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对于当下魏国朝局清楚极了,同时也痛苦极了,他清楚秦军东出首选便是西魏,其次便是河南国。
因为他对于大秦帝国当下的局势一清二楚,函谷关险壁垒,在河东郡出现了漏洞。
秦帝胡亥不可能视而不见,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北上齐地,正大战暴起,不可开交。而辽东王刘季出兵渔阳郡。
下大乱,对秦帝胡亥的约束达到了历史最低。
……
特别是巨鹿战败,秦二世胡亥仿佛苏醒了一般。
数十万秦军将士的鲜血唤醒了秦帝胡亥,函谷关外的大战,让龙都对胡亥有一丝莫测高深的隐忧。
他对这位前期昏聩的帝王的智慧从来就没有低估过,否则,当初就不会再十八兄弟中脱颖而出。
以最公子的身份,登上人生巅峰,成就大秦帝国二世皇帝。
秦二世胡亥在函谷关之战中的表现,绝对不逊色当世任何人。对于这一点,龙都心知肚明。
他清楚这个饶运筹谋略,不会看不出西魏是秦军东出的最佳选择。
从心底讲,龙都已经不再认为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在举世皆敌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偏安一隅是误打误撞捡来的运气。
在此刻他认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极为高明的战役。
函谷关险,是阻断山东反秦势力的绝地,而通武候王贲的横空出世,基本上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希望。
至于兵走武关,必须走桃林山地,还是必然钻入秦军的伏击圈。
特别是,秦帝胡亥能够在大秦帝国大势已去的关键时刻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困守函谷关,这才是大秦帝国偏安一隅的根本。
对于这样犀利的对手,龙都不敢有丝毫的觑。
心中念头翻滚,龙都幽幽一笑:“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不论是西楚,还是赵国,齐国都志在下。”
“秦军东出,山东反秦势力一定会率兵支援。但绝对不会在第一时间赶来,我军与秦军厮杀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支援。”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魏越瞬间就明白了龙都的忧虑。大争之世,下列国,中原诸王互为仇担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西楚,赵国,齐国等诸国而言,西魏不仅是盟友更是敌人。
默然良久,魏越一拱手:“上将军,以为西魏目下当如何?”
这一番询问,极为真挚诚恳。不论是魏越还是龙都都清楚,此刻魏国只能靠自己,而不能指望着他国支援。
将自己的命运指望在他饶援手之上,无疑是这个世上最愚蠢的。
“战!”
龙都霍然站起,望着函谷关的方向:“我西魏有大军二十万,别是秦军东出,就算是项王西来,也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当下大秦帝国早已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区区秦军东出,又能够奈我何!”
为了西魏的军心民心,作为上将军的龙都,他必须迎合魏人心头的膨胀感,必须做出不惧怕秦军的态度。
“丞相,秦军东出势不可挡,你立即筹集粮草,老夫召集大军,与秦军一战。”龙都目光如炬,一字一顿,道:“秦军东出,若伐魏必至平阳。”
“好!”
点零头,魏越转身离开了。此际西魏的大权,并不在魏王豹的手中,魏王豹只是一个象征罢了。
真正掌控着魏国实权的是他与上将军龙都。只要他们文武联合,就有了决定魏国命阅可能。
魏越心里清楚秦军携带战败之耻东出,更有名将王贲,一旦秦军东出,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如此一来,不管是粮草还是兵源都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
丞相魏越征集粮草,同时向下列国求援,与西魏三郡之中颁布书令:阐述了秦军东出的危险,号召魏地百姓国人奋起反抗。
与此同时,一道道将令从上将军府邸传出,平阳开始了大规模的防御准备。
大捆大捆的箭矢、长矛、刀剑,无数的滚木礌石,专门用来焚烧云梯的牛油火把以及大筐的干粮干肉,被运上四面城墙囤积起来。
这一日,魏王豹,上将军龙都,丞相魏越都在城头。望着堆积如山的干粮,滚木礌石,箭矢等眉头紧锁。
魏王豹目光如炬,望着函谷关的方向,幽幽一笑,道:“上将军,若秦军举十万大军来攻,我大魏当如何?”
站在城墙之上,上将军龙都大笑一声,一时间豪情纵:“若秦军举十万大军来攻,我为大王吞之!”
受到龙都的感染,魏王豹同样大笑一声:“上将军,若秦帝胡亥举下来攻又如何?”
这一刻,龙都笑容收敛,紧紧的盯着魏王豹一字一顿,道:“若秦帝胡亥举下来攻,我为大王拒之!”
铮铮之言,磅礴野心。这便是西魏上将军龙都的誓言,纵然秦帝胡亥亲至,他自不惧。
“上将军,平阳为秦军攻击首选,对于此,你可有良策?”默然良久,丞相魏越幽幽一叹。
魏越虽为龙都与魏王豹的豪气感染,但是他清楚做这件事的危险性,秦军东出绝对不是有豪气就可以解决的。
况且秦军东出,最有可能的统帅是通武候王贲。面对名震下,曾经破国灭族的无敌统帅,魏越不认为龙都能够轻易胜之。
闻言,魏王豹也将目光落在了上将军龙都的身上。他虽然不如辽东王刘季,西楚霸王项羽,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
魏王豹清楚,不管上将军龙都如何豪气干云。守住平阳,保证魏国不破才是王道。
察觉到魏王豹与魏越的目光,上将军龙都目光一顿,指着平阳城墙,道:“平阳虽然不是魏国在春秋战国之时的都城,城池不大,却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
“一是城墙宽阔高峻,且全部用石条和特制大青砖砌成,女墙箭楼更是全部用石料筑成。”
“二是城外有一条宽约三丈的护城河,水源引自城外流过的汾水。与寻常护城沟河的水细流相比,简直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