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辽在城外与众首领约定三事后,便回了马邑城,由长史荀彧和别驾张既对一众首领讲解编户、屯田等政令实行之法。

一套政令要推行下去,需要从上到下的接续和配合,尤其是对于不懂汉人政令的胡人,更要因地制宜,引导到位,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平定休屠各这场大战,虽然规模很大,但作用不过是威慑,正如张辽一向阐述的,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大战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安定并州,使并州能够得以治理。

威慑有了,接下来就要趁热打铁,做好治理之事,若是治理不好,先前的威慑也会化为流水,所以治理之事至关重要。

为此,张辽专门将长史荀彧从河东调来太原郡,统御大局,推行政令,他相信凭荀彧的大才,处理这些问题游刃有余。

统御大局的人有了,还需要基层的人才,并州这片土地不同于其他州郡,它脱离汉庭太久了,胡汉杂居,情况很是复杂,治理起来难度要比其他州郡难得多。

所以张辽此次将手下的精英干将几乎全部调来了,对并州的郡县人事全面布局,除了雁门太守郭缊、上党太守袁基、太原太守审配、西河太守崔钧没动外,其他五郡皆做了补充。

他任命沮授为云中太守,同时兼领右军师之职,与赵云共同守卫云中郡,同时处理云中休屠各的后续安抚之事。

任命耿武为朔方太守,耿武曾担任冀州牧韩馥长史,后来被张辽手下暗影救出,一直在张辽手下做事,此番也被委任为一郡太守,协助高顺安定边境。

任命李旻为定襄太守,领定襄之事,李旻曾为颍川太守,后来协助典韦处置黑山眷属安置之事,如今黑山军基本安定下来,所以此次在河东书院的李旻也被拉了出来为张辽卖命。

任命射援为五原太守,领五原之事,射援为皇甫嵩女婿,曾在张辽担任司隶校尉时任从事,其本身能力也极为出众,治理一郡不成问题。

任命荀攸为上郡太守,同时兼领中军师之职,上郡不是匈奴的势力所在,而是羌胡势力所在,不易安定,所以张辽必须派一个有大才的人去担任。

除了五郡太守外,张辽将司马朗、贾逵、徐庶、石韬、法正、王粲、贾玑、贾穆、常林等一众青年英才全部调任至五郡郡府任郡丞或到各县任县令。

这些人都是俊才,放到这些位置正当其用,张辽相信,凭借他们的能力,足以将政令迅速推行,安置好胡人。而且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历练人才,对他们而言这些位置正是历练,能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但即便如此,张辽估计胡人编户之事阻力仍然很大,为此他又临时组织了宣讲团、巡查团,宣讲团宣讲政令,巡查团则巡查政令实施情况,对于发现的漏洞不妥之处,也会及时报之长史荀彧处理。

军事威慑在先,大刀阔斧治理在后,并州诸郡县风风火火的行动了起来,编户、屯田、建里亭制,并行不悖。

与此同时,张辽俘虏的三万休屠各匈奴兵也派了大用场,一部分被高顺、赵云带去修复并州北部被破坏的长城城关。汉武帝时在并州北部从东到西修建了万里长城,后汉以来边塞乱,一些城关多有损坏,此时张辽便要将这些城关修复了,在防御上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修复长城,就是开渠、建坊,开渠是要方便更多的百姓饮水和增加可灌溉良田,建坊则是将胡人迁徙到坊内,形成里正制度,与汉人一般管理。这种方式可以渐渐削弱胡人的部落制,令他们逐渐转变为以家庭或宗族为主的汉人管理体制,渐渐汉化。

张辽又大力鼓励小麦和棉花种植,如今没有花生和玉米、土豆之类的作物,小麦和棉花却都适合在并州种植,尤其是并州西北为河套地带,不同于后世的沙漠化,此时土地极为肥沃,被誉为塞北江南,开发好了便是张辽的粮仓。

除此之外,张辽在太原、雁门、云中、朔方、五原、定襄等郡中开边市,将河东、中原的丝绸、瓷器、粮食、盐等运输到这里交易,换取胡人的兽皮、牛羊和战马,当然张辽对盐和粮控制的很严,经营的商人都有专门的盐引和粮票。至于铁,是完全不可能作为边贸了。

如今虽然与鲜卑形势未明,但商人是永远禁绝不了的,塞外缺乏一些常用物资,塞外商人常常入关贸易,开了边市之后,他们可谓大喜过望。

在饮食上,张辽引入了河东的饮食,苏婳手下的胡姬在晋阳、雁门开了胡姬酒家,将各种美食推广开来,与边市配合,也吸引塞外胡人来做贸易,张辽的暗影也趁机进入了塞北,打探地形和情报。

除了这些,张辽印象最深的就是并州的煤炭了,他对于并州的煤炭开采进行统一管控,设立了专门的官吏管理。如今对于煤炭的开采自然不可能如后世那般轻易,但这样也好,凭借目前的条件怎么开采也不会造成什么污染,而这些煤炭开采出来后,除了冬季御寒外,主要就是炼铁了。

对于炼铁,张辽了解的实在不多,他只知道建造一些高炉可以提升冶炼温度,达到更好的效果,至于具体怎么做,就交给马钧和铁官了。他期望这些能带来改变,但也并没有太高期望,毕竟在如今的时代,很多条件限制,有些东西是根本搞不出来的,但只要能发展一些,便是进一步了。

至于火药,张辽不是没想过,但他做不出来,而且也不知道火药会带来什么不可预测的后果,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农业、商业、手工业,百业齐放,张辽在并州这片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行动着,他同样也没忘记军事。

军事才是他最根本的保障,并州民风剽悍,是最好的兵源地之一,张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优势,他在并州各郡县招募青壮,充实各军,除了汉人外,更鼓励胡人子弟从军,可以编入各军,也可以作为义从军。

至于骑兵训练,张辽更不会放松了,并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发展骑兵,此次赵云的骁骑营和徐荣的重骑兵都扩编到了两万,张辽从休屠各斩获的四万匹战马全部用于骑兵。

两营四万骑兵看似很多了,但在未来的征战鲜卑中根本不够用,张辽对于自己骑兵规模定位在五年内达到十万,而骑兵的根本在于战马。

目前张辽战马有六万匹了,却根本不够用。他一方面从并州的胡人部落购买了不少战马,另一方面则通过中山豪商苏双和张世平从鲜卑和乌桓不断引进战马。

与此同时,张辽重建马政,要发展骑兵,关键还在于自己养马,否则战马作为消耗品只会后继无力。

如此一来就不能缺少马政,前汉骑兵的强大正是由于完善的马政和对河套地区的掌控,如今张辽掌控了河套,已经具备了养马的基础,自然要建立马政,源源不断的培养战马。

张辽在云中、朔方设立了马场,又设置了马丞,专门负责培养战马,以建骑兵,在未来十年里,他要让自己麾下的骑兵超过大汉其他州郡的所有骑兵,在机动方面占据优势,可以实施闪电战、劫粮、迂回等战术。

除了骑兵训练,张辽在太原郡开设了第一所军事学院,名为靖远武堂。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