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那估计会很热闹,会吸引很多人啊!”

刘邦想象着一群进士在旁人的簇拥下,游街的场景,不由这样道。

对人来说,是十分难以免俗的。

排场越大,那无疑会吸引更多人,让无数人羡慕游街的进士们,甚至于幻想自己成为当中的一员。

就比如当初看到秦始皇巡游的场景,他和项羽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成为秦始皇的这个目标,对当时的他来说,无疑比较不切实际。

所以在那之后,他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

现在能够成为皇帝,那纯属意外。

但这个科举,就不一样了。

读书这件事,说难也不难,被游街的进士一刺激,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行了,再次投入到读书这件事当中去,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尚学”的风气。

这样的风气,是十分难得的,也是非常恐怖的。

就像当初的秦国按照军功授爵、授田,从而刺激到秦人,形成了“尚武”的风气,个个锻炼武力,想要到战场之上立下军功。

这才有了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的场景。

由此可见,当一个社会形成“尚什么”的风气,那是十分恐怖的。

当然,要是形成“尚赌”之类的风气,那属于另一类的恐怖,“尚学”显然并不属于这一类。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吃不上饭的人,都来参加科举了,说明肯定招来更多的人才的!”

刘备十分坚定道。

如今正值乱世,有些人选择出世,准备创一番事业。

而同样有人,选择避世,坐等乱世过去。

而在避世的人当中,同样有不少的人才。

作为一个聪明人,他们十分清楚乱世有多么危险,同样也知道个人力量有多么脆弱。

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各个势力当中,也谋不到什么高位。

毕竟,就像刘备再怎么求贤若渴,前提是你有机会见到刘备,并且展示自己的才能。

不是谁,都能像诸葛亮一样,逼得刘备三顾茅庐的。

而若是谋不到高位,在乱世当中,他们就如同一个尘埃一样,根本没有抵抗危险的力量。

所以,他们索性选择了避世,来躲避乱世当中的危险。

他们当中许多人,并非真的喜欢隐居,只是缺一个出世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罢了。

而巧了,科举制正是能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相信到时候,一定可以吸引他们主动来投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孙权等人,快速反应过来,给它照搬过去。

要等科举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天下读书人都认为蜀地是“科举圣地”之时,那就不用担心被他们学了。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这才是真的选官啊!”

听完整个流程,隋文帝也不由这样叹道。

相比于如今的分科察举,这个科举无疑显得正规多了,也能更加有效地选拔人才。

不像现在那些由地方推荐上来的人,真正有大才的,在隋文帝看来,没有几个。

更不要说未来有潜力担任宰相职位的,可以说完全没有。

归根到底,有资格参加分科察举的人,还是太少了。

真正有才的人,依旧苦于人脉等问题,没有办法被推荐。

而“投牒自应”,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唉,大隋的选官确实要改一改了!”

隋文帝最后这样叹道。

虽然十分不想用篡隋之人的方法,但这方法是“真香”啊,他不得不用。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不错,应该有一个规章,不然确实显得有些混乱。”

听着电台,唐太宗李世民不由沉思道。

如今的科举,虽然相比于大唐初年,已经有所优化了,但依旧拥有一些没有规章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上,完全是由相关官员看着来,这就有失公平了。

“房爱卿,这件事,就由你来做吧。

根据电台的内容,想办法让整个科举的流程,尽可能统一,保证其公平性。”

最后,李世民下令道。

房玄龄虽然已经身负编史、编书等命令,压力山大。

但好歹是一个国公,多劳多得,面对新的命令,自然不能虚。

再说,一个延续千年的科举制,由他来规定流程,那无疑是青史留名的事,旁边的长孙无忌都羡慕哭了。

于是,他当即道:

“臣领旨!”

......

画面继续。

【此外,唐朝的科举,是所设的科目最多的一朝,包含秀才、明经、进士、明算、明字、明法等等。】

【其中“秀才科”由于要求过高,很少人考取,到唐高宗时期,就被废了。】

【不过此后,“秀才”一词,成为一般应举者乃至读书人的通称。】

【到武则天时期,甚至还出现了武举。】

【由兵部主考,科目包含有远射、马射、摔跤、举重等等。】

【甚至在武则天的位上,科举不仅想要不论贫富了,还一度准备不论性别,允许女子参加科举了。】

【不过由于朝中的阻力,这个想法最后并没有落实。】

【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短暂出现过女子科举。】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确实是好制度,但大秦想要实施这一制度,困难重重啊!”

秦始皇嬴政不由叹道。

不管怎么样,那些军功地主,肯定是不愿被读书人“骑”在头上。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实施科举制,那就意味今后的官职不再是世袭的,而是需要通过科举得到的。

这一点,那些被授了爵的军功地主,恐怕更加不会同意。

哪怕表示愿意保留他们的爵位世袭,估计也不行。

毕竟谁知道日后会不会反悔,等科举成为主流之后,把他们的爵位收回去。

所以大秦想要实施科举制,要面对的困难那是极大的。

“陛下,不管怎么样,这一制度对我大秦有利,必须想办法实施,就算是先小范围实施也可以!”

这个时候,旁边的李斯忍不住出声道。

其实早在他听到科举考什么的时候,他就很想说话了。

这考的都是啥啊!

他总算想起后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考的内容,大部分估计都与儒家有关。

即使是那个明法,听起来像是与法家有关,不过估计是用儒家的观念来解释法令,这光想想,就让李斯有吐血的冲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也不管了,直接向秦始皇进谏了。

“哦,小范围实施?”

秦始皇嬴政若有所思道。

“对,小范围实施,这样做可以减少阻力,并且......”

李斯绞尽脑汁,说着该如何实施科举制。

但其实他的真实想法,很是简单,那就是先给它实施了,确定好考察的科目,以法家为主。

这样一来,后面再想要变,就有些困难了。

天下那些法家读书人,肯定会阻止其改变的。

这其实跟军功地主阻止科举制的原因,差不多。

也不知道是李斯的胡扯起了作用,还是其它原因。

最后,秦始皇点了点头,道:

“善!

实施科举的具体事项,就先由扶苏负责,李斯辅佐吧!

尽快给朕一个方案!”

听了这话,李斯人都傻了。

哪怕扶苏已经被他洗脑了许久,但本质上,还是儒家阵营啊。

让他来负责科举,那岂不是......

想到这,李斯不由在心里苦笑了起来。

秦始皇显然看透了他的想法,这样做,无疑在告诉他:

『要么想办法说服扶苏,要么凉拌!』

这是在逼他放大招啊!

看来,必须加快洗脑的进程了!

旁边的扶苏:父皇,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好开心!......阿嚏,怎么突然凉嗖嗖的?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女子科举,那岂不是在说女子能当官吗?

这个太平天国是在搞什么?”

刘邦有些不解道。

“难不成女子,不能当官吗?”

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正是吕雉。

“呃......女子还是在家相夫教子为好。

毕竟,男女授受不亲。

若是入朝为官,容易与男子接触,影响不好。”

刘邦努力地寻找着理由。

谁知,吕雉当即反问道:

“难道不能男子在家相妻教子吗?”

“这......”

刘邦一时语塞。

“而且,男女授受不亲,这应该是儒家对于'礼'的观点,陛下不是最讨厌儒家吗?”

吕雉紧接着问道。

“咳咳咳......也不能完全否定,儒家的有些观点,还是有道理的。”

刘邦咳嗽几声,找补道。

“呵呵!”

吕雉轻笑一声,并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她看向画面的眼睛,却是透着不一样的光彩。

得益于旁边戚姬的“洗脑行为”,如今对于刘邦的这种说法,她是十分不喜的。

对此,她很问一句“凭什么?”

不可否认,男人在力量上有优势,在许多地方上,贡献了许多力量,而女人并没有做什么。

但这一切,不是女子一生下来,就被套上的“束缚”吗?

不许做啥啥的,导致女子无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在家相夫教子。

否则的话,她不敢保证女子做得比男子好,但至少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事事以男子为主,完全忽视了女子。

导致这一切的“凶手”,都是女子生来被套上的“束缚”。

那位武则天,应该就是想打破这种“束缚”。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位武则天想来与未来的她,是类似的存在。

既然武则天受到了阻力,没能推行女子科举,那不如让她来?

毕竟如今尚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儒家所提倡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观点,不认同的,大有人在。

现在推行女子科举,想来阻力没有那么大。

当然,吕雉同样有重重的顾虑。

比如她背后的吕家支不支持她的行为,再比如她的一对儿女的安危等等。

这一切,都在阻止她迈出那一步。

未来她能否迈出那一步,估计还是得看旁边那位戚姬“洗脑”的力度了。

值得一提的是,吕雉同样察觉到了戚姬的一些异常。

但这不能否认,她觉得戚姬一些话说得对。

同时吕雉也很疑惑,戚姬这么做,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吗?

没有好处的话,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为什么?

这也是吕雉的顾虑之一,需要她思考的问题。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武则天?这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疑惑道。

他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房玄龄等人,同样得到了不知道的回答。

这就让李世民更加困惑了。

按照电台的语境来看,这位武则天应该还是大唐之人。

可是大唐的皇帝姓李啊,怎么还改姓了?

李世民一时之间,没有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忽然,他的脑子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种可能:

“莫非这又是外戚干政?”

他想到了吕后,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可是把《吕太后本纪》,与《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并列。

从这种角度来说,如果说是“在吕雉的位上”,也没有问题。

难不成这武则天,也是吕雉这种情况?

想到这一可能,李世民开始在脑袋中搜索,当今皇室有没有势力大的武姓外戚。

结果并没有搜索到。

随后他退而求其次,开始搜索有没有未来可能与皇室联姻的武姓家族。

结果还是没有搜索到。

倒是有几个姓武的大臣,但以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李世民并不觉得他们能够做到外戚干政。

这样来看,这所谓的外戚干政,应该发生在后面好几代皇帝之后,怪不到他李世民的头上。

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李世民暗自松了一口气,不过很快,又郁闷起来了。

大唐后面的皇帝,到底怎么搞的?竟然又出了一个吕后!

毕竟汉朝外戚干政的教训,就摆在哪里啊!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