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露,赵小狸是知道的。
在前世,好的黑松露,在市场价最高的时候能卖到一万多一斤。
而黑松露,肯定不会只有一个。
赵小狸用匕首撬开泥土,最后还找到一个比之前那个小一点的。
系统识别,价值一百两银子。
赵小狸没有丝毫犹豫,立马换成银子储存在系统里面。
赵小狸摘了足够多的桑葚放在背篓,直到快装满才往回走。
回去路上还遇到赵海棠。
赵海棠半边脸都肿了,脸上有深深浅浅的抓痕。
她现在看赵小狸的眼神都收敛了些。
没有之前那么赤裸。
赵小狸也看到了她,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便往回走。
只要赵海棠不招惹她,她就当赵海棠是一团空气。
赵小狸并没有直接回家,她直接去了阿奶家。
堂哥赵大旺的媳妇赵柳氏怀孕了。
赵小狸知道怀孕的女人喜欢吃酸的,她今天摘的桑葚酸甜酸甜的,孕妇都喜欢吃。
“阿奶?”赵小狸推门进去。
阿奶正在纳鞋底,看到赵小狸走进来,“小狸来了。”
二伯娘只是看了一眼赵小狸,没说话。
赵小狸就当没看到,主动问:“阿奶,大伯娘在家吗?”
“你大伯娘和青青上山去找野菜还没回来。”
“那嫂子在吗?”
二伯娘意外看了一眼赵小狸,赵小狸找大房的儿媳妇做什么。
柳氏正坐在屋子里休息,听到赵小狸问她,她便挺着肚子走出来,带着微笑,“小狸,你来了”。
赵小狸刚把背篓放下, 就看到柳氏走出来。
“嫂子,你来得正好,你看看喜不喜欢吃这个。”
“要是喜欢,我就和大旺哥说,去山上给你摘果子。”
赵小狸说完把桑葚拿给柳氏。
柳氏还是第一次见这种黑红色的果子。
“这个能吃吗?”柳氏看了一圈,发现是自己从没见过的果子。
赵小狸还没开口。
一旁悄悄观察已久的二伯娘突然开口,“小狸,你可别什么都拿给你大嫂,你大嫂现在怀着身孕呢。”
“这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谁来负责。”
刚开始,柳氏还有些犹豫。在听后二伯娘的话后,便委婉拒绝了赵小狸。
“小狸,我还是不吃了。”
赵小狸蛮生气,要不是堂哥赵大旺对她好,她才不会闲得没事干跑过来送果子吃。
柳氏没吃过桑葚,再加上身体特殊,心里纠结赵小狸很理解。
但是二伯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说她赵小狸不懂事。
明知道大嫂怀着身孕,还给她吃来历不明的东西。
还是说她赵小狸是故意,就是想害柳氏肚子里的孩子?
这个二伯娘真是个搅事精。
“二伯娘说的是什么话,一开口就是我的错,你咋就知道这吃不得了。”
二伯娘放下手中的活,皱着眉毛,“我说小狸,我是长辈,有你这么和长辈说话的吗?”
“我是说了这东西不能吃,你至于嘛?”
“好,既然不能吃,那二伯娘还是别吃了,免得吃坏了肚子,还说是我的问题。”
二伯娘来了一句,“我才不会吃那个黑黢黢的东西。”
阿奶听到这里,沉喝一声,“好了,你少说两句,小狸还是一个孩子。”
说实话,赵老太太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吃。
赵小狸看着阿奶,“阿奶,我娘在怀小龙的时候,她经常带着我和二牛三虎一起吃。”
“所以,我敢保证,这个绝对没有问题。”
阿奶用粗糙的手摸了摸赵小狸的头发,“小狸,阿奶相信你。”
赵小狸听完,暗自瞪了一眼二伯娘。
柳氏闻到背篓里传来的阵阵酸甜,肚子的馋瘾被勾出来。
“那我吃一颗应该没什么影响。”柳氏说着,已经把桑葚放进嘴里。
柳氏已经做好了不好吃的准备,不过等嘴里的酸甜味慢慢散开,柳氏的眼睛亮起来。
好吃,水分充足,还裹挟着一阵酸甜,肉质嫩滑,只吃一颗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此时,赵小狸已经把桑葚洗干净,放在了碗里。
赵老太太看到孙媳妇一脸满足,忍不住尝了一颗。
“小狸,这真的太好吃了。”
三个人围在桌子边开始吃桑葚。
二伯娘却只能直勾勾看着三个人享受。
最后闻到清甜香,是在忍不住,厚着脸皮凑上去,“娘,我也尝尝。”
赵小狸:“二伯娘,刚才不是你说的,有毒不能吃。”
二伯娘脸上的笑顿时僵住,又慢慢变得不高兴。
“小狸,我是长辈,我说你两句,你就听着,你还和你二伯娘记仇。”
“你这孩子,也太小心眼。”
阿奶及时道:“老二家的,刚才是你说的,你不吃。”
“你得说到做到。”
“这要是被你家的两个小崽子知道你这个当娘的言而无信,你还怎么教导孩子。”
赵老太太发话,二伯娘只能转过身,去做其他活。
最后受不了,还捂着自己的耳朵,不听她们几个人说话。
走的时候,赵小狸把找桑葚的路线告诉了柳氏。
如果下次想吃,就让堂哥赵大旺上山去找。
赵小狸回到家,把桑葚拿出来,分给几个孩子。
刚开始赵大娃和赵小花不敢拿,只敢傻傻站着。
最后还是赵小狸把桑葚拿到两个人手上,这才敢吃。
结果刚把板凳坐热,村长赵大信就来了。
灰头土脸的,像是掉进了泥坑。
赵小狸隐隐觉得挖泉眼的事不太顺利。
“小狸,我觉得那个地方可能找不到水源。”
赵小狸心道,她也没说一定能找到啊。
不过幸好,之前赵小狸提醒过村长。
赵小狸态度有些冷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喔,那我就不知道了。”
赵大信一噎。没想到赵小狸还是这种态度。
不过赵大信并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热切了,“小狸,你再仔细想想?”
最近,村里的人都来找他家问没粮食吃了怎么办?
问什么时候上报官府,让官家出粮来救他们。
村里人见识浅薄,以为朝廷一定会赈粮救灾,可他太熟悉上面的县令大人。
这种时候,县令不派人来增税,就已经是万幸了。
村里来问的人越多,他压力越大。
最后实在没吃的,就只能往知府,往京城走。
赵小狸,“那我说的,村长爷爷还会相信吗?”
村长赵大信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