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咱们连家能攀上公主府靠的全是郡主,咱们连家走了大运才能娶到皇家郡主入门。
这门婚事本就是门不当户不对,咱们连家只是商户,哪里能比得上那些有权有势的宗室子弟。
这门婚事给咱们连家带来的好处,绝非几个妾室能比。远的不说,自从郡主嫁进来后,咱们连家一跃成为苏州的一等大家族,还不仅仅是商户,在官宦人家中都是有分量的。
苏州的那些官员,如今谁还敢无缘无故给咱们连家使绊子?也不用在往上孝敬银子了。
那些官宦人家举办宴会,从前咱们连家沾都沾不上,如今却能收到请帖,受到主家的礼遇。
连家的姑娘和官宦之家的姑娘时常玩在一块,见识长了不少,这一切都是郡主带来的。
别说只是一年未有孕,即便是一辈子没有身孕,我亦不会纳妾,到时直接过继哥哥们的儿子养老送终便是。
咱们连家占了郡主那么大便宜,不能做那种过河拆桥的事,大长公主的威名无人不知,若是得罪了她,咱能连家焉能好过?”
连顷为人利欲熏心,但他有一点比别人强,就是看得清自己的身份,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一个商户之子,无权无势却能攀上皇家郡主,这种天大的好事砸到他头上,他自然要费心经营,不能让任何人破坏他和郡主的关系。
小妾什么的……还是敬而远之吧。
听了连顷的一番话,连母吓得脸色发白,浑身打了个哆嗦:“你胡说些什么,你怎么可能一辈子没有孩子,呸呸呸,说的什么胡话。”
连顷轻笑,他将最坏的结果提前说出来让母亲有个心理准备,而且他说的都是真话。
若郡主此身不能有孕,他不会再纳妾,而是从哥哥那里过继一个子嗣,养老送终。
“母亲,这是以防万一,未来的日子谁说得准。且几个哥哥都是我嫡亲的兄长,日后过继子嗣也比旁人强。
纳妾之事您就别再想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别听二婶的教唆,她一向看不惯大房,您若真给我纳妾,才是让她看笑话。”
经过这一番话,连母哪里还不明白儿子的意思,心情十分不好,没好气道:
“行行行,我懒得再管你们两口子的事,你们心里有数就行,赶紧走,别在我面前晃。”
她是担心连顷的子嗣问题,但人家自己不着急,她干着急有什么用,随他们去吧。
连顷拱手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
奚落轩,是芷岚夫妻的住处,院子十分大,和连老太太的住处有的一比,是连家特意合并好几个院子重新修整出来的新院子,就是为了迎芷岚进门。
清冷的声音在屋内响起:“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暗中跳下一个人,身穿黑衣身手矫捷,跪伏在地,恭恭敬敬回禀:“回郡主,大娘子叫郡马去正院,说了关于子嗣之事,大娘子想给郡马纳妾,被郡马一口回绝了。
郡马还说,若郡主此身没有身孕,他这辈子都不会纳妾,到时从几位兄长那里过继一个子嗣养老送终。”
芷岚娇俏的脸上闪过笑意,她知道连顷去了正院,不清楚是什么事。见婆母派来的女使神情不自然,心里担忧,就派暗卫去查探了一下。
没想到会得知这个消息,连顷没让她失望,芷岚心情大好,声音柔和了许多:
“很好,你下去吧。”
“是。”
连顷回来后,明显发现芷岚对自己更亲近了些,虽不知缘由,但不妨碍他心中欢喜。
两人的感情自今日起一跃千里,夫妻二人感情越来越好,时不时冒出粉红泡泡。
府里的人见了羡慕不已,连二婶更是没好气的冷哼一声,心里越看越气,索性冷着张脸没再说话。
过了两日,连家族长和几位族老都来了,分家正式开始,其他人倒是没什么,最主要的还是将连顷夫妻分出去。
其他几房还要靠着长房过日子,若是分了家,长房独占七成家产,剩下的才是他们一群儿子分,三成家产分给好几个儿子,一层层分下来根本没有多少。
所以就决定,分家不分府,为了儿孙能够科考中举,把几房成婚的小辈都分出去。
分完家后,芷岚派身边的女官带着族谱去衙门一趟,将分家手续盖章,官府记录在册,分家就成了,日后儿孙科举不会再有限制。
女官和连家族长一同去衙门,衙门的官员自然不敢怠慢,利索的给人盖章,没有半点犹豫。
看得连家族长目瞪口呆,衙门办事什么时候那么痛快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他之前来衙门办事,时常被人甩脸子不说,把他晾在那里半个时辰,那些官员才会姗姗来迟的走出来。
他还得装作毫无察觉的样子,给人说尽好话,各种奉承。每次入衙门,没有一千两银子别想出来。
如今事情办的怎么快,一炷香的功夫分家事宜就办好了,连家族长咂舌,暗自感叹:还是有权有势好啊,瞧瞧,郡主身边的一个女官,都能让那些官员伏低做小。
分家事宜处理好后,女官带着连家族长离开了。
别的商户人家若是想以这种方式分家,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父母尚在,不能分家,衙门当差的官员根本不会批。
父母尚在,儿女强制分家,这种情况属于不孝,当地官员完全有罪名将人压入大牢。
连家之所以能分家成功,是因为家中娶了一位皇室郡主,衙门的官员不敢借机找连家的麻烦,直接爽快的盖章了。
看着新出炉的分家手续,连家众人兴奋不已,这意味着他们连家有机会摆脱商户出身,可以送孩子读书科考,晋升官宦之家。
无论平日里有多少矛盾,此刻都尽消了,连大嫂感激的对芷岚说道:
“此事多亏四弟妹了,不让衙门那群趋炎附势之人,肯定不会那么爽快就盖章。”
芷岚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都是一家人,大嫂不必客气。”
连家分家一事告一段落,汴京这边的生活一如既往,平平淡淡的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