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既已开了头,杨峥也就不在乎了,只是语气一如先前的低沉:“太监不得干政,不得读书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永乐的时候虽有些改变,但也只是让太监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到了陛下这会儿,先祖的规矩彻底打破了,太监非但读了书,还参与了政务,皇上可别忘了,书本可以改变一个读书人的命运同样也可以改变一个太监的命运,鉴于往日他们的认知,许多政务上的事情他们不敢做,也做不了,可读了书就不一样了,圣人的道理他们也明白,有些太监书法,诗词文章比读书人还厉害,这样的后果就是往日不敢做,不会做的事情,现在敢做会做了,若说他们都能精忠报国倒也说得过去,可一旦碰上了别有用心的太监,再来一个赵高或是李辅国国事岂不是一团乱了,再者,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少斥经术,暗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太监在皇帝面前是奴才,他们必会想法设法侍奉着皇上,一次两次皇帝或许能保持清醒,可次数多了就难免有昏庸的时候,一旦有了过错,世人固然骂的是太监,可仔细想想他们更多的其实骂的是皇上,宋徽宗一朝,两大宦官童贯与梁师成虽无宰相之名,却皆有类于宰相的权力,被称之为“媪相”与“隐相”。被称为“媪相”的童贯少年时即入宫做了宦官。其父是一位书画收藏家,家中有许多古玩字画,这对于喜爱书画的徽宗来说都是宝贝。童贯投其所好,多次献画赢得了徽宗的赏识。徽宗于杭州专设访求古玩与书画的明金局,委托童贯担任供奉官。在杭州时,童贯开始与后来掌权的蔡京勾结。蔡京擅长书画,号称天下第一书法高手。他把购得的或亲作的书画作品贡献给皇帝,也博得了专好此道的徽宗的赏识,加之童贯等人的推荐,蔡京轻易地被任命为宰相。自此,开始了童、蔡二人互为表里,为害朝廷的行径。童公公在苏杭设造作局,把奇花异石进献给皇帝,新进花石通过运河和汴河运进京城,称为“花石纲”。奇花异石一旦被宦官们看中,百姓被迫凿墙拆屋、掘地数尺。花石纲进京后,童贯等宦官又负责在皇宫以北修建华丽奢侈的延福宫。后来宋徽宗丢了江山,百姓固然骂童公公,可皇上知道百姓是如何骂宋徽宗的,百姓说了宋徽宗耽于享乐、重用宦官、盘剥百姓、轻启战端愧对祖宗,愧对百姓的大昏君,皇上是明白人,也该知道太监能猖狂,仗着的不是他们的本事,而是陛下的权势,所以世人畏惧的不是太监本身,而是皇权,一旦太监在外面胡作非为,惹得名声沸腾,无论陛下多么的英明,这些罪责最终会算到陛下的头上?”说到这儿杨峥看了一眼宣宗,见这个好说话的皇帝难得露出沉思的神情,顿时神情为之一振,吸了一口气,道:“说到底这天下的治理靠的不是太监,陛下也是诵史书的人,就该知道历朝历代但凡是盛世王朝,极少有皇帝重用太监的,但凡这个王朝让一帮太监参与政务,那足以说明这个王朝已走上了一条毁灭之路了,秦朝如此,东汉末年如此,大唐、北宋如此,太祖是个善于学习历史经验的帝王,他坐上大明王朝的交椅后,“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鉴戒,曾感慨系之地说:“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因此他对宦官作了种种限制,明确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穿戴外臣衣服、帽子,官阶不得超过四品,政府各部门不得与宦官公文往来,又特地在一块铁牌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十几个大字,以示震慑,微臣不能说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但不否认太祖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

宣宗想了想道:“这事儿爱卿当初可是支持朕的,爱卿忘了么?”

杨峥道:“这个微臣当然没忘,当初微臣支持陛下,那是觉得陛下说得没错,身边的太监能认识字儿也能知趣一些,可没支持陛下怂恿太监参与政务?”

宣宗淡淡一笑,看了他一眼,道:“才半年不见,爱卿也学上了读书人的腔调了,这变化让朕有些不认识了?”

杨峥淡淡一笑道:“皇上说笑了,微臣是一片丹心照日月,人还是当初陛下信任的那个人,忠心皇上,忠心大明,为大明分忧,为陛下分忧,这一点今日不会变,日后也不会变的?”

“朕知道……?”宣宗淡淡一笑,眼里满是信任。

杨峥道:“信任归信任,但有些话微臣该说的还是要说的,微臣可不想陛下百年后的英名毁在这件事上。”

宣宗轻轻叹了声,道:“不怕告诉你,自从朕设置了内学堂,让太监诵读史书,起先那帮读书人碍于朕的威严答应了,倒也没说什么,可这几年太监读的书也多了,读书人自以为是的圣人大道理这帮太监也明了,不少太监写出来的诗词歌赋文章比起那帮自以为是的读书人还要好,这就引起了不少读书人的不满了,加上这几年帮着朕处理些了政务,地方上也参与了一些引起了不少官员的不满,起先还只是几个官儿说说,被朕给压制了下去,可后来这事儿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爱卿也知道,与这些清流朕打不得,也不骂不得,实在头疼的很,朕若就此屈服他们了,日后还有什么威严?”

杨峥颔了颔首表示理解,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深知宦官祸国乱政的劣迹,立下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规矩,但这位精力旺盛的帝王,撤销了丞相,以致事无巨细都得有皇上一人来处理,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朱元璋最后也不得不将一些事交给宦官去做。也就是在朱元璋当政的中后期,宦官开始在政治舞台上露面。比如派遣宦官参与税务,参与茶马交易,委派宦官特使,而且还增设宦官机构,后来的二十四衙门就是在洪武朝奠定的基础。到永乐朝太监实力得以抬头,但并未壮大,在职务上也只是监军、宦官分镇地方,利用东厂搞搞出其不意的监视活动,并无对文臣构成什么威胁,所以文官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反正有祖宗规矩在,永乐帝性子刚强,可以不顾祖宗规矩,但不表示日后的帝王不遵循祖宗规矩,但宣宗非但没有按照文官预期的想法走下去,反而在永乐皇帝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步,设置了内书堂让太监读书,第一人教授还是为大学士,此后来授课的也都是出自翰林院、詹事府、殿阁等这种有学问的地方,得天独厚的条件立即给了太监不错的土壤,往日自以为是的官员,猛的回头顿时发现,身旁的这些太监不管是对圣人的书本知识学得通透,就连那些大道理,治国的道理也都摸得一清二楚,巨大的反差让不少官员往日的优越感立即荡然无存,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怨言,加上这几年太监随着地位的提高,开始管理皇室产业;另一方面作为皇帝的特派人员,对国家财政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税务机关进行监察,甚至直接管理。如管理皇庄、上林苑、牧马草场、制造、库藏、税收等,经常充任矿监、税使、采办、织造、提督市舶,监督仓场,让不少官员插不上手,自然引起了公愤,对于宣宗皇帝当初设立内学堂的目的,杨峥还是能体会的,说到底他叫太监识字也只是想让他们帮自己处理一下政务。毕竟后世的皇帝很少有像他们老祖宗朱元璋那样的劳模,一天处理几百件政务,所以就不得不找点帮手了来帮忙,只是他没想到太监这一帮忙权势日益壮大了,往日冷清的司礼监如今成了大明最热闹的衙门之一了,如此局面自然引起了文官的不满意,奏折自是不会少。

局面到这一地步,皇帝也有些始料未及,杨峥的一番话固然有作用,更大的原因在于,皇帝心头也清楚,这天下说到底还是需要读书人来帮着治理,靠太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容易出乱子,碍于自己还在,能寻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最好,若不能也要让太监约束一下,好成全自己的名声。

“依爱卿看,这事儿朕是要让步么?”宣宗盯着杨大人问道。

“怎么会呢?”杨峥摇头道:“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从先前皇上询问微臣这事儿,微臣就一直在想,想着怎么让皇上既能让太监帮着把政务处理了,又不会被大臣们说三道四。”

宣宗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对于杨峥的能力,他太清楚不过了,自己柄国的十年里,无论是难上加难的一国两制,还是人人都畏惧如虎的苏州危机,甚至群臣反对的开海禁,下西洋他都能以超乎想象的能力给办成了,一次一次的证明,几乎让皇帝相信,眼前的这个的男人,在这世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惊喜之余急切的问道:“爱卿有什么法子?”

杨峥想了想道:“以微臣看,群臣不满于太监,并非是陛下设置内书堂,而是在于给太监授课的过程,以及太监干预政务的范围触碰了他们的底线?所以这法子还得从这方面着手?”

宣宗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那爱卿快给朕说说,该怎么办?朕这几日都快被御史的奏折给折磨死了。”

杨峥道:“其实这事儿很简单,太监就是用来使唤的,就算读一点书,无非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何必惊动朝廷选拔的学士来教他们,让他们通晓文理?前明时期太监专政的教训还不够惨重吗?对于这种弊端,陛下可以痛斥之,吸取过去的教训,要严防太监干政,为了安全,就算太监不识字又有什么妨碍呢?

老师以后就不用请重量级的了,就在内务府里选一个办理文件文书,读过汉文书籍的官员――笔帖式,对太监进行浅显的文化课讲授就行了。这样太监的学问上不去,也就是参与了不了大事,文官也不好说什么了?陛下以为这样可好?”

宣宗想了想道:“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站在门前又说了一会儿话,杨峥便告退了,一路上所看到的莫不是戏楼外庭院古树与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经过能工巧匠的打造,配合的相得益彰,里面花池、雕塑、假山、竹林错落有致,小径穿插迂回;地灯、绿地、回廊相映生辉;园林恬静生趣,戏楼古朴雅致,若是往日,杨大人出于好奇总会欣赏一番,但今日着实没这个心情,先不说皇上让自己担当太子老师这事儿,就说临走时与皇帝的这一番话足以引起太监的愤怒,脑海里想着日后如何应对这些麻烦,对于四周的景色也就没什么感觉了,这一路上的思索,倒也让他看明白了一个问题,要说这太监之害的本质,实不知宦官本身,而在于皇帝,在于皇帝想打破规则,和官员集团对抗,在于皇帝是不是懒惰,只要皇帝遵循现有的规矩,在勤快点,太监根本就没有参与政务的机会,更别说去干政了。

这样一路走一路思索,也不知走了多久,才出了皇城,望着城外繁花似锦的京城,杨大人重重吐了口气,嘀咕道:“管他什么太监,老子现在要做的是与太子搞好关系,等日后入了阁,太监干政又能如何?”这么一想,心头的郁闷与担心顿时消失得干干净净,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回到自己的兵部大堂的时候,众官儿都已开始收拾了东西,结束了上午的办公,赶往食堂吃午饭了,杨峥打了几声招呼,也懒得回自己的椅子上装装样子,背负着双手赶往食堂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交手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了不起的战略系统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