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这黄河水退之后,漕运还要恢复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漕运总兵徐允松。靠漕吃漕嘛!漕运总兵当然是吃漕运饭的,如果没了漕运,还要他这个总兵何用?

“漕运又没有全停,说什么恢复?”朱由检道:“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淮南运河、天津南北运河等运河河段,如今畅通依旧。而且漕粮改海也是自淮安出,由天津入。将来天津北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和淮南运河只会更加繁忙。天津到东昌的天津南运河,虽然会清冷一点,但依旧会存在,不能通航的只是东昌到淮河这一段。”

“那也有1000余里啊......”徐允松苦着一张面孔,“而且天津往南到东昌的600里河段也没什么用处了。运河总共也就3000余里,这一下就废了半数,数万运粮兵和至少数十万沿漕各城镇的百姓就断了生计......”

数万运粮兵和数十万沿漕百姓的生计,徐允松才不会在乎呢!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官职和油水——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他拉了4000户人口从北京南下的。拉那么多人南下得花大本钱!本来打算从漕运上捞回来,可没想到才上任没两年,还来不及回本就遇上大水了,现在大水没退,就要废漕!

虽然万岁爷说漕运没全停,但是少了中间的一千多里,就不再是一体的了,而是变成了南北不能呼应的两段——一个漕运总兵,根本没法管辖这两段不相连的运河啊!

而且大运河最艰难的也就是淮安到东昌这一段!有时候会干旱断流,有时候又会被黄河冲毁,真是多灾多难,管理起来也麻烦,油水当然也最多。所以大部分的运粮军,都驻扎在淮安至东昌这段运河沿线。所以漕运总兵的衙门,就设在淮安。

“定国公,”朱由检点点头,“运粮军的难处,朕当然是知道的,而且朕也会有安排......不会让他们干等着饿死的!”

徐允松还是哭丧着脸。

运河军饿死干他鸟事?现在的问题是他亏惨了,为了安排那4000家南下,他还拉了亏空,还向同族的徐寡妇借了高利贷,还把自家在天津卫的八个庄子和北京城西的两处园子押了出去......这下可赔惨了!

朱由检知道这事儿,不过这个运粮总兵是徐允松自己要当的,这风险当然也是他的。

这就叫当官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朱由检顿了顿,又道:“朕给淮安到东昌这一段的运粮军安排了两个去处,一是淮东、淮西总兵收容,在淮北给他们分配屯田——朕已经打算在淮北挖掘黄河入海之道。此入海之道一成,淮河就能得到治理,淮河两岸就能变回昔日的鱼米之乡。在淮北种军屯,还是有利可图的。

二是让他们去即将开设的上海商埠谋生,去商埠谋生就不分农地了,但是可以给宅地,一户给个半亩。另外上海商埠所用的吏卒可以优先从去上海定居的运粮军中招募。”

还别说,朱由检给出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要么在淮北安安稳稳的当农民;要么拿上海户口、当公务员,还能分块宅地造个独门独户的院子......也不知道那些运粮军会怎么选?

可是臣的本怎么回?徐允松眼巴巴的望着朱由检。

朱由检当然也不会不给徐允松回本的机会,问题是他有没有这个胆子去干!

“定国公,”朱由检笑道,“这个运河中间断了一千多里,自淮安到天津又都走海运......而且北运之米也不再从南直征收,而是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出,所以从明年开始,运粮军也不必负责转运粮食,全部改为商办,以后运河之上,再无官运的粮船。运粮军以后就负责淮南、江南、浙东运河的维持和钞关征税!”

什么?

钞关征税?

徐允松听了这话,心都吊起来了。

他是定国公,属于逃税圈里的顶层人物,当然知道运河钞关的税是怎么收取的!

朱由检看着徐允松道:“朕可是把淮安到杭州这千里运河上的淮安、扬州、浒墅关(苏州)、北新(杭州)等四大钞关都交给你了,以后没有任何船只可以免税了。哪怕南京户部的船,钞关也照常收税,也不需要点验货物的价值,只管船只大小即可......朕也不向你们多要,一个钞关你给朕交20万两银子,四大钞关给朕交80万两银子,余下的都用来维持漕运总兵衙门吧。”

什么?四个钞关交80万两?

徐允松听了朱由检的要价,都快哭出来了。

天启年间全国的八大钞关年入不过42万余两,这还是在魏忠贤的高压下才拿到的数目。朱由检现在就给徐允松四个钞关,一年就要80万两......这就是要横征暴敛啊!

其实朱由检提出的要求并不高,当年的朱慈烺可比他狠多了。

明朝钞关的税收标准,理论上是三十税一。由杭州到北京崇文门,一共八个钞关,如果全部通过,就是三十税八,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几。

不过实际征收标准是根据船只大小毛估的,根本达不到三十税一,五十税一都不见得有。

而且还有三不收的规矩,也就是官船不收、太监船不收、士大夫船不收。另外,运粮军自己的漕船当然也是不收的......这个不收,那个不收,剩下可以收税的船也就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天启年间还能有42万余两呢!

现在朱由检来个统统要收,四大钞关又都处于经济最发达的地段,一年上交80万两,真的不算多啊!

朱由检望着哭丧着脸的徐允松,“定国公,你今天不必给朕答复,回去好好算一下......如果觉得吃不下来,朕准你请辞。”

可辞职以后呢?

欠徐寡妇的高利贷还得还,一大家子人还得吃用啊!

......

欠了一屁股债的“贷国公”徐允松,前脚跟着一群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的大明忠臣奸臣一起离开了南京西苑,后脚就来了俩特别有钱的奸商——郑芝龙和沈廷扬。

两人是跟着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和尚功女官徐若兰一块儿进入大殿的。

朱由检老远瞅见郑芝龙这个黑大个,就笑呵呵的冲他招手了。

“郑一官,朕可把你盼来了......快过来,快过来,给朕瞧瞧,哈哈哈,年轻多了!”

这话说的郑芝龙一头雾水——那个穿着身红袍的是皇帝吗?怎么看着跟我那么熟啊?还有......什么叫年轻多了?我都28岁了,不年轻了!

“臣福建水师游击郑芝龙恭请圣安......”

朱由检和郑芝龙“自来熟”,但是郑芝龙还是得恭恭敬敬的跟着沈廷扬一起行大礼。

“平身,赐座!若兰,你也坐。”朱由检笑着挥挥手,让身边的太监给郑芝龙、沈廷扬和徐寡妇一人搬了个绣墩。

三人做好之后,沈廷扬本想正式的将郑芝龙引荐给朱由检,可朱由检似乎和郑芝龙更熟悉,没等沈廷扬说话,就先笑呵呵开口了:“一官,你家茶姑多大了?”

茶姑?

郑芝龙愣了又愣,他是有个女儿叫郑茶姑的,可今年才四岁......万岁爷问的该不是她吧?

朱由检看着郑芝龙还在发呆,笑着道:“一官,朕说的就是你女儿郑茶姑啊,朕想让她入宫去给皇太侄做个伴。”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佣兵的战争捡个王爷来种田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妖孽丞相赖上门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