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玄策感觉,长安就是在有意地降低自己这次出使、获胜的影响,大部的俘获也不让带进京,迎接使团归来的仪式也很低调——低的都不能再低了。

就连他俘回来的阿罗那顺,一个俘虏,品级竟然都比他高出了一阶。

他认为,自己的这场大胜,掩盖了某些功成名就者的光芒,而那个在朝堂上一直没说过话的新贵——鹞国公高峻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玄策没什么好办法扭转这一切,也许门第不同,便是两人最大的不同。

李士积恭维道,“王大人临危不乱,借蕃国之兵、在离开本土那么远的地方,大败戒日国数倍之敌,令李某钦佩,王大人真有大将之风啊!”

王玄策瞟了一眼鹞国公,说道,“英国公过奖,玄策哪敢卖弄!这次蒋大人到逻些城搬兵,幸亏松赞首领看鹞国公的面子,才给了一千五百人,不然王某只靠泥婆罗国七千人,胜负难料。”

英国公一笑,王玄策的言外之意他听出来了。

这是在说:我王玄策到泥婆罗一句话借到了七千人,而逻些城看鹞国公面子才给一千五百人。

那么谁的面子更大些?

王玄策话说得客气,但其中的不平之意却显而易见了。

严格说,戒日大捷可以算得上大唐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屈指可数的胜利,既破国又俘获了敌王,而已方一人不失。

基于此,英国公李士积认为高峻的忍耐,恰恰说明了他的心虚。

这样的战事,李士积自己心中居然也没底,因为戒日国他也没去过,更不了解什么大象兵了。

王玄策意犹未尽,说道,“王某这次只是随机应变,打的也没什么章法,英国公如果看出其中的不足,务请多加指点。”

太子道,“英国公不妨讲一讲。”

李士积谦虚道,“李某哪里说得好呢,王大人你该请教一下尚书令。尚书令于军阵方面强过老夫许多,又拜了卫国公为师,对此战的得失也许早已洞若观火了。”

王玄策转而对着尚书令微微一躬,说道,“鹞国公请知无不言!”

高审行不再是中庶子,今天一直躲在底下不吱声,他认为郭孝恪擅自截留俘虏和那么多的战利品,真是大胆之极。

要是在一天前,他还是太子中庶子的话,今天总得说上一句两句。

王玄策话一出口,高审行也去看高峻,因为他也稍稍的听出了王玄策话中的不平之意。

一位升职后的鄯州司马,敢这样说到一位年轻气盛的国公、尚书令,高审行认为高峻一定不爽了,按着高峻的脾气多半忍不下这口气。

不知怎么的,高审行就在心里替高峻担心起来,万一与个司马较起真来,那可是有失宰相身份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喜庆场合。

李士积暗道,王玄策的轻漫与挑衅在先,此时让高峻说王玄策打的好,高峻一定不甘心。说王玄策打的不好,就更有嫉妒与刻意贬低对方之意,尚书令居然不大好开口。

太子也道,“那么,就由尚书令给讲一讲,相信我们一定大有获益。”

高峻笑道,“高某未去过戒日国,对当地当时的情形一点都不知,哪里敢胡说呢!但本官想,王大人即便没有逻些城那一千多兵马,在此战中也一定能大获全胜。”

王玄策道,“高大人客气了,大人在乙毗咄陆部,以三百健儿大破十倍之敌,就比玄策强得多了,此次戒日国只有我军六倍而已。”

尚书令笑道,“惭愧!高某当日从乙毗咄陆部归来,对于陛下所给的两阶封赏一直有愧领之意。而王大人一下子便升了五阶!你我高下立判,又何须多说呢!”

其实,高峻当时由乙毗咄陆部回来时,皇帝正在高丽前线。

那时是太子监国,而且他一回到白杨河,所有的现职都没有了,升职也是后来的事。

但高峻不想破坏了今天的大好气氛,再说王玄策今日轻狂、也有轻狂的资格,自己以宰相的身份,真与一位新升任的中州司马一较短长,胜了也不光彩。

王玄策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大唐的尚书令、鹞国公能当众这样说话,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高峻也不想在此事上纠缠,便问道,“不过王大人,安西都护府郭大人当日留下那些俘虏和马匹时,可曾对你说过什么话么?”

高峻已经从高审行的表情上,猜到这也正是有些人想问的,郭孝恪此举极不合常理,与其让他人没头没脑地问,不如先听听王玄策怎么说。

王玄策不知不觉间,对尚书令就有了好感。

人家说得没错,一次五阶之赏谁有过?要说心有不足,也只能怪自己的起点过低了,与人家尚书令是没有一点牵扯的。

他回道,“这一点,郭大人未与下官解释,但他倒是当众讲过一句。”

“郭大人怎么说呢?”

王玄策:“郭大人对泥婆罗、吐蕃众军说,郭某身为边镇大都护,无诏放诸位过境,便是天大的失职。好在戒日国人马、财物均已到了本官这里,便由本官暂管,已无须诸位护送了!”

此时此刻,王玄策当着太子和满朝大臣,再次回忆起郭孝恪的这段话,心中便猛然一紧,立时语吃。

暗道,“呀!幸亏回来后,没有当众对此事表示过什么不满。”但自己当时为什么只往歪处想呢!

尚书令大声赞道,“郭大人真令在下钦佩!他截留戒日国俘虏、战利品是无诏之举,坚拒外军过境也是因为没有帝诏。前一个无诏而动,极有可能损及自身、而后一个无诏,却事关着国格。这样看来,郭大人恪守了本职!”

如果郭孝恪真是不闻不问,便放两国外军入境,那么接下来沿途的山川、要隘就让人走了个遍,安全自不必说,也太显得大唐无人了!

——打仗靠外援,押个俘虏也靠外援,如果就这么、让泥婆罗和吐蕃外军闯关过隘、直抵长安城下,那么长安要如何接洽?皇帝要给个什么说法?

给少了必然显得小气,给多了,则隐约的有城下之盟的意味了。

而郭孝恪出面,招待了两千五百外军一顿饭,长安的麻烦也就不存在了。如果郭孝恪任由外军一出一入,一路上耀武扬威,皇帝岂能痛快?

在自身有损、与国格有损之间,郭孝恪选择了前者。

将异国成百的美女和亿万之财无诏扣留,万一有人说钱少了、人不贞了,郭孝恪难辞其咎啊。

太子大为感慨,并说道,“鹞国公之言,寡人深以为然!对郭都护此举,御史们不得弹劾!”连提都不要提。

尚书令想了想,奏道,“殿下,微臣建议火速由伊州、庭州、西州三地就近筹兵三千移驻于龟兹,臣恐怕郭大人此时已捉襟见肘了!”

太子问,“高大人因何有此顾虑呢?”

高峻道,“在龟兹城附近,只有郭待诏及阿史那社尔两部,但他们都各有防务,如果郭大人有富余兵力的话,也不会将俘虏和战利留在龟兹了。”

如果郭孝恪手中有兵的话,至少会派出一部来,先将那些缴获来巨额财物护送入京,看来郭孝恪也是勉为其难。

龟兹城有兵三千,维持当地的治安、各地驻守尚有余力,但一下子再多出来上万的俘虏、马匹、大象……高峻的担心不无道理。

李治道,“事不宜迟,鹞国公可速作安排!”

王玄策退在下边,听着鹞国公与太子商议龟兹大事,他心中也在掂量,慢慢的,对郭孝恪暂留俘虏、财物的举动也就理解了。

不但理解了,王玄策也替郭大人担心起来。龟兹只有三千唐军,即便都派出来护送使团、俘虏和财物进京,三千人也未显着多。

那么,龟兹城的防务又怎么办?此时,王玄策再偷偷打量鹞国公高峻,发现他在议定了增兵龟兹一事后面不改色,稳若泰山。

他觉着自己方才的确是有些张扬了,有点不好意思。

……

王玄策、蒋师仁两人登朝听过了封赏之后,就该忙着准备赴任了。

说实话,这两个位卑职低的小官,在戒日国搞出的大捷是有些惊天动地,但皇帝对他们每人五阶的提升幅度也真够意思。

第二天,他们便一同到吏部办理迁任的官凭,吏部的官员们对他二人都相当的客气,手脚麻利地将他们赴任所需手续一一办妥。

然后,王玄策说,“师仁,你我分道在即,将要各掌司马之印了,临行正该去看一看尚书令,看他还有什么叮嘱。”

蒋师仁赞同,两人一同往尚书省都堂而来。

尚书令见到两人很高兴,请他们入座,王玄策躬身道,“宰相大人,下官即日赴任鄯州,不知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高峻笑道,“王大人,让你去鄯州出任司马,正是本官的主张,王大人可理解我的意思?”

王玄策回道,“下官愚钝,未曾细想……”

高峻请他们看鄯州地图,“王大人请看,祁连山以北,便是我大唐最为宝贵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势狭长,是我们沟通安西都护府的必经之地,再往北便是广阔大漠了,但大漠之中缺水少驿,交通多有不便。”

王玄策认真去看,鹞国公所说的一点没错,在祁连山北麓,由东向西是一连串的关隘:凉州、甘州、肃州、沙州、阳关、玉门……足见大唐对这条走廊的重视。

鹞国公说,“一直以来,这些要隘正是背靠着祁连山,才足以抵御吐谷浑、吐蕃方向的袭扰,可以一心一意维护丝路。但两位大人请看,”

鹞国公说着,将手指停在了祁连山脉东南方向的尽头,“鄯州所处的位置,正是河源谷地,吐蕃人可能不大容易翻越祁连山,但经鄯州挥兵直下,则可以抛开凉州以西所有的雄关,直逼关内各州,使长安不宁。”

王玄策和蒋师仁不住的点头,鄯州,是这条进军路线上屈指可数的州府。

高峻笑着说,这下子王大人你理解了吧,司马一职,专司武备城防、训演军士,责任重大,而鄯州司马之职,非王大人这样的骁勇之将不能胜任啊。

宰相说,“王大人以二人之力杀破戒日国,俘虏过万、擒得其王,这样的战绩谁能不惧!大丈夫之气,可御兵十万!你往鄯州一坐,逻些城便什么想法都不会有了!”

王玄策已看出尚书令的推心置腑,对心内的疑惑也不私藏,待对方把话说完了,王司马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可是……宰相大人,下官也听说,逻些城大首领与你是结义兄弟,而且感情不错,大人的宝刀便是松赞所赠,而且依在下看,吐蕃绝无进犯之理!”

宰相说这是两码事,他同松赞乃是私交,但身为大唐的兵部尚书,就该公私两分、居安思危才是本分,又岂能因为私交,而置君王的信任、与国人的安危于不顾!

王玄策与蒋师仁连连点头,钦服不已。

尤其是王玄策,被年纪小于他的尚书令一番话来点拨,对自己此次赴任的责任之重,就更为清晰。

高峻对他说,“王大人能够带领临时凑集起来的、上万蕃兵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想来教化之法一定是有一套,去鄯州后更要发挥所长。”

王玄策终于问道,“在下这才有些回过味来了,宰相大人在朝堂上不对戒日之战作出评论,一定是顾及着下官的脸面了!”

他郑重言道,“此时只有大人与王某的生死之交在这里,务请指教!”

尚书令想了想,似乎仍是不大想说,反而问了王玄策一个问题,“假使王大人已在鄯州,忽闻城外有贼情出没,你当如何?”

王玄策拍着胸脯子回道,“那还用说,下官职责所系,一定会带兵出城剿除,漠不关心便是渎职怠政了,难道还有第二条路?”

尚书令摇头道,“将、勇之别,除了战力之外,更在于眼光格局。鄯州司马剿贼,当然是责无旁贷,但你还有个更大的责任——身后便是八百里秦川的安危!!”

这一句话如雷贯耳!

王玄策乍闻之下,惊得半晌无话,最后赧颜应道,“大人所言极是,如有贼情,卑职当先考虑鄯州的安危,提防敌方诱、诈袭城。因为鄯州之后再无险关了!”

又自责道,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三国:东归志!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了不起的战略系统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