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畅春园,寿萱春永殿。

众人退出后,屋子里只剩下太后与康熙母子二人。

太后的脸色泛白,嘴唇哆嗦着,道:“皇帝,哀家失态了,这……这本不该提起,只是只是……”说到这里,却是说不下去,只是泪流不止。

康熙上前两步,在炕边坐了,拿出帕子来,给太后拭泪。他的右手,却是因受风的缘故,有些不便利。

太后见他的胳膊颤抖着,心下不忍,伸手从康熙皇帝手中接了帕子,自己低头擦了眼泪。

“皇帝,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太皇太后已是过世多年,说不定长生天什么时候也召唤我过去了。当年的事……我也不想多问,只是想知道玉荫葬在何处,这些年却是拜祭也不能拜祭她,不晓得她该多孤单……自打进宫,她就鲜少出过太皇太后宫,这后宫女眷,也就同我一个人好……”太后说着,脸上露出哀伤来。

康熙使劲地攥着拳头,脸上也是说不出道不明的复杂神色,低声道:“不是葬了妃园了么,同其他薨了的妃子一道,受着子孙的贡奉。”

太后闻言,摇头道:“你别瞒我,当年太皇太后使人看过了,里面葬的不过是衣冠。太皇太后也记挂着此事,只是不愿再提起这……临去了,也没有开口过问……”

康熙的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白,变幻莫测,最后叹了一口气,道:“皇额娘,她的骸骨儿子使人化了,骨灰供奉在五台山……总要一天,我们两个……”

他的眼睛露出怀念与依恋来,眼前浮现出一个女子的面容……太后怔住,看着康熙道:“四十多年了,你还记得,这不知算不算玉荫的福气。只是别的还好说,李氏到底是不是玉荫的女儿……瞧着这眉目……”

康熙点了点头,太后的身子晃了晃,半晌方道:“既是她的女儿,为何不放在京里教养……这般金贵,托付给包衣人家,你这……好狠的心……她从草原到京城,隐匿半生,一直到死都没恢复身份,她的闺女,又要如此么……”

“原是要借着王兄的名义接她们母女回京的,没想到却是难产。她生产前,曾使人进京送信,反对我这个提议,不愿她的孩子延续她的命运,一辈子都做别人……”康熙想起那个女子短暂的一生,心里也是堵堵的。

“这般委屈,这般委屈……”太后叨咕着:“不过,瞧着李氏倒是个有福气的,儿子闺女都是好孩子……虽说四十五了,看着却跟三十多似的……这随她了,她就显年轻,出宫前已经二十来岁,看着还跟十五、六似的……”

康熙坐在炕边,却是已经痴了。

她的母亲是这个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她的父亲曾是世人交口称赞的大英雄。

她有兄长,却无法容忍这个小女孩的存在。她有阿姊,却是受到父亲牵连,远嫁蒙古,郁郁而终。

自打落地伊始,便被抱出宫廷,送到科尔沁,再回来时已经是十来岁的小小少女。

她的名字有“荫”字,谐“隐”……那一年,他八岁,她十一。

她帮他整理了衣冠,轻声道:“今儿开始,你就是皇帝了,往后可不能再哄人了,说话就要算数……”

他拍了拍小胸脯,道:“你放心,我从不哄人,等大了,我娶你做皇后。这宫里,你想去哪里玩儿,就去哪里玩,再也不用避着人……”

那一年,他十二,她十五。

大红的喜帐,手腕粗的龙凤双烛,红红的盖头下,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做了他的发妻。

慈宁宫的宫墙外,穿着吉服的少年帝王喃喃道:“我没想骗你,我没想骗你,你心里可别埋怨我……”

那一年,他十六,她十九。

被权臣压制多年的少年,终于铲除了障碍,露出帝王的魄力。

“我是皇帝,我是皇帝,我是大清之主,这天下再也没有可束缚我之人……”少年满心欢喜,直直地看着她道:“我是皇帝,金口玉言的皇帝啊……”

她露出恬静的笑容,静静听着他没完没了的唠叨。

他在说什么,她是听什么,怕是他们自己也是糊涂着……那一年,他十七,她二十。

他已经有着帝王的威严,渐渐褪去少年的青涩,使得人觉得天威难测。她却是已经被指了婚,又没了未婚夫,成了望门寡。

“皇上,您是帝王,您的心胸应该像草原一样辽阔,那人也是您的臣民,您是帝王……”她的声音还是那般温柔,脸上却添了苦涩。

他仰着脖颈,看着天边的浮云,脸上丝毫没有愧疚之色,傲然道:“朕晓得,朕是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为臣子,怎么……怎能惦记……朕的……”

那一年,他十九,她二十二。

小别却成久别,她最后送来的信中,这样写着,“生男,不为王公;生女,不抚蒙古”,还提到“愿世世代代,莫生于帝王家”。

这却是在答复两人的离别时提及的话,他曾说过,虽不能立她为后,却能将这万里江山留给两人的儿子。

要是她生下的是男孩,那就为大清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她在信中专程提到皇后赫舍里氏,“皇后贤德,承祜嫡子可为嗣”……她去了,承祜次年也夭折了,他广纳妃嫔,同他的皇后亦是举案齐眉,有口皆碑,却是越来越觉得孤独……这一别就是四十五年……魂牵梦系,却是连面容都想不起了……好像是刻在骨子里,又像是早已忘得干净……*王嫔住处,亲戚相聚,众人却轻松不起来。

十六福晋已经打发人将宝音送回她同十六阿哥在园子中的住处,自己则跟着婆婆王嫔过来,招待李氏婆媳。

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尊卑有别,加上方才太后宫里的不对劲,李氏心里就带着几分忐忑与不安,神色也有些拘谨。

初瑜见婆婆如此神色,稍加思量,问王嫔道:“娘娘,方才瞧着太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将太太错认成别人了?”

虽说听不懂太后刚才问康熙的蒙语,但是之前太后说的那两句汉话,好像是错认李氏为故人之女。

王嫔心神一镇,看着李氏同自己个儿有些相似的容貌,想起这些年来同康熙之间的相处,却是越想越心惊。

康熙同她问的最多的,就是她未进宫前的趣事儿。

例如,跟着表姐学做针线,绣的鸳鸯像鸭子,使得她苦闷不已。幸好表姐开解,又将她的“鸭子”后添了柳枝,使得这针线活也能见人,她才破涕为笑。

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康熙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氏过去只当是帝王宠爱,心里只有欢喜的,如今看来,其中却是另有深意。

自己,莫非,做了传声筒么?

她同李氏虽说名分上是表姊妹,但是并没有血缘干系。

她的姑姑王氏是李家过世的老太爷的原配夫人,两家结成姻亲时,李家老太爷还不姓李,而是姓姜,是山东昌邑望族的少爷。

王家虽不必姜家,但也是书香门第,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

当初的乡间俚语,“昌邑县,姜一半,天地不变姜不乱”,原是说姜家在当地的显赫,没想到却成了是偈语。

待到八旗军入关,改天换地之际,姜家为了守卫昌邑,死了无数族人。李家老太爷当时才二十多岁,失去父兄,与发妻离散,在破城之际,被掠为养子。

几年后,李家老太爷以才学卓越选官时,身边已经又有了正头妻文氏。

待到夫妻团聚,李家老太爷对王氏甚为内疚,终其一生,对王氏族人都甚为照拂。

王嫔父亲就是受了李家老太爷的提携,才得意选官的。后来病故在任上后,妻女又被李家老太爷接到身边照看。

李氏这边,名分上是李家老太爷的嫡亲侄女,实际上是其养父的孙女,并不是血亲。

王嫔比李氏四岁,当年都在李家老太爷身边长大。

两人不只感情好,而且容貌轮廓还有几分相似,手拉手出现的人前时,常被人认作是亲姊妹。

王嫔只当是两人的姊妹缘分,心里待李氏也是亲姐姐一般。

想着方才太后情急之下问出的那一句,王嫔却是胸口“扑通”、“扑通”地,心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一般。

太后口中那位“五姑母”,莫非就是康熙三十九年病逝京城的固伦淑慧长公主?

那位公主,先后嫁了两位驸马,却是命运多艰,做了半辈子寡妇。

要是表妹的真是那位公主的女儿,那为何要隐匿身份养在李家……当年李氏出嫁时,王嫔还没有进宫,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陪嫁物什,如今想想,却是藏着什么蛛丝马迹一般……经过太后宫中的异变,心中震惊的不只是王嫔,还有同样听得懂蒙语的德妃与宜妃。

两人心中都是纳罕,但是回到各自住处,却是行为有所不同。

德妃是拿着佛珠,坐在炕上,思量了半晌。对于太后所说的“五姑妈”,她却是没有想到固伦淑慧长公主身上。

固伦淑慧长公主虽说在京城住了多年,是太皇太后嫡出之女,但是同太后关系只是平平。

在八旗入关时,那位长公主就嫁到蒙古去了。太后却是定都燕京后,才从草原嫁到京城来的。两人虽说是大姑子与弟媳妇,但是早年也没什么机会往来。

再说,长公主病故,墓地营葬都有定制,太后也不至于巴巴地问起葬在何处。

虽说已经事隔多年,但是对于当年初入宫时听到的一些秘辛,德妃还影影绰绰地有些印象。

根据传言,康熙九年追封为“慧妃”的那位科尔沁王公之女,是先前老皇爷病着时进宫的。

当初不过十来岁,原是要给老皇爷做妃子的,不想老皇爷驾崩了。

那位博尔济吉特氏便被太皇太后抚养在身边,是给万岁爷预备的嫔妃。

却是不晓得是何缘故,名分始终未定,后来指婚了臣下,没出嫁又守了望门寡。

太皇太后不愿意委屈了这位格格,说是要收这位格格为养女,甚是礼遇。

不想,这位格格却是命薄,没两年就病故了……虽说有追封下来,但是却也有传言,这位格格没有死。

因为当初太后宫里,还有位贵女,有人看到,两人一道出宫去了。

要是当初的传言是真,那李氏的身份呼之欲出,德妃手中拨了着念珠,情绪渐渐地平复下来。

这时,便听有脚步声起,德妃的脸上已经露出几分慈爱来。

虽说还没见人,但是当额娘的,哪里听不出这是自己个儿子的动静。

“额娘安!”十四阿哥大踏步进来,挑了挑前襟,已经单膝跪了下去。

德妃忙起身,上前亲自扶起,心疼地说道:“也没有外人,折腾这个做什么?瞧你这满头汗,这是打校场过来?”

嘴里问个不停,手中已经拿着帕子给儿子拭汗。

十四阿哥虽说已经年近而立,都快娶儿媳妇抱孙子了,但因是幼子的缘故,他还像孩子似的,带着几分撒娇道:“额娘,真热啊,有西瓜没有?儿子正渴得厉害,这会儿能吃大半个。”

德妃笑眯眯地拦着儿子到炕沿坐下,道:“瞧这馋样子,也不怕弘春、弘明他们看了笑话?”

十四阿哥只是笑,德妃到底舍不得驳他的意,吩咐宫女下去准备西瓜。

少一时,宫女送上切好的西瓜,十四阿哥拿起一片送到德妃嘴边,道:“额娘先吃一口,儿子再吃。”

德妃摆摆手,道:“你自己个儿吃,我才从太后那边喝过茶。”

十四阿哥闻言,这才将西瓜送到自己口边,一边吃着,一边状似漫不经心地问道:“额娘打太后那边回来?儿子刚才来时,听说李氏同大格格给太后请安去了。怎么听说,皇阿玛也过去了?”

德妃似笑非笑,将屋子里的几个宫女内侍都打发去了,随后才伸出手来,戳戳十四阿哥的额头,道:“你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想什么额娘还不知道?别在这里装犊子,想问什么就说,别拐这七个弯八个弯的!”

十四阿哥将西瓜皮撂下,腆着脸笑道:“还是额娘知道儿子,儿子是想问问,就额娘瞧着,皇阿玛待曹家人是真亲厚,还是就是个过场……不是说太后恼了么,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德妃见十四阿哥眼神乱转,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道:“万岁爷对他们真亲厚又如何,假亲厚又如何?你已是大了,不是小孩子,这交际往来只分得用的、不得用的,岂能为了不想干的人轻易与人结怨?曹家那小子,是你的亲侄女婿,听说还是你大舅子的至交,这两下里正应多亲近才是……”

(未完待续)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佣兵的战争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捡个王爷来种田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鼎明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江山,美人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万域灵神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盛唐崛起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官场特种兵逍遥侯内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五次元世界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隋唐:订婚观音婢,开局大雪龙骑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九曜书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大明最强皇太子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封州王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明末:我有帝国全面战争系统大秦镇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