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咱们的燕王殿下,好歹当年也是和自家二哥蹴鞠时一对一单挑过的,所以……
权万纪倒在地上的那一刻,天地倒转,他的眼前闪过许多在惊诧莫名的人脸,可是……他怎么觉得其中有一张,是他那故去多年的老祖父呢?
“竖子!你在做什么?!”李二陛下已经彻底出离愤怒了——权万纪的话虽然惹人厌烦,可是人家只是蠢,为国朝尽忠的心必须保护,就为这,强势如李二陛下也愿意在盛怒之下退让一步。
可结果倒好……
李佑这一脚,算是让群臣们看到了某种不太光辉的传承仍在延续……
“父皇,他无礼他!”李佑毕竟没什么习武的底子,所以这会儿他盘坐在地上倒也不全是因为害怕:“还有……我脚崴了……你要是罚我去宗正寺关禁闭,我认,可是……你得让人扶着我去……”
“你还真是什么都考虑到了哈?”李二陛下说完,一边走下台阶,一边开始解开腰间的束带:“小兔崽子,你看朕今天怎么修理你……”
“父皇!”就在李二陛下刚刚走下台阶的当口,腿脚不便的太子殿下先是喊了一嗓子,随后……
就站在台阶下方的青雀眼疾手快,提前接手了本该属于大哥的伙计儿。
只见他猛地向前一扑,随后便抱住了李二陛下的大腿:“五弟他就是气不过而已,您可千万别揍他啊——他不是二哥,不抗揍的!”
“就是就是!”梁王李愔这会儿也回过神来,赶忙来到李二陛下的另一边,先跪倒,再抱大腿:“五哥他脑子本来就不好使,万一父皇你给他打傻喽……那算谁的?”
“你们……你们……混账!”李二陛下是真没想到哇,从前自己还真是被最能整活儿的那个给一叶障目了——原来自己的儿子们……每一个都这么会“来事儿”,哦,可能也就老三好一点。
“父皇……”有些话吧,就是不能说太早。比如现在,蜀王李恪就默默跪倒在李二陛下面前,挡住了后方通往当弟弟李佑那边的路:“权公是儿臣的长史,儿臣自认有权利代表他原谅五弟方才对他的冒犯之举。”
“……”不得不说,李恪这闷声不响的性子,突然给父亲来了一个狠的,的确是杀伤力巨大。
“陛下,臣认为燕王当罚!”——房玄龄身为宰相,自然要站在群臣的立场上说话:“不过此事已有先例可循——楚王殿下以前受到过什么样的处罚,那么燕王殿下也理当一样。”
“来人!将这竖子押往宗正寺!”李二陛下见房玄龄这么说,他先是一愣,随后便吩咐侍卫将李佑给带了下去。
而此时李泰和李愔,也默契的松开了手。
“你既然乐意跪在这,就跪到天黑再起来!”在离开前,李二陛下将目光停留在李恪身上好一阵后,旋即转身踏上台阶,穿过屏风,去往了后宫。
-------------------------------------
一场大朝会,自此不欢而散。
而大臣们的反应,却是各有不同。
武将们大都都认为燕王是个人物,就是比之楚王殿下,还是差太远了。
毕竟踹肩膀跟踹胸口,这事关胆量之事——楚王殿下从来就没让大家失望过。
而文官这边,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
不管大家如今对楚王殿下抱着何种心意——但是权万纪的做法,却着实让人不齿。
在权万纪没有说出那番看似为楚王殿下鸣不平的话语之前,大家可能也就认为他目光短浅了些,可等燕王飞起一脚后。
众人在吃惊之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此人用心之险恶,已经不下于赵国公了。
他娘的……
挑拨离间也不是这么挑拨离间的啊……
你权万纪是真不怕遭世人唾弃吗?
而同一时间,在回到后宫后,又自觉没什么去处,于是去了御书房的李二陛下,也从盛怒之中恢复了理智。
“权万纪此人,当诛!不过……他也许是真的在犯蠢……”李二陛下嘴上这般说着,视线却已经落在了摆在御案前的高句丽地图上。
“新罗……”随着一根手指从新罗的边境上划过,最终停留在新罗王都——庆州:“你们若是能撑到明年开春,这个公道……朕就替你们讨回来!”
十月,大唐给新罗的国书从长安出发,历时一个月,才到新罗女王的手中。
“李世民……李世民!”新罗王宫内,新罗女王目光信的开头,那刺目的“稍安勿躁”四字,让她感到一股怒火正从胸口直冲脑门。
“女王……”陪在新罗女王身边的,是新罗执事部(类似中书省)的侍中:“大唐皇帝他拒绝了我们的求援?!”
“不,他没有拒绝,只是他在信中说,泉盖苏文已经跟他做了解释,表示这场战争存在着误会。所以李世民认为自己作为天可汗,有责任调解我们新罗和高句丽还有百济的矛盾——等到明年春天,大唐的使团就会到达高句丽王都。”
“可是现在才十月份!”那侍中听闻此言,眼中顿时流露出一片绝望之色:“我们真的能撑到使团到来吗……”
“就算使团到了又如何?”新罗女王眼中满是愤恨:“没人愿意帮助我们……没人愿意!他们都在等着新罗被灭国!什么天可汗……哈哈哈哈……”
此时新罗女王的笑声,凄厉而绝望。
“不,有人愿意帮助我们。”眼看着新罗女王此时状若疯癫,那侍中突然正色道:“女王,您难道忘了,大唐的楚王殿下曾经慷慨的帮助我们消灭了倭寇——况且,泉盖苏文与他可是有着深仇大怨,我们不妨向他求援。”
“楚王?”新罗女王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亮色,可随后便又消失不见。
身为君主,她其实很清楚,如今这种糟糕的局面,并非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自己有什么没做对。
而这,便是生活在大国周边缝隙里的小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