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当中,一餐皇室家宴,已经到了酒足饭饱的时候。

从崇祯上皇执政的时代开始,天下第一家的伙食就走起了简朴和家常的路线。很少会上一大桌子吃不了的山珍海味,通常就是三四盆炒得鲜嫩翠绿的蔬菜,再加上一小荤一大荤,一大碗鲜鱼、肥羊或是老母鸡熬出的鲜汤。相对皇家而言,这样的伙食一点都不奢侈,但是每一个小菜都是用了心思烹制的,倒也美味精细。

而朱慈烺掌权后,虽然家里的条件好了不少,但是日子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过啊!

所以今天摆在武英殿里面的一桌酒菜,还是寻常家宴的风格。因为请了吴襄、吴三凤、郑芝龙、郑森、郑建功、朱由崧、朱常淓这几个客人,所以又多加了几个菜。

其中就有据说是吴三妹亲手烹制的炸薯条配辣椒炸鸡仔......炸成金黄色的薯条外脆里糯,伴了干辣椒末(这个时代四川人和湖南人还不吃辣椒,不过江南人、浙江人和胡建人却能少量吃到一些辣子)的炸鸡块更是让朱慈烺吃到了一点家乡的味道,不过辣味还是不大够,辣得不带劲啊!

“这个黄色的条条不错啊,这是什么?”胖福王也喜欢薯条,连吃了好十好几根,还觉得不过瘾,但又不好意思把一大盆都包圆了,于是就打听起来。

“王爷,这是炸薯条。”回答他的是吴襄。

虽然是家宴,但还是要分男席、女席的。女席摆在武英殿的西暖阁内,除了朱慈烺的后妃,还有周上皇后、张皇后(天启的皇后)、坤兴公主和昭仁公,所以就只能有吴襄来传授炸薯条的秘技了。

“炸薯条?”胖福王又接着打听,“是蕃薯条?”

烤蕃薯也挺好吃的,胖福王也很喜欢的,炸蕃薯他还尝试过。

“是番仔薯条。”吴襄解释道,“番仔薯是福建人叫的,江南人称土芋,北方则称土豆。是从西洋的什么新大陆过来的作物,市面上不大多,这些都是我家庄子里种的。”他放下筷子,用两只手掌合成了一个椭圆形,“大约这么大个,有点像芋头,埋在地里的,地面上是花草的模样。”

“这东西产量几何?可能果腹?”崇祯上皇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上皇,这土芋产量可不低,亩产据称可以达到2000斤,臣家里头一回种,就产出了1000斤,”吴襄道,“种起来也非常简单,将土芋按照芽眼切成鸡蛋大小,放置在温暖潮湿的泥土中即可。”

“那么说起来还不如蕃薯。”崇祯上皇也知道朱慈烺在山东屯田种蕃薯的事儿。

“产量的确不如蕃薯,”吴襄笑道,“不过这玩意比蕃薯要扛饿......虽然不如大米白面,但是比蕃薯强多了。”

崇祯说:“千斤也有八石之多,如果能达到两千斤就更好了,大量种植,岂不是能解了东南粮荒?”

“上皇,番仔薯可不大耐旱,也不是很耐热,”郑芝龙接过话题,“番仔薯比较抗冻,却耐不得干旱和炎热。如果在北地不缺水的地方,倒是可以大量种植......番仔薯有百日即可收获,即便在北方寒地,三月播种,七月就能收获。收获以后可以加工成薯粉,就能长久储存了。”

朱慈烺已经吃完了一根鸡腿,扭头看着郑芝龙,“老泰山还懂种地?”

郑芝龙笑了笑,“种地是不会的,不过臣家在台湾屯垦,雇了不少精通农事的老农。臣时常和他们交谈,所以知道一些农事。这番仔薯和蕃薯,只要种对了地方,都是可以活命的。”

“你们家在台湾开了多少荒?”朱慈烺问。

荷兰人现在已经从台湾撤出,郑家现在成了台湾之主——台湾日后号称宝岛,但是在17世纪还是蛮荒状态,又有“黑水洋”(一道速度很快的洋流)阻挡,如果不是郑家这样的海贼世家,进出台湾岛都不容易。

所以开发台湾的事儿对大明朝廷来说,差不多就是个无底洞,可不能拿民脂民膏硬往里面填,还是委托给郑家去开发比较妥当。

“回禀皇上,”郑芝龙道,“臣家这两年在台湾下了血本,垦荒多至三十万亩,半数则种了甘蔗,余下的则种植芋头、蕃薯、水稻和各种果蔬。

甘蔗可以用来熬糖,能卖不少钱。稻米能养人,不过产量不高,所以得种些蕃薯以补不足,至于芋头,可以给人吃,也能喂猪。”

“台湾的稻米产量不高?”朱慈烺问,“为什么呀?台湾气候湿润温暖,水稻一年两熟不成问题吧?两熟相加,亩产怎么都能有三四石白米吧?”

郑芝龙连连摇头:“没有那么好,真有那么好,台湾这么好荒到现在?陛下有所不知,台湾风大,每到夏季就是一阵阵的狂风,经常能把长到一半的稻米吹倒。所有上岛开垦的百姓必须要终止蕃薯和芋头,这样才能保证口粮供应无虞。”

台湾在后世是盛产稻米的,但那是建立在一代代改良稻种和杂交的抗风水稻基础上的。在17世纪,能够在台湾岛上种植的都是福建带过去的水稻,容易被台风吹倒,产量不稳。所以必须有备荒的蕃薯、芋头配合种植,才能确保粮食供应无虞。

至于蔗糖则是荷兰人引入台湾岛的特产,再加上一个鹿皮,就是台湾岛的利润来源。

郑芝龙从荷兰人手中接过台湾岛后,也在蔗糖产业上投下了巨资。

不过他放下去的并不是血本,而是抵押贷款——由海商银行向敢于去台湾岛上搏一下的福建农户发放高利贷,再以农户在岛上开发出来的农场做抵押。同时,郑家的台湾糖行还会和上到搏富贵的福建农户签署甘蔗包买协议,收购他们的甘蔗。

贷款利率和甘蔗的收购价格,都是郑家奸商精心计算过的,一方面能让苦心经营,运气也不错的农户赚到“大钱”;一方面又将开发台湾的风险,最大程度的转嫁出去。

赚到大钱的农户,不过是郑家展示给那些两手空空,又做梦都想发家致富的福建农民们看的财富效应。

在一家发财的农户背后,至少有四家农户白辛苦一场,甚至把性命都输在台湾岛的倒霉蛋......妥妥的二八效应啊!

而郑家在这场开发台湾的冒险活动当中,是稳坐钓鱼台的。

两成赚了钱的农户可以偿还贷款,可以源源不断的向郑家的糖厂供应蔗糖。而八成亏得一无所有的农户,只要不死,就得给郑家打工赚钱还债——要不然台湾岛上的无产阶级怎么来?

而且他们辛辛苦苦开出来的农场,也会被郑家收购,然后再转卖给从福建过来的新人接盘......只要有财富效应,就会有人前赴后继上岛寻梦。

谁让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自古就是田少人多,从来都不缺敢于出海去寻活路的穷人。郑芝龙自己,早年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现在出海去台湾谋出路的都是福建的穷人?”朱慈烺接着打听出海谋生的事儿,他当然想把大明的旗号插遍寰宇,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没那么容易。现在的大明王朝可不能被上一个个无底洞一样的殖民地,所以得多听专家的意见。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交手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