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要搞运动,张静江第一个想到的是上海,因为张家在上海有一定的影响力,加上湖州商会的支持,经费和人员很容易找齐。可上海搞运动和游行有着很大的障碍。因为,上海是王学谦的地盘,政府很容易警觉,并采取制止的措施。

当然张静江也不是没有想过在上海发动游行的时候,制造流血惨案,然后推到王学谦的头上。可惜这个念头也无法达到。在上海能够瞒得住杜月笙的眼睛的事真不多,除非他不想知道。这位也是杀伐果断的主,而且手段毒辣,真要逼急了杜月笙,他敢让张家灭门。

就算是张静江最后赢了谋划,可是张家人死绝了,他还忙活个什么劲?

上海不行,就只能是燕京。

至于什么不是广州……这个问题有点尴尬,广州在二十年代初,现代学校太少,不符合运动的条件。还有一个原因,广州是‘国党’的大本营,而且现阶段聚集在广州的激进分子太多,真要搞的出格一点,很容易动摇‘国党’在广州的根基。

别说这时代的广州是个火药桶,就是民国都是个军火库,一点就着,一着就炸。

可有些东西也要分行业,有道是术业有专攻,对于广州的国民政府来说,搞游行真不是他们擅长的,孙大先生的名声就从反对中央集权开始的战争。

更贴切的说,是几次护法战争。

法,是宪法。

战争,是针对北洋军政府的战争。

当然结局就不用说了,每次都是声势很大,不成功便成仁的器宇轩昂。可‘国党’在打仗方面很不专业,从战争发起到交战,都仓储的如同是报纸上的笔战,开弓没有回头箭是不假,可连正儿八经的作战部署都有失算计了。撒开了,叫嚣着要:“搞死袁世凯!段祺瑞!”

这结局就不用说了,每次跑的都是孙大先生。人死了无数,钱花了无数。

可是哪怕只有一次在军事上的胜利也就罢了,问题是一次都没有。奇怪的是,孙大先生凭借着这几次战争,在民国的声望达到了巅峰。有道是盛极而衰,孙大先生的声望走下坡路是在这两年,说起来也是要从前年说起。

当初孙大先生坦言,只要北洋的大总统徐世昌退位,他的那个非常大总统也不要了。

这话说的那个叫潇洒,可他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徐世昌还真在不久之后真退位了,搞的孙大先生很无措。

怎么就当真了呢?

他只是随口说说的呀!

还能不能做一辈子的死敌了?

孙大先生压根就没想过要辞去非常大总统的职务,他是一辈子的‘造反’家,要是动不动就辞职退隐,还怎么革命?当时确实搞的很尴尬,民国的名流们纷纷指责孙大先生说话不算数,做人没品,这事连胡适都参与了,而且还蹦跶的挺欢实,甚至骂孙大先生为‘国贼’。说别人像不要钱似的,可是轮到自己就不成了,属于死要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主。

可孙大先生呢?

他无所谓,骂他‘国贼’的人多了去了。多一个胡适不多,少一个胡适不少,由他去吧!

当年杨度曾经和他还是不错的朋友,在东京的时候和汪兆铭和孙大先生都走的很近。甚至同盟会成立也是因为杨度的关系,他将好友黄兴介绍给了孙大先生,并促使了双方的合作。可在民国建立不久之后,他就在报纸上公开骂孙大先生是‘国贼’。

说白了,每一个野心家都有一个崇高的目标,孙大先生或许不符合野心家的标准,但目标确实有,而且很崇高。

可这一点用都没有,‘国党’这两年在他的强硬态度下,朝着下坡路一路狂飙,不带减速的。而陈炯明‘叛变’,驱逐孙大先生成为‘国党’最为危急的时刻。要是局势再恶化,‘国党’可能都要从民国舞台上被驱逐出去了。和北方的合作,才让‘国党’挽回了一些下挫颓势,可就算是这样,孙大先生也无法阻止自己声望的下滑。

不过最近一年多,他想明白了,自己年逾花甲却一事无成,主要是技艺不精。

造反没军队,等于是白忙活。

报纸上见天的骂当官的是汉奸,有用吗?

没用,一点用都没有。

于是这才有了‘国党’将一部分重心放在军队建设上,当然也就是一部分,另外的精力还是放在老花样上。搞刺杀,搞舆论宣传,可收效甚微。主要是民国的官场已经熟悉了‘国党’的这些套路,都防范着呢?以至于‘国党’很多手痒的主只能拿自己人来练手。

至于学生运动……别说‘国党’不熟悉,就是民国的任何一个派系,不管是在野的,还是当政的,都不熟悉。就像是突然迸发出来的一样,文化运动其实对于政客来说,都是害怕的。因为政治家本来就是引导文化和思想的潮流的一小群人,忽然间发现一群毛孩子都冲在自己跟前横冲直撞,闹不闹心?

好在民国也有人探索出了一条学生运动的道路,只不过大本营在北方。

文化运动也好,学生运动也罢,都要有一个前提,学校多。

而且小学没用,至少得中学以上,在民国符合这个条件的城市有两个,燕京和上海。

当然在上海也没用,上海的教会学校多,而教会学校基本上还有另外一个名词,贵族学校。比如说圣约翰,从中学到大学都有年级,而这所学校可以直通哈佛大学。在这样的学校里,没人会想着去搞运动,学校也绝对不允许。还得找公立的学校,那么在民国只有一个城市符合条件,那就是燕京。

燕京是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学生运动的发源地。多所国立大学为核心,周边的中学为附属,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学生团体。而且燕京还是北洋政府的所在地,学生运动说白了,就是要让政府知道年轻人的述求和想法。出门一个小时,就能走到北洋政府大院的门口,这才是燕京得天独厚的最大优势。

这在以前,‘国党’是没有这种能力的,这并不是‘国党’的声望不够,而是不重视。

现在……还是不重视。

按理来说,张静江应该对此吹胡子干瞪眼,没辙了,可愣是让他找到了关系。南北合作时期,‘国党’其实能够动用的资源很多,甚至连东三省的奉军也能相应。而联系燕京的学生也让他找到了门路,不过他不能明着说:王学谦和张家不对付,处处给张家穿小鞋,爷们要搞他,搞死他!这样的话,没人会帮他的。

可要是换一个说法就不一样了,王学谦卖国了,以出卖东南的民国利益为代价,获取了美国加入远东斡旋的筹码……反正说的有鼻有眼的,对方也没有怀疑。

拍电报去了燕京,张静江还不是不放心,嘱咐自己的侄子几句也打发去了燕京。时间上肯定来不及,也赶不上,从广州到香港快的话一天,慢的话就要三天。香港到天津的班轮,一般会在厦门停泊半天,上海会耽搁一天,青岛也是半天,然后再到天津,加上路上赶路,就已经要一周时间了……而张静江要的是快,已雷霆速度给王学谦一个措手不及。

虽说燕京的学生运动的代表们都得到了消息,可是却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人。

这是连联络的人员都大吃一惊的。

新文化运动也好,学生运动也好,说是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运动,可实际上领军人物还是具有很高声望的大学教授。女师大的周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天,他家里接待了好几拨的年轻学生,来意恐怕只有一个,让周教授在文化阵地的宣传读物上给予支持。说白了,就是让周教授开口认同这次运动。可周教授却不这么认为,可他却难以开口,为什么?他的所有声望都是来源于青年人对他的仰慕和尊敬。如果失去了这些支持者,就等于后世的明星没有了粉丝,还能混吗?

可让他说违心的话,却也很难。一方面,王学谦对他不错,还有一层关系就是章太炎,他们可都是章太炎的弟子,可是同门师兄弟啊!怎么能手足相残?其次就是,周教授也不相信王学谦会像是谣言传的那样,是个没有骨头的人。

要不然,王学谦根本就不敢对英国人动用武力,这里面疑点重重。

面对青年人,周教授脸上装作不说,可心头的无奈是无法掩盖的:“让我想一想!”

“周先生,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想让你走到台前来,因为你是为什么的主心骨……”

打头的的那个年轻男学生压着声音,却无法抑制心头的激动。

周教授嘴角发苦的紧,他已经知道对方想要说什么了。

果然,青年学生的声音不由的拔高了很多,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可这一次不一样,王学谦是南方人,他干涉不了燕京的事。北洋政府也不会反对,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该您露面的时候了。”

多少次游行和运动,年轻人都用保护的方法避免周教授受到直接的冲击,结果就像是他原本想要保护的学生反过来一直在保护他。这让他心里很不好受,当然他虽有改变的心思,但也没有想过第一个目标是王学谦,而且还是在消息不充分的前提下。

道听途说的消息,能信吗?

可这一次,周教授心里头没有怒气,反而是紧张和不安,他不认为王学谦会卖国,尤其是在实力充足,声望正隆的时候,王学谦没有理由自毁前程。想到这里,周教授觉得需要慎重:“再等等好不好,也不差几天时间。而且现在舆论上的观念都是猜测,而且没有大报跟风,消息的来源就很成问题!”

“可是明天的《京报》将连篇刊登文章,痛斥王学谦的卖国行为……”

《京报》周教授会不熟悉吗?

这是北洋政府的看家的报纸,发行量很大,在北方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文章。可实际上,为了生存,《京报》不得不接受北洋政府的招安,成为其对外宣传的主要报纸。当然大部分时候,《京报》还是要装出一点气节来的。

想到是这份报纸,周教授就忍不住皱眉,他最后还是没有答应。这让到访的年轻学生非常失望。

在燕京,很多地方都上演着和周教授家小院同样的事。

比如说胡适在燕京的礼堂里,就直截了当的说:“你们觉得掌握了事情的真相,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在假期里我就在上海。大概有些同学也知道,王学谦是我的同学,朋友,我就住在他家里。连他家的狗我都认识,可我就没有遇到过一个报纸上所谓的美国人,也没有英国人和日本人。”

“这是一个混淆视听的作法,很多报道都是猜测之词语,可能,也许之类用的太多,就成了一篇彻彻底底的谣传而不是报道。我站在这里,想要大声的对新闻行业的同仁们呼吁,拿出证据来!”

“对,拿出证据来!”

胡适的演讲一直异常火热,学生的情绪一直被他调动着。甚至还故作奢靡的假装知道所有的内幕,当然被耿直的学生拆穿了,他也不恼,反而笑道:“本人是故意卖一个破绽,在兵法里这叫‘虚”,而在战场搏杀中这叫‘拖刀计’,很厉害的,基本上戏里头关二爷拿出这份看家的本事,就要赢了!”

吁——(唉,这不是胡适演讲,而是郭德纲说相声)

反正学生们很高兴,都知道胡适是个大嘴巴,别看长的严肃,可实际上压根就是一个欢乐的中青年。

可当演讲结束之后,章士钊直接从台下去了后台找了他,埋怨道:“适之,你不是一直不参与政治的吗?怎么这一次也给王学谦摇旗呐喊了?”

“哦,章先生,你可是稀客啊!我有好茶叶,都是从老家带来的,去我办公室。”

章士钊怒其不争地一甩手道:“胡适之!你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明白啊!让学生们更加贴近真相。”胡适装傻道。

章士钊冷笑:“内阁的意思是支持学生的正当主张,你怎么看?”

按照以往,胡适应该从了,可这一次胡适却并没有低头的打算,反问道:“就算是坐定了王学谦的罪名,曹大总统能够奈何!”

“胡适,你……”章士钊怒目圆睁,气地发抖,却没法反驳,曹锟拿王学谦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事实。(未完待续。)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逆天邪神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祭渊门大秦:新世纪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剑尊携美飞升,早亡原配气活了!凌风全文阅读世界的映像落辰赋咸鱼修仙传封神:开局圣人体验卡猛兽博物馆武侠世界,我能召唤角色主宰漫威凡人修仙之北境仙缘洪荒之三界至尊综影视:智力不行实力强大就是莽修鬼:开局就有红粉骷髅洪荒之神龟剑诛天道灵台仙缘大圣道少年歌行,开局李寒衣芳心沦陷神雕杨过,弥补所有遗憾我有一个不靠谱系统路人修仙记老祖她祭天啦随身洪荒门烽烟乱世遇佳人我有一刀破万生吴俊泉传不灭圣灵盗亦有道之偷天换日仙缘:随手布下万千至宝秘境昭武纪之灵丹传说剑荡山河光阴之外镇妖博物馆玉宸金章我的师兄是孙悟空洪荒之万道天尊天庭兵王神环啸莲花楼之岁岁年年不相负九品仙路穿越之绝色毒妃:凤逆天下大周仙吏修真界团宠秦墨秦相如大乾憨婿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诸天之杀气凛然
品书中文搜藏榜:快穿攻略之逆袭成仙洪荒之无量剑尊重生香江修仙传九鼎记仙途正道紫府变蓝瑰仙机滞销,请帮帮我们九天真魔传道长不要再装了道法有术重生仙路渺渺昆仑镜之荼蘼泪仙路道茫茫妖牛家族发展史御龙葬剑传深山中的独行侠佛法道途和仙君同归于尽后新白蛇问仙三界第一女仙拳破魔域剑出青城神界天书唯我心师父又被妖怪抓走啦我有一鼎仙炉笑傲江湖之随笔西游之悟空师弟人间妖二代扇舞江湖洪荒之元阳道人白蛇问道横推诸天从风云开始","copyright":"起点中文网重生之修仙老祖傲剑惊神济公全传丛月新书仙武炼神笑傲九天黑刀白剑录扶刀行九死丹神诀湮华碎赘婿武侠:解释不清了,我真不是高手横炼宗师诸天一页三岁半大佬又在靠卖萌求生侠行九州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建设新江湖,开局出售辟邪剑谱神雕新章之侠侣遗风修仙者无敌在金庸武侠世界星髓劫:我家掌门双腿嵌着武林核刀不语拳动八荒独行异界斩轮回碧血潮生录综影视,美人有剑问道仙台问道三千界机枢劫仙尊明明超强却过分舔狗叶孤城问剑雪月城,我一步入天象仙渊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商海惊龙我家超市通仙界,开局奖励绝世仙子江湖半轮秋女帝绝情三千年,我修魔破她道心洪荒:我,最强佛祖,从西方捡词条开始!综武之染上了曹老板癖好武侠世界大忽悠,女侠都冲我来了我在诸天世界的长生之路悲催大叔的扯淡人生综武:签到成神,实力藏不住了综武:剑出华山修真与机甲的命运交织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诸天,从双雕开始都市医武双绝剑影权途半神的武林风云明末小道武林高手问道红尘惊雷破空雁翎破阵录神龙剑影侠客红颜传多子多福,从穿越段正淳开始携众美争霸业穿越后我成为了弃女开局获得武侠基建系统浮萍千里飞天下红衣侠女清霄剑北域兽灵穿越从金庸到洪荒锦衣卫,杀敌屠神,我的加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