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品书中文 >  逍遥游 >   第514章 亮剑

李鱼要走水路,先行赶往洛阳。

皇帝要讨伐齐王,兵不需要全部从京城地区调拨,粮秣辎重当然也不需要,由沿途官府调济,户部在账上勾兑一下就成了,这样最是经济实惠。

不过还是有一些物资,是需要从京畿地区调运的,比如床弩和投石机这种远程重型武器,这是地方府卫并不具备的利器。

运到灞上码头的床弩和投石机各八具,皇帝派兵讨逆,这两种重型武器也不过调拨了各八具,可见杨千叶异想天开地想通过太子调十几架床弩到黄河边上射皇帝是如何的不靠谱。也难怪太子被侯君集喷了个狗血喷头。

不过,这倒不是杨千叶愚蠢,实在是对这些事务全然不知罢了。墨大总管当年可没管过军中事,也教不了杨千叶什么,杨千叶只看兵书,上边对这种细务的调动流程、监管程序也是毫未提及,纸上谈兵,难免就会闹出常识性的笑话。

“这码头不小嘛!”

到了灞上,李鱼看到那个大码头,舒了口气,吩咐军士:“陛下征讨叛逆,是为了天下的安定。这码头既这般大,我们的军船占据上半段码头就足够使用了,中间设卡,下半部码头交予民船使用吧,免得扰民。”

那小校听了,迟疑道:“李总管,我们的军船的确用不了整个码头,可……平叛事大,万一有所……”

李鱼一笑,道:“放心!齐王,成不了事。我们若是如临大敌的,百姓们看在眼中,难免人心惶惶。该谨慎小心处,我们要用心,但若草木皆兵,那就是吓自己了。”

小校这才拱手道:“是!”

说罢,那小校就匆匆走开,赶去通知那些慢吞吞地正要从码头移开的民船。

李鱼负手站在河边,眺望河水滚滚而去的方向,神色恬淡,颇有大将风度。

他不担心,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在他的记忆中,压根儿就没有齐王这么个人的一点印象,所以他敢断定,这个人的谋反,应该在历史上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很快就能平息。

那个齐王啊,大抵还不如明朝正德年间的宁王,宁王之反,已然是一个丑角的把戏,这齐王……应该是连龙套都不如啊!

大齐皇帝陛下李佑,此时正与众亲信饮宴。

陛下很亲民,连皇后娘娘都出场了。

其下就是拓西拓东拓南拓北四大王,以及这四位大王的王妃娘娘。

再接下来,就是他的军师,纥干承基。

李佑陛下……是关起门来做皇帝!

他宣布,他造反了!

然后,他就把城门一关,带着他的文武百官、满城子民,过家家似的开始了大齐天下的生活。

至于说讨伐大唐天子,他正征兵征粮呢,他打算入冬时再出发,万物萧杀时节,大雪纷飞之下,何等的气派?

这位陛下压根儿没想过寒冬时节,就连黄河都会冰封,到时候他的船如何西上。他没想过,他手下的四大王也没想过。

不是每一个矢志复仇的人就一定极有城府,更兼满腹经纶的。阴弘智在父亲被杀时还是个少年,一个负剑挟弓、轻骑快马的长安少年,其祖乃隋朝名将阴寿生,其父乃隋朝宰臣阴世师,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历练,他也未必不能成长为一代名臣。

但是……,没机会了。

他先是国破家亡,紧接着就成了皇亲国戚。虽然李唐皇朝很自信地毫不避讳地与前隋旧臣人家结亲,但也不可能毫不防备,至少在兵权上,对他们限制多多,尤其是这等与皇室结了姻亲的人家。

所以,阴弘智的成长也就到此为止了。现在的他,骨子里依旧是那个负剑挟弓,纵马长安的少年。而李佑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其人见识本领可想而知。

如燕弘信、昝君谟、梁猛彪等人,能得到齐王李佑的信重与赏识,大抵性情脾气、学问见识都是相仿的,否则怎能谈得来?

于是,杯筹交错间,几人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齐王李佑道:“朕登基已有些时日,父亲那里想必已经得到消息。父亲兵多将广,想必不会坐等我打去,或许很快就有讨逆兵马到了。”

燕弘信已经喝多了,他红着脸、直着眼、大着舌头,豪气万千地道:“陛下不用担心,兄……兄弟我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持刀……就……就能为大王退敌了。”

一会陛下、一会大王,自称兄弟,也不知这齐国君臣究竟是怎么论的。

昝君谟乜视着燕弘信,道:“为……为啥右手持杯,用左手却敌?你是左撇子么?”

梁猛彪哈哈大笑,道:“错了错了,你这都不明白么?燕兄是说,用我们不惯持刀的左手,也能大败唐军。”

阴弘智多少比他们理智一点,但要他做出正确的应对,他又计无所出,所以只是持杯含笑,心中想着,不管如何,我如今已是让你们父子相残了,就算不成,也能灭你李氏一智,父亲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纥干承基盘坐着,皇后娘娘和四位王妃殿下正笑语盈盈地向他劝酒。

纥干承基那可是很帅很帅的男人,皇后娘娘和四位王妃当然不敢臆想他们之间能发生点什么,但生得俊俏帅气的男人,就算多攀谈几句,那也是赏心悦目的事情啊。

纥干承基应付着莺莺燕燕一堆女人,耳听着上首几个智障在那里大发呓语,造反的热情突然就淡了。

为什么想造反的人一个比一个愚蠢?是不是聪明一点的人都能明白,在如今盛世之下,根本没有造反的机会?除了那个前隋小公主,她不是蠢,而是没得选择。那么我呢?

纥干承基不怕死,但他不想蠢死,他想走,可他没办法走。现在全城封闭,锁关为国了。他走出去,只要一开口,从口音上就能听得出不是本地人,这要怎么逃?

李佑及其一众部下的确是蠢,可他们尚武。齐鲁旧地本也有尚武之风,纥干承基自诩了得,却也不敢想像与军队对抗。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要跟李佑的人动武,拼一个你死我活?

真的好奇怪的感觉。

长安那位唐天子,很快就会派兵来了吧?

长安,宫中。

一枝紫毫,有些凝重地在纸上轻轻勾抹着,笔锋流转,一个个笔画简爽、如楷树枝干的小字便跃然呈现,如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无声的泪……

“为父曾告诫你,要亲贤臣,远小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行,一被谄媚的言论蛊惑,便会忘乎所以。为父真的为你痛心啊,我的儿子,怎么可以愚蠢到如此境地!

我让你就藩于齐州,可你却不忠不孝,据齐地而反,不能做国之藩篱,反而成了破坏天下稳定的罪人!佑儿,你是我的儿子,却也是国家的罪人啊。

过往的时候,为父就没听说你有一点好的名声,现在更有数不清的劣迹,没有哪个父亲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儿子。我却偏偏摊上这么一个,为父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李世民一笔一划地写着,泪水轻轻打湿了那张纸。

那不是诏书,而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李绩就在御案前站着。李鱼走水路,运送辎重,李绩则走旱路,率军出关中。这是李世民最后一次努力,他希望这封书信能让儿子幡然悔悟,不然的话,他就只能执行一个君王的责任。

今日流泪,

明日,则亮剑!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