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即使是让他一个人偷渡成功,那都耗费了他父皇和叔父不少的元气,更别说现在有可能是十位之多的大罗金仙又都组团偷渡到了现在!
要知道若非是先有接引他自时空长河未来偷渡而来在先,导致他父皇和叔父的实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巫妖大决战之中他父皇和叔父是有可能活下来的,而不是最后因为自身的实力下降,从而不得不选择了与其他祖巫同归于尽的方式来平衡巫妖两族的战局。
想起这一点,陆压就忍不住想要叹气。
到底是他父皇、叔父预见到了未来巫妖两族两败俱伤的结局,从而选择接引他偷渡到了“现在”?
还是因为他父皇、叔父接引他偷渡到了“现在”,自身元气大伤,致使自身实力出现下降,最后才导致了未来巫妖两族两败俱伤的结局,而不是妖族原本有可能获胜的结局?
关于这一点,是未来陆压偷渡到“现在”这个时间点,并且“亲眼”见证了巫妖大决战落幕之后上百万年间,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哪怕大罗金仙超脱时间长河,无因无果,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命运可以影响的了他们自身的选择。
但是陆压仍然忍不住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影响了他们的选择,还是他们的选择符合冥冥之中的“命运”,又或者仅仅只是单纯的巧合。
或者换一句话说,那就是到底他的出现是改变了“历史”,还是他的出现本就是“历史”当中必然的一环?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陆压来说很重要,因为关系到他认为自己的出现到底能不能改变自己所知到的“历史”未来。
“唉......”
陆压长叹一声,而后起身。关于这个问题,他至今依然没有答案。
不过有关于诸子英杰的事情现在却是必须要有一个答案!
只有确定了诸子英杰的事情,他才好确定接下来的封神之战中到底是抽身而出,另做谋算,还是继续横插一手,施加算计。
至于诸子英杰到底是自十万年后偷渡而来的,还是背地里另有幕后黑手在推波助澜,暗起风波,他亲眼去朝歌看一看就知道了!
帝辛七年。
自帝辛二年,王体成为大商国师、诸子英杰入朝歌为官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大商朝堂之上的文武群臣也已经全部被帝辛换成了诸子英杰的人,像之前的太师闻仲,比干这些重臣、老臣,全部都被帝辛加以厚荣而轻权柄,让他们荣归养老去了。
王体编撰具现而出的诸子英杰都是有后世五千年文化记忆的诸子英杰,对于自己身后几百年、几千年之事也是知道的。
自然对于后世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事,其他的九家诸子英杰也是一乙二楚的。
虽然九家诸子英杰皆是震惊于董仲舒胆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气魄,但是董仲舒将他们其余九家给削的那么惨,甚至于是将他们其中几家都给削没了,他们这些诸子英杰不气的动手才是怪事。
而且道家和阴阳家的确不在意自身的吏部和户部权柄,但是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虽然道家和阴阳家是不在意一部权柄,但是不在意也不意味着要让给儒家。
而且一部权柄在手,意味自家在大商、在人族多多少少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事能够推行下去的,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朝堂之上,其他几家没有自己的声音,无法提出反对意见,故而才被强硬的推行下去,最终无可违逆大势。
所以有了后世之事在前,他们这些作为开道成家的诸子英杰自然要提前为后世的门人弟子留下一个能够发声、说话可以直达天听的地方。
虽然十家诸子的目的都是为了相助大商,让大商发展的更好。
但是并不是说十家诸子之间就没有竞争了,只是说这种竞争是良性竞争,反而更有利于促进大商的快速发展罢了。
制定了上下十七级战功爵制定和八部十卿的行体体系改革之后,十家诸子英杰便至上而下展开了浩浩荡荡的五年改革发展计划。
五年的时间,诸子英杰日夜不休(毕竟在天道功德和人道气运灌体之下成就了不朽金仙之境,不用担心猝死问题),外加昔日横穿人族九州八百域,随他们听道游学的上千万学子供他们选拔采用。
时至今日,大商可以说是已经整体焕然一新。不管是从经济、战事、民生又或者是其他所有方面,绝对是全部吊打八百诸侯王。
而这一切变化都落入到了陆压的眼中,陆压自帝辛二年就来到了大商朝歌,不过他并不敢暴露自身的存在,一直都是在暗中观察,想要确认诸子英杰到底是其他幕后黑手整出来的一个意外,还是自未来时空长河偷渡而来。
然而观察了整整五年,整整五年眼都没眨过。看着大商国运一日强过一日,直到如今国运之浩大,已经隐隐有他后世看到过的那个大秦皇朝的雏形了。
但是他依然不确定诸子英杰到底是意外出现的,还是自未来时空长河偷渡而来的。
若说是意外吧,大商实施的体策有很多都有后世大秦皇朝的影子在内,比如最着名的战功爵制度。当年大秦皇朝的战功爵制度,可是让大秦锐士追着各路仙神妖魔佛来砍的!
若说是偷渡而来吧,但是在他的观察之下,诸子英杰又确确实实是刚刚成就的不朽金仙,并没有展露出半点大罗金仙的痕迹。
“罢了,罢了,既然看不乙,那就且先来斗上一斗吧!”
陆压转身拂袖而去,封神大劫他还是得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尝试一下才行。毕竟若是错过这次,下一次想要再找到这么好的机会,那就要等到十万年后的大秦伐天才有可能了。
大商帝都,朝歌城,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