过去一年后,相比较离别时候的模样,现在的成国公须发皆白,再也感受不到那股属于大明国公的凌厉气势。

掀开帐门的一角,沉忆辰缓缓的走了进去,朱仪正守候在床边,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转头看了一眼。

“向北,你来了。”

听到朱仪喊出“向北”两字,卧榻上的成国公朱勇,扭转过脑袋望向沉忆辰,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

“公爷。”

沉忆辰轻轻的行了一礼,然后就站在了卧榻旁边,望着床上虚弱苍老的朱勇,一时间心情复杂万分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

在沉忆辰的记忆中,成国公永远是一副威严无比的形象,哪怕遭逢公府大变备受打击,却依旧不在外人面前示弱分毫,始终维系着国公的尊严跟家族的荣耀。

而如今他老了,无法再撑起“硬汉”的模样,更不能左右战场的胜负走向。

曾经的赫赫战功跟一世英名,通通败在了鹞儿岭一战。

现在沉忆辰有些明白,为何朱仪会跟自己说那些话语,成国公府的荣耀跟责任,确实未来将由他来承担。

“有陛下的消息吗?”

成国公依旧还是那个成国公,没有跟沉忆辰矫情叙旧,第一句话便是询问明英宗朱祁镇的消息。

身为大明国公率领最为精锐的兵马,却没能护住皇帝周全,成国公朱勇感觉自己愧对天子,愧对将士,更愧对大明!

“暂时没有消息。”

沉忆辰摇了摇头,其实他心中清楚如果历史轨迹没变的话,明英宗朱祁镇大概率是成为了俘虏,而不是阵亡在土木堡。

听到沉忆辰的回答,成国公朱勇神色瞬间暗澹了下去,以土木堡溃败的局势来看,陛下很难独善其身。

“向北,你怎会出现在土木堡?”

询问完最关心的朱祁镇下落后,朱勇问了另一件自己疑惑不解的事情。千里之外出镇福建的沉忆辰,突然出现在土木堡的战场,属实有些太过于意外。

“晚辈率军北上剿倭,听闻陛下亲征塞北,担忧之下于是在大沽口登陆准备驰援。”

“那你这是无召领军赴京?”

成国公脸上浮现出一抹诧异,他跟随在朱祁镇左右亲征,自然知道皇帝并没有下令外军驰援京师。以郕王“居守”京师的权限,也几乎没可能征召沉忆辰兵马在大沽口登陆。

毕竟“居守”任命本就蕴含着一种提防跟警示,郕王不至于愚蠢到号令外军入京,那简直就跟自掘坟墓没什么区别。

“是。”

沉忆辰坦然承认,现在土木堡之变都已经发生,谁手中掌控着枪杆子,谁就有大声说话的权力。

别说是面对成国公,哪怕面对孙太后跟郕王,恐怕沉忆辰都无需唯唯若若。

当然,低调做人是沉忆辰一贯风格,哪怕手握重兵他也不会肆无忌惮狂妄

很多时候成为众失之的,往往是从得意忘形开始。

“此举恐会成为日后隐患。”

朱勇语气中罕见的流露出一缕担忧,沉忆辰犯了别的事情,靠着自己成国公的身份,还能在想办法压下去。可无召领军赴京犯了皇家禁忌,自己出面反倒加深皇族的忌讳跟猜疑。

更何况经历过鹞儿岭一战,成国公有种预感自身难保。

“晚辈自会处理。”

沉忆辰倒是表现的很平静,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哪怕日后因此事生出波澜,让他在选择一次,依旧会领军赴京。

“你长大了,确实不需要本公操心。”

说完后,成国公仿佛想到了什么,面露嘲弄的补充道:“好像这么多年,我也没操心过你。”

这种话语,是以往绝不会从成国公嘴中说出来的,今天他终于承认了自己对于沉忆辰的漠视。

“公爷好好养伤,军中事务晚辈会处理,不用担心。”

沉忆辰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可能只有这样,他才能遮掩住内心的复杂情感。

说罢,沉忆辰就拱了拱手,准备离开成国公的营帐。

可就当他转身之际,卧榻上的成国公朱勇,却默默说了一句:“向北,能看到你有今日的成绩跟担当,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不知为何,沉忆辰突然听到成国公朱勇说出这句话,心中有着一股无法形容的酸楚。

曾经沉忆辰与母亲沉氏最大的执念,便是证明自己,期望能有朝一日堂堂正正的站在成国公这个“父亲”面前,获得他的认可。

时至今日,自己才听到了这句久违的话语。

这一刻,沉忆辰感觉自己仿佛轻松了许多,那些埋藏于心底的怨恨、愤怒、不甘、渴望、期待等种种情绪,终于可以放下了。

“很高兴能成为你的骄傲。”

沉忆辰默默回了一句,然后便走出了营帐。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捡个王爷来种田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妖孽丞相赖上门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