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宏讪讪笑道:“明儿,老太太想你了,你先去寿安堂吧。”
“是,女儿告退。”明兰行过礼后,转身退了出去。
直到离开正堂好远,明兰才瘫下身来,险些摔在地上,房妈妈急忙扶住她,焦急道:“姑奶奶这是怎么了?”
身后的小桃手脚慌乱地帮着房妈妈把明兰扶起来,突然看到地上有几滴血迹,惊慌失措道:“这是什么呀,地上怎么会有血?”
房妈妈一听这话,迅速朝着小桃手指的方向看去,的确有几滴血,但并不多,正疑惑着。
她目光轻轻一瞥,突然看见明兰满手的鲜血,瞳孔猛地一震,“姑奶奶的手……您的手怎么会流血?”
房妈妈还以为明兰是生了什么病,彻底慌了,手脚慌乱地用手帕给她擦拭血液,待把明兰的手擦干净后,才看见她的左手掌心上,满是指甲掐出来痕迹。
指甲印在白嫩嫩的掌心上格外显眼,还在不停地往外冒血珠。
见此一幕,房妈妈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心中一怒,恨铁不成钢道:
“姑奶奶这是做什么?老太太生怕您受委屈,着急忙慌的叫我过来,您这样作践自己,老太太若是知道该有多心疼!
不过一点小事,哪里值得您这般?”
小桃都惊呆了,她一直跟在明兰身边,却没发觉这事,看着明兰血迹斑斑的手,眼泪霎时掉了下来:
“大娘子,你的手疼不疼,呜呜呜呜,你怎么能这么作贱自己?”
明兰苦笑,一见到媛姐儿那张脸,她就忍不住心里的恨意,若不是一直克制着自己,她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
见小桃哭了,她赶紧安慰道:“无事,快别哭了,房妈妈悄悄去给我拿些伤药吧,我上了药再去寿安堂,别被祖母发现了。”
“可大娘子的伤……若是不赶紧寻郎中医治,肯定会感染的……”小桃小声抽泣断断续续道。
“无妨,待会儿早点回侯府便是,祖母年纪大了,不能让她太操心。房妈妈,你去拿药吧。”明兰语气坚决。
房妈妈也不想让老太太担心,就起身下去拿药了。
待药拿回来后,几人在假山后面给明兰上了药,有假山遮掩,倒没人注意这边还有人。
上好药后,伤口上外冒的血渐渐止住了。明兰起身调整好情绪,简单整理了一下,带着房妈妈和小桃去了寿安堂。
盛老太太见明兰来了,急忙放下手中的佛经,起身迎了出来:“正堂那边没出什么事吧?”
明兰眼中黯然一闪而逝,面带浅笑道:“没什么事,我刚坐下房妈妈就来了。和父亲大娘子打过招呼,便来寿安堂了。”
盛老太太眯起眼眸,仔仔细细打量了明兰一番,见她神情不似作为,这才放下心来,“你能想开就好,逝者已逝,过去的都让他过去吧!媛姐儿不过是和她长得有几分相似,不能因为她,影响你自己的日子。”
只是有几分相似吗,那可是和林噙霜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明兰心中不甘,又不想让老太太担心,便佯装一副释然的模样,感叹一声:“是啊,祖母说的是,从前的事情我都已经放下了,今日见到媛姐儿只是有些惊讶罢了。”
盛老太太见明兰这副不在意的模样,还以为她是真的放下了,欣慰地拍了下她的手:
“好好好,你如今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地位稳固,和夫君恩爱情深。
你那个婆母自从上次王家事发后,名声声名狼藉,也不会再给你的麻烦。
你日子越过越舒坦,不用在意这些小事,以免影响心情。”
明兰浅笑点头,没再多言语。
……
媛姐儿和众人见过礼后,便向盛宏和王若弗告辞,去林栖阁看小弟弟了。
海氏看着媛姐儿优雅大气的背影,眸中闪过晦暗。
一举一动间的礼仪透着典雅,气质浑然天成,比起她们海家教养出来的姑娘也不差什么了。
华兰和如兰则是隐隐羡慕,特别是华兰,她家庄姐儿如今10岁了,马上要到相看的年纪,可这礼仪规矩学的还不如一个6岁的孩童。
她心里一直发愁,倒不是庄姐儿规矩学的不好,只是比起那些大户人家的千金,总是差了些,显得平平无奇不怎么出彩。
华兰想到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心中暗恨不已。
她刚生下庄姐儿时,盛家不得势,又因为头一胎是个女儿,不受重视,庄姐儿渐渐地就被袁家忽视了。
她当时被袁老太太各种磋磨,对女儿就有些忽略。
导致庄姐儿养成个唯唯诺诺的性子,直到4岁时才被她发现,当时她大吃一惊,想尽一切办法,才将庄姐儿的性子慢慢掰回来。
一想起袁老太太,华兰就无比痛恨,若不是她,庄姐儿应该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
……
媛姐儿去到林栖阁,长枫和柳氏都在正堂,她打量着这个从一岁起就没再见过面的父亲,有些好奇。
“见过爹爹,见过阿娘。”
柳氏心里一酸,赶紧将媛姐儿扶起,“快起来,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长枫有些尴尬,也跟着附和了几句,他此时心情有些别扭,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女儿,没相处多久,感情也不怎么深厚。
他本来就不是能言善辩的人,只能站在一旁保持沉默,看着她们母女亲热。
柳氏见长枫这副木桩子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暗暗翻了个白眼,顾忌着媛姐儿在,也不好出声责怪。
但又不想看见他,便开口支开他:
“官人去小厨房看看芙蓉点心做好没有,媛姐儿最爱吃这个点心,若是做好了,就劳烦官人拿过来一趟。”
取个点心吩咐下人就是,干嘛非得让他去?
长枫心里不满,但也知道柳氏是想打发他出去,刚好他在这屋待着也不自在,想出去透透气,就没反驳柳氏的话。
他点头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去了。
长枫走后,屋内的气氛瞬间缓和了许多,媛姐儿也没那么拘谨了,恢复了原型:“阿娘,弟弟呢,我要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