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没多久,王公公又拜托了他一件大事,趁着天黑去了一趟工部,把工部尚书徐大人给请来,他当然知道王公公请徐大人来做什么,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摸着黑就去了,匆匆忙忙赶来的徐大人一头钻进了书房一天一夜没出来,等出来的时候,王公公脸上的疑惑也去得干干净净。

出于好奇,他后来趁着空闲向人打探过那本《尉缭子》才知道王公公疑惑的神情从何而来了,这《尉缭子》一书,外面传说是战国兵法大家尉缭说著述,此人性子孤傲,不同常人,刚入秦时,就向秦王献上一计,他说:“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之君,我所担心的就是诸侯‘合纵’,他们联合起来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春秋晋国的权臣,后被韩、赵、魏三家大夫攻灭)、夫差(春秋末吴王,后为越王勾践所杀)、闵王(战国齐王,后因燕、赵、魏、秦等联合破齐而亡)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爱惜财物,用它们去贿赂各国的权臣,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则可以尽数消灭了。”一番话正好说到秦王最担心的问题上,秦王觉得此人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计寻求的人,于是对他言听计从。不仅如此,为了显示恩宠,秦王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卑。

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赏识之初曾经认定秦王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秦王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秦王为他安排的住处,惹得大怒,本欲杀之,但在当时的廷尉李斯的苦求下同意让李斯将其追回,并在李斯的建议下授以国尉之职。最后终于得到尉缭的肯首,愿意扶助秦国,入朝为臣,经多年谋划撰写了《尉缭子》一书,此人别开生面的杂取法、儒、墨、道诸家思想而论兵,除论述军事外,还论及政治和经济。它虽谈兵法,却并非兵家。只是此书问世后,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兵家的重视。唐魏徵将其收进用于经邦治国的《群书治要》之中,宋代被官定为武学经书,传至今日,无论是兵法大家,还是战场厮杀的武将都将其看做兵法古籍了,只是这书写自战国,辗转千年,真能看明白的人少之又少了,王公公文采虽好,终究是秀才出生,纵然有心奈何才学有限,看不明白算不上什么奇怪的事儿,他奇怪的是王公公一个太监既用不着出征也用不着排兵布阵,根本用不着看什么兵书,可王公公非但看了,看的还是《尉缭子》这等兵法古籍,认真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读书人,起先他有点想不明白,可他终究是个聪明人,细细思索也就回过味儿来了,王公公这是要借机掌握兵权了。

小太监独自想着心事,炉里的茶汤不知不觉得便沸腾了,阵阵的白雾差不多弥漫了整个司礼监,差点没让他吓一跳,这水可是从雪山带回来的雪水,最经不起炉火的翻转沸腾,一旦火候长了,这茶汤也就坏了,好在发现得及时,再晚个片刻,可就要坏事了,可即便如此,小太监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先是迅速熄了炉火,让炉子的温度降下来,然后去了炉盖子,小心的将茶汤倒入早已准备的紫砂壶中,配了两盘北京时下最新鲜的瓜果,以及王大人平日喜欢吃的糕点点心,再放了两只茶杯,就着一张木质的托盘,小心翼翼的送了进去。

值班房里就他两人,通报了一声,待里面有了应答,小太监也就推门进去了,木门发出咿呀的声响,带着茶壶飘出的清香,小太监弓着身子,揣着小心将茶汤放在了王公公左侧身旁的茶几上,一一摆好后,垂首站在一旁,才小心的提醒道:“公公,茶汤准备好了。”

聚精会神的王振听得声响才放下了手中的古籍,抬头看了一眼小太监哦了声,道:“满上吧?”

“是”小太监应答了声,小心上前提起紫砂壶往茶杯里满上了一杯茶汤,小心翼翼地推到了王振的跟前,王振似在思索某种大事,神情并没有从刚才的神态中回过神来,神情显得有些凝重,见茶杯到了自己跟前,竟少了往日闻茶的动作,小太监有心提醒,可看王公公神情,嘴唇动了动,终究是不敢,眼看着王公公径自将一杯茶汤送入了嘴中,囫囵吞枣一般喝了干净,不免有几分失望。

王公公自不知小太监小小的心思,一杯茶汤入了肚,神情得到了缓和,人似也变得精神了几分,略显红润白皙的脸上不再是先前愁容满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欢悦,他用一双三角眼撇了一眼,在忙碌的小太监缓缓的问道:“这两日外面可有了什么消息?”

小太监一听王公公问话,忙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恭恭敬敬地道:“回公公的话,这两日到是没什么大事,京城的官儿文官日日骂的是公公,武将则日日说公公的好话,就连京城的一些百姓,也开始说公公这三十万两银子拨的好,他们可说了,天下,天下,什么是天下,唯有疆土安宁了,将士吃饱了,有衣穿了,能打仗了,不怕外敌了这才是天下,否则银子再多那也不是一个安定的天下,你看前朝赵家天下,百姓富庶是富庶,可将士太平了,好不容易出了几个能打仗的将士,也给皇上杀了,到头来是辽国也欺负,西夏也欺负,就连云南的大理国也变着法儿里起伏,到了后来,女真人,蒙古人那个都可以欺负咱们这些汉人,到头来还给蒙古鞑子给亡了国,过了将近一百年人不人鬼不鬼苦日子,所以百姓早就看出来了,这天下可不管是有钱就完事了,还得靠读书人去治理,当兵的去保家卫国才能过得安稳。外面的百姓说了,公公虽是个太监,可眼光却比那些读书人要高明得许多,这事儿做得地道。”小太监侃侃而谈,这些话儿他是在外面听来的,真真假假都有,只是关于天下一说,可不是这京城百姓能看得到的,这是他小时候,家乡来了一个流浪汉,流浪汉心有韬略,因战乱才躲到了这儿来,村里百姓怜他可怜,便给了他几口饭吃,再后来那汉子便留在了村里,闲来时候给村里孩童说说书,等他进学堂的那会儿,恰逢他说了一番道理,小小的他,觉得这一番言语倒也有些道理,便牢牢记住了,今日也就顺嘴给说出来了。

“国势积弱,人情久玩,而欲一旦以法绳之,急则生变。所谓兴亡苦的还是百姓罢了,咱家身居司礼监秉笔太监之职,沐浴皇恩,此乃本分之事,算不得什么。”王公公喝着茶汤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

饶是如此,小太监还是瞥见了王公公眼角残留的喜悦,当然知趣的他并不会多看。

停顿了一会儿,王振继续问:“除了这事儿再就没什么新鲜事儿发生?”

“京城那么大,士农工商那日没新鲜事,当真要说起来,那不得没完没了。远的不说,就说京城最近来了一位王大人,这位大人模样实在不敢恭维,比武大郎好不了多少,非但如此,腰背都不直,是个驼子,走路摇摆不定,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大蜘蛛,“这样的容貌,在本朝想做官,做大官可有点磨难,可这人不但做了官,就在前两日堂而皇之入住京城去了六部工部做了新任的工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儿,一时羡慕旁人。旁人问他有什么秘诀,他总是笑而不语,后来经人多方打探,才得知了其中的奥妙,此人相貌虽丑陋不堪,可贵在不要脸,每次上朝、出巡都要他出面,位列在一群士大夫和御林军当中,就显得十分咋样,引得看热闹的百人挤满道路,蔚为奇观。一来二去,王大人的英名也就传播四方了,为上面所知了,等到京城的官儿下来考核,王大人名声在外,自是少不了升官加爵了。于是才几年的功夫,王大人从当初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做到了今日三品的工部侍郎,可谓是平步青云了。

比起这个以丑当官的王大人,刚刚被抓的假中书大人那才是一等一的趣事儿,说是这位贾中书本是一个落第的秀才,一日气愤不过,竟自个写了具帖,帖子上写着名字和中书官衔,然而准备了一身大蓝袍,便出了门,第一站去的省江宁县的高翰林的家,去之前给这位老兄去了一帖,帖子上说京师回来的内阁中书万里要去拜访拜访他,这事儿细细一查,便知真伪,就是寻常百姓也未必能上当,可偏偏这位高翰林相信了,非但相信了,接到请柬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差人去了一趟府衙,把同科进士的施御史和秦中书也请到了家中来,好陪着这位贾中书喝几杯酒汤。这等好事,施大人、秦大人自是一口答应了。

改日,贾大人就来了,来时,坐着官轿,头戴纱帽,着七品官服,与三人一见如故。由于同为中书,秦中书便在第二天大摆宴席,盛情款待,还请来了戏班子。秦中书恭请贾中书点了一出好戏,戏子才开口,只听得门外忽然一棒锣声,外面竟冲进来了一帮人来,二十几个按着朴刀的捕快迅速将贾大人给团团围住了,不等高大人、施大人、秦中书开口询问,为首的衙役便上前将贾中书给抓了起来,大声骂道:”好你个混吃混喝的东西,竟敢假冒中书大人,你可知我老人是什么人么?”

贾中书毕竟没见过什么世面,不等那捕快说出县衙老爷的身份,便把什么都说了,这下可苦了在座的三位大人了,他们可是正儿八经走科举仕途的官家人,正经事不干,却在这儿热情地招待一个贾中书,这事儿若传扬了出去还不让人笑话死,再说了你与人家称兄道弟,三人与这贾中书是什么关系,可就值得让人怀疑了。一旦一旦追究起来,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三人既害怕又羞愧,后来也不知谁想了个法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竟让人给这位贾中书买一个内阁中书。买官的钱让贾中书留下字据,先欠着,等他上任后再还。这样可以图个干净,免得被动受罚。这种混账主意,三人竟一致通过,连夜凑了三千两银子,再有高翰林写了一份买官的揭帖,施御史连夜进京,拖着老脸去给贾中书买中书的官儿,亏得我大明官场风气还好,加上这事儿也太离谱,没人答应,眼看买官不成,三人退而求其次了,将三千两银子给了那县衙老爷,让他好生打点,不管是什么手段,总之再不能让这个贾中书出现在人间了,这等好事,县衙老爷自是一口答应,当夜便让人给贾中书准备了一桌好酒好菜,吃完后让人给贾大人送了几袋麻袋,可怜的贾中书,本只是想发泄发泄心中的郁闷与不甘,却不想这般轻易的丢了自家性命。

县衙老爷处事果决,又对参与此事的捕快加以嘱托,这等杀人的勾当,竟也没有半点风声传出来,直到今年,那捕快干得不错,从地方调往京城的衙门,一时高兴,在酒桌上多喝了几杯,酒桌上被其他同僚一番怂恿,竟把这等密事儿给说了出来,这等杀人的勾当才大白与世,在京城很是流传了一阵,百姓既感慨贾中书的可怜可叹,也暗中大骂官场的黑暗,高大人、施大人、秦中书自是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交手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了不起的战略系统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