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着秦始皇的自语,胡亥欣慰地点了点头。

看来,秦始皇意识到了数学的作用!

当然,他估计秦始皇,还是小瞧了数学的作用。

数学真正的作用,肯定比秦始皇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只不过,他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数学真正的作用,只能暂时闭嘴了。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算个圆,竟如此地复杂?”

听着电台,朱元璋脑袋有些发胀道。

他试图去理解那个“割圆术”,结果刚一思考,脑袋就疼了起来。

虽然他自认为好学,但数学这玩意,对一些人来说,哪怕你再好学,不会就是不会。

很不幸的是,他就是这样的人。

当然,基本的计算,他还是会的。

但若涉及到更复杂的东西,那他的脑袋,就有点不够用了。

“算圆周长,不是乘三,就行了吗?干嘛要这么精确?”

朱元璋十分不理解道。

“皇爷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越精确,肯定会更好吧。”

穿越者朱允炆试图用胡亥的方法,说服朱元璋。

但很显然,朱元璋并不认可:

“这才差多少啊,能有多大的问题!

有算这个的时间,还不如去多种种地,来得好。”

虽然朱元璋对于祖冲之、刘徽等人,将数值算得这么准确的行为,是佩服的。

但对于行为的作用,却是觉得没有多大。

就比如他从小到大,所碰到的计算场景,人家都是草草地乘以三就行了。

哪用这么精确,也没见出什么问题啊!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朱允炆也是暗自轻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此刻西方正在进行一场文艺复兴,数学在快速发展。

而如今的大明,数学就稍显落寞了。

在古代,数学的一大作用,就是用来观测天文,制订历法。

可朱元璋却对天文研究讳莫如深,害怕有人通过天文研究,用占星的方式造反。

于是下令民间禁止“私学天文”,并收缴一切有关于天文、历法的书籍

甚至于专门进行从事天文历法研究的官员,都变成了世袭制。

其子孙后代都得研究天文历法,不得另谋职业。

这就更杜绝了普通人,学习天文历法的可能性。

民间的数学失去了这样一大应用领域,顿时落寞了起来,没有多少人去专门钻研。

除了珠算这种有用的东西外,整个数学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极限?无穷小?”

听到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词,康熙不由一愣,随后笑了起来:

“看来后世这些有趣的概念,已经传播开来了!”

自从他从传教士那里,了解到微积分的概念,他就迷上了。

闲暇之余,他就经常一个人进行研究,并且越研究,越觉得有趣,算得上解闷神器!

只可惜那些军政大臣,脑子实在愚钝。

哪怕他多次向他们解释微积分的概念,他们依旧听不懂,还反过来劝他“不要玩物丧志”。

实在无趣啊!

想到这,康熙又不由地看向面前的两个儿子,出声询问道:

“胤礽,那道题,你解出来了吗?”

被问到了的胤礽,顿时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结巴道:

“还......还没有,差那么......一点!”

对于这个结果,康熙也不意外,轻声道:

“这方面,你还得好好和你四弟学习,知道吗?”

对此,胤礽露出不甘之色,但还是答道:

“知道了!”

旁边的雍正,这个时候也是适时出声道:

“汗阿玛,儿臣肯定会好好教二哥,怎么做的!”

康熙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好啊,你们兄弟就应当如此和睦,互帮互助!”

康熙笑看着雍正,对这个第四子,是十分地满意。

如今整个皇宫里,能理解他如此兴趣的人,大概只剩下这个第四子了。

大约就在半年之前,闲暇之余,为了解闷,他和雍正讲起了微积分。

结果他惊奇地发现,雍正对此表现出了惊人的兴趣。

并且相比于其它儿子为了讨好他,假装听懂了的行为,雍正是真的听懂了。

并且这半年来,雍正还改进了这微积分。

比如将“甲乙丙丁”改成一些特殊的符号,使其变得更加简洁。

甚至那些军政大臣都给折服了,不再说“玩物丧志”了。

因为雍正根据降雨量等一些数据,用微积分算出了黄河流量,与实时测量的数据,相差不大。

他当时得知之后,那是相当惊喜。

当即就召来那些军政大臣,让雍正表演一番计算,见到结果后,大臣们纷纷闭嘴了。

这让康熙那是爽快不已。

而这一切,也让他对雍正的好感倍增。

恐怕要不是太子已立,他都得将太子的位置送给雍正了。

康熙心里十分满意,但另外一边,作为太子的胤礽,则是暗自紧握着双拳,恨恨地看着雍正。

真不知道阿玛中了什么毒了,非得学微积分,这个微积分有什么用啊!

治国理政,平定叛乱,耕种庄稼等等,哪一项用到微积分了!

更可恨的,还是那个四弟。

和他争宠不说,阿玛让他解的题,也是那个四弟出的。

这些题目,就是他问遍了国子监的人,都没有人解得出。

他是挠破了头,才能勉强解出一道。

结果还要被阿玛说不如四弟,让他多跟四弟学习。

简直可恨!

......

画面继续。

【然后就是大约两百年之后,咱们的祖冲之上场了。】

【他和他的儿子撰写了一本名为《缀术》的书,后来这本书在唐代被列入《算经十书》,成为当时的国子监教材。】

【只不过由于内容太过于深奥了,所以当时的人,需要花整整四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已经赶得上现代人读个大学的时间了。】

【但正因为这样,这本书渐渐被“废而不理”,到北宋之时,已经失传。】

【所以祖冲之,究竟用的是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已不可考。】

【不过,大概猜测应该是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继续算的。】

【最后经过他反复计算,最终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数,即3.。】

【用“割圆术”的话,就相当于分割了边形。】

【这个数值,在算力十分贫瘠的古代,已经十分准确了,比起西方来说,提前了一千多年。】

【以至于,圆周率在华夏古代很长的时间里,都被称为“祖率”。】

【而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算力大大发展,圆周率几乎可以想算多少位,就算多少位了。】

【就比如,3....... 。】

画面之人一口气念了一百位,然后轻咳一声:

【咳咳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小时候,被逼背圆周率的恐怖记忆?】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哦?这还成为了国子监教材?”

唐太宗李世民有些惊异道。

虽然他同样听不懂“割圆术”什么的,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厉害。

现在又听到成为了国子监教材,他顿时来了精神。

“这数学,确实重要,值得专门研究。

天文地理,阴阳八卦,都是数学一道啊。

既然如此,必须重视数学!”

李世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随后看向房玄龄道:

“这算经十书,应当是我大唐后面收录的。

除了《缀术》外,另外的书籍,就由房爱卿督促国子监,进行收录吧。

并且也不要局限在十本,只要是好书,都可以收录。

届时咱大唐学子,要好好学这数学,绝不可以再让此法失传!”

他倒是看得开,多学点数学,也没有什么坏处。

而国子监的作用,不就是让人学习吗?

至于有没有用,那就是学习之后的事了。

“是!”

房玄龄当即领命道。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北宋?”

听到这个词,赵匡胤如遭雷击,顿时有些不可思议道:

“这......这怎么可能?”

有北宋,自然会有南宋。

就像西汉,经过王莽篡位后,变成了东汉,西晋经过“衣冠南渡”后,变成了东晋一样。

北宋估计也是经历了什么变故,才变成了南宋。

北和南,这两个字又颇有深意。

这顿时让赵匡胤,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可能。

莫不是燕云十六州没有被收复,反而被北方的契丹逮住了机会进攻,最后被迫撤往了南边?

想到这,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使劲地摇了摇头,竭力否定道:

“这绝无可能。”

随后又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逐渐亮了起来,当即下令道:

“来人,立即在全国查找那本《缀术》的书,务必找到!”

只要找到了,那他大宋就没有失传这本书。

进一步就说明了,这个北宋不是他大宋,是后世朝代冒用他大宋的名头。

对,没有毛病!

赵匡胤被自己这个“严谨”的逻辑,给说服了。

不过旁边的赵光义,却是有些无语,心里暗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这本书之所以失传了,是因为无人重视?

若是朝廷重视的话,如今距离唐亡的时候还不久,完全有机会找到它。』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比西方提前了一千年?好好好!”

朱元璋不由夸赞道。

虽然他并不认为有多大用,但听到了比西方提前了一千年,还是自傲了起来。

这大概也是这东西的唯一作用了。

想到这,朱元璋又不由叹了叹:

“为这么一个数,东西方都有人,费很大的劲去算,何必呢?

有这功夫,做点别的,不好吗?”

他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去费劲算这玩意?

而随后,听着电台的声音,朱元璋的嘴巴逐渐张大,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o”形。

“一百位?这这这......这圆周率,到底有多少位啊!”

接着他又想到了之前讲的“计算机”,不由道:

“计算机?应该是计算的工具,算盘之类吧?

可用算盘,算这么多位数,就算简单了一些,也费劲啊。”

他光听那个“割圆术”,就觉得脑袋疼,更不要说算了。

在他看来,算这么多位数,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啊!

得费多大劲啊。

有这么大的劲,还不如用在种地插秧等事情上面。

这让朱元璋不由地开始思考,要不要禁止民间搞这些“奇技淫巧”,免得浪费时间,耽误正事?

......

画面继续。

【而祖冲之,其实除了圆周率外,成就还不止于此。】

【比如他还算出了更为精确的回归年长度,与现在的估算值仅相差46秒。】

【据此,他改革了闰法,引入了“岁差”的概念,编撰了《大明历》,对农业生产等方面起了更为精确的指导作用。】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祖冲之之所以能,算出这么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很可能是因为有了更精确的圆周率。】

【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

【只不过,华夏古代通常将数学视为一项工具。】

【使用的筹算系统,虽然对解决日常问题,十分地方便,但对数学发展,却产生了约束作用。】

【同时,唐朝的科举,虽然有《明算科》,但通过的人很少。】

【并且就算通过了,能获得的官职也不大。】

【故而导致当时研究数学的,并不多。】

【而到了明清两朝,《明算科》已经从科举当中完全废除,导致当时的数学家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像明朝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就屡次科考不中,最后绝了科举的念头。】

【与此同时,西方文艺复兴的运动兴起,各种数学思想涌出,数学得到了大大的发展。】

【最终,一直引领世界的华夏数学,被西方无情地超越,实在让人叹息啊!】

......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