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感叹道:“日子总要过下去,老王妃的心思……也是人之常情。你看顾好启哥儿便是,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方青玉闻言心里一暖,笑了笑:“王府那些女人我还应付得来,就是有些小麻烦,还用不着姐姐出手。”
墨兰虽这样说,但她不能得寸进尺,真让墨兰帮忙。这些本就是平郡王府的家事,不好让外人掺和进来。
再则她和墨兰相交多年,一直都是墨兰在帮她。
若遇见一点小事就找墨兰帮忙,长此以往,早晚会将彼此之间的情意耗光,得不偿失。
墨兰见她这般,也没再说什么,转移话题聊起了别的。
想到芷萱的婚事,方青玉感慨道:“芷萱还有两个月便要出嫁了,日子过得真快。
那年我在市街上遇见她,还是小小的一团呢。”
芷萱小时候就跟糯米团似的,可可爱爱,如今快要出嫁了,墨兰有些惆怅:“时间过得真快,好在先帝下旨让秉王永不纳妾,不然我真担心她以后的日子。”
“秉王府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锦贤太妃又长住在宫里,芷萱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芷萱自己有手段,肯定能过得很好,姐姐就安心吧。”
方青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羡慕。
墨兰笑了笑,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惆怅的心情瞬间缓和了许多。
……
方青玉在溪月山庄一直玩到下午,才带着侍卫打道回府。
光阴如梭,时间转瞬即逝。夏天过去,到了秋季。
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地面一片金黄,下人们每日都要打扫,才能勉强将地上的树叶都清理干净。
很快便到了芷萱出嫁的日子,出嫁的前一天,墨兰单独将芷萱带进寝殿。
寝殿有两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地契房契。
“这些全是庄子,房子和铺子的地契,全都分布在大宋各地。”
芷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那么多契纸,得有几万份了吧。
墨兰拿起最上面的一张地契,递给芷萱,语气严肃道:“这一张房契一定要保管好,这是汴京的一户宅院,里面装了价值2000万两银子的金子,因为怕占地方,我就吩咐人全都换成了金子。
等你嫁过去后,安排暗卫去院子里守着。这些是私下的嫁妆,明面上我还会给你备上一份。
这份嫁妆,芷岚和意媛都有。你嫁过去没有妾室,和秉王好好过日子。
若是受了委屈也别怕,尽管回来告诉我,有娘在,自会为你做主。
我的女儿,不能受半点委屈。”
芷萱热泪盈眶,望着那两大箱子的地契,知道母亲是把后半辈子都替她打算好了,眼泪不自觉顺着脸颊划过:“阿娘,我舍不得你,我不想嫁了。”
这一声阿娘,让墨兰有些恍惚,好似看见曾经那个撒娇的小女孩,自从几个孩子大了后,学了礼仪便没再叫过她阿娘了。
墨兰眼眶微红,强忍着泪意,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说的什么胡话,女子哪有不嫁人的。秉王府和公主府都在皇城内,离得不远,若是想我了,直接回来便是。”
芷萱咬唇连连点头,脸死死的埋在墨兰的怀里。
这一晚,墨兰和芷萱两个人都睡在一起,母女两个聊了许久,才沉沉睡下。
翌日,奴仆们天没亮就起来忙活了,公主府院子里摆满了一箱一箱的嫁妆,细数下来将近5万箱,箱子是开着的,里面的金银首饰数不胜数,全都是上好的玉石雕刻而成的首饰。
最次一等的首饰都是羊脂白玉制作,其余的全是灵玉珍宝。
墨兰起身后换了一身喜庆的衣裳,头上戴着仁宗赏赐下来的八尾凤钗,耀眼夺目,华丽炫彩。
衣裳是荷叶领长袖宫装,上面绣了玉兰花图案,耳坠和手镯都是红灵玉制作的,看着华贵又喜庆。
芷萱换好了婚服,因为她是皇室郡主,和秉王身份相当,还有两个世袭王爷的弟弟,这门婚事隐隐是秉王高攀了芷萱,勉强算是门当户对。
所以她今日穿的婚服是一身红色,上面用金线绣了凤凰图腾,由冰蚕锦制作,流光溢彩,尊贵夺目。
婚服上还镶嵌了66颗东珠,寓意着吉祥如意,万事顺遂。
头上戴着的凤冠亦是不凡,镶嵌了23颗夜明珠,和东珠大小一样。华丽精致,光彩夺目。
公主府和禀王府的联姻,汴京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连一些许久未出来的老太君都来了,热闹非凡。
宾客们成群结队的走进公主府。
一进来便看见满地的嫁妆箱子,众人震撼不已,倒抽一口凉气。连那些百年世家的主母都惊诧不已。
有人惊呼一声:“天哪,这些……这些嫁妆都是稀世之宝,件件不凡,这算得上是万里红妆了吧。”
“是啊,光是冰蚕锦就装了两千大箱子,还有拿一匣子东珠,长公主出手真是阔绰。”
“这是名副其实的万里红妆啊。”
“是啊。”
贵妇们震惊不已,佳明郡主的嫁妆加起来,比他们这些传承了百年的世家家底还厚。
有人眼尖,看见最上层的匣子里装着十二花神钗,再次惊呼:“天哪,你们瞧那是花神钗吧。”
听见声音,贵妇们朝着那人指着的方向看去,只见十二支栩栩如生的花神钗安安静静的摆放在匣子内。
贵妇们再一次惊愕失色:“真是十二花神钗,还是用玉雕刻出来的,汴京何时出了这么厉害的雕刻工匠,从前这么没听说过?”
“应该是大长公主府上养的工匠吧,你们瞧,也不知是什么品种的玉,颜色千奇百怪,玉质竟比羊脂白玉还要好。”
“是啊,这世间最珍贵的玉石便是羊脂白玉,嫁妆里的这些首饰全比羊脂白玉还要好,真是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