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然,同样是作死,也不能一概而论的说这些家伙都是为了刷名声的货色。

同样的做一件事情,虽然结果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有些时候,目的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也不一定。

就像经典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反派是为了自己的权势而做出这个事情,而包大人找到了正统太子,不也是没有让这个从小没有执政经验的家伙上位做皇帝嘛。不说做不到做得到,而是包大人压根就没这个想法。

当然,从墓地上来说,包大人是怕这个从小在外面生长的家伙回来之后把朝政弄个一团糟,但是就结果来说,却是一样的。只是这个事情,人们解读的时候默认反派太强大,包大人无力回天而已。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家舍生忘死的去做事,哪怕是为了刷名声,也是值得称道的。至于说什么目的,那只能说无欲无求的圣人是很少的。

就像党锢之祸的事情,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霍光的格局的。这些家伙号称清流,对自己的行为有着严苛的要求,自然不愿意去触及权臣这个事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不可否认的,一个是他们的能力不够强大,做不到拨乱反正,另一个则是思想太古板,不知变通。用包大人的话说,想要和奸臣斗,那就要比奸臣更加奸诈才行。而他们这些人,号称清流,不与世同浊,坚决不用那等下三滥的手段。然后每次都被诬告陷害。

所以说,既不能正面阳谋碾压,又不能侧面阴谋陷害,结果自然是败亡喽。

“若是说汉帝不依仗宦官夺权,又该怎么做呢?”鲍鸿疑惑道,“难道纯粹的等待清流士人前来救驾?就好像汉初吕后时期那样?”

“难道不是吗?”霍光冷笑道,“如果仅仅是外戚作乱,最不济又能到什么程度?只要人心在刘汉,外戚最多也就是得意一时而已,数不尽的有识之士自然会上来把外戚推下去!”

“可是任用宦官之后,导致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也看到了!”霍光笑道。

“当然,我也听说了,前面王氏外戚篡位,甚至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但是最终结果如何?那什么光武帝还不是举着大汉的旗号复辟了。”霍光继续说道,“那个时候,人家只是在反新朝王,而不是反刘汉。可现在呢?”

汉元帝驾崩后,西汉的第12任皇帝刘骜即位了,他就是西汉最荒淫无道、死于赵合德温柔乡中的汉成帝。有这样的政治废物当皇帝,王政君家族粉墨登场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王氏集团”最后集汉朝的军政大权于一身,总理朝政,将汉朝的“外戚专权”势力推向了顶端。

王政君有个外侄叫王莽,王莽可谓是古人“伪君子”中的真正王者,他年轻时为人谦恭声名远播,甚得世人好评,到他凭借外戚关系位极人臣时,其狼子野心就暴露出来了。汉成帝死后,短短几年里汉朝又换了两位短命皇帝“哀帝、平帝”,公元5年,王莽干脆毒杀了汉平帝,自己当起了所谓的“摄皇帝”。“摄”毕竟还是代政,“摄”至公元8年,王莽开始代汉自立,成立“新朝”,西汉王朝就这样葬送在王氏外戚手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外戚可能取而代之,而宦官却很几乎不可能有取而代之的机会吧!”鲍鸿沉声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帝依靠宦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屁个道理!”霍光不屑的骂道,“只要汉帝自己稍微精明一点,不那么废物,依靠士人掌握权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外戚、宦官还会相互抱团,相互之间密切合作。而士人党在为国尽忠方面或许会团结一致,但要说团结一致掀翻当前政权,完全没有忠臣义士,你觉得可能吗?”

“……”这个时候,鲍鸿当然不能说,接下来的魏国,就是一群世家一起坑了曹魏,把世家代表司马家推了出来,最终……

当然,这和曹老板唯才是举,不和清流党一起玩是有关系的。不过也是因为清流派看不起宦官背景的曹老板的关系。

不过反过来说,系统说的也的确有道理。除了曹老板那一局,世家一起把曹魏黑了之外,汉朝整个历史上,士人基本上为国效力的是非常多的。

就像汉末最大的两大家族之一的杨家。杨家和袁家这两家同为文化望族,但是杨修以及杨修之前的家主都没有一定中原之意,所以杨家一直是竭力维护汉朝的统治。当杨修发现曹操有代汉之心时,他就不与太祖合作,并且经常恃才放荡,不给曹操情面。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杨修也跑到了曹操的大本营中。但杨修到了曹营不但不出良谋,反而经常扰乱军心,这是曹操杀他的一个原因;再则杨修参与曹植与曹丕的争斗,这是曹操杀他的另一个原因。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家伙难道不知道曹老板心黑吗?跑过去其实要说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就和曹老板瞎折腾,可能吗?

更不用说旁边荀汪他们家的代表人物荀彧了。曹老板麾下最重要的文臣,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老板称为“吾之子房”。

曹老板开始反董的时候,荀彧就开始追随了,基本上曹老板一生的大多数事件都有他的参与。

古人有说:管仲相桓公伐山戎、伐陈蔡、伐楚、伐晋,其意欲尊周尔,而桓公遂有封禅之志。文若依曹公,平青徐、平许洛、平河朔、平汉南,其志欲尊汉耳,而曹公遂有九锡之议。管仲知封禅之不可许也。故设词以拒之;文若知九锡之不可长也,故逊词以却之。

管仲幸,故桓公从其说以全勤王之功;文若不幸,故曹公不用其语以成窃国之祸。

平青徐、平许洛、平河朔、平汉南之类的不说,反正功劳绝对是有数的。就说曹公遂有九锡之议,文若逊词以却之的事件。

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虑而死(关于荀彧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

这个事情,鲍鸿前世就非常清楚的。按照鲍鸿的理解,这个事情主要是曹老板历来没有压力就开始放荡。按照鲍鸿的了解,曹老板这个家伙,逆境的时候,简直就成神了,官渡那种鬼战役都能有打赢。可是顺风的时候却成了个坑货,宛城坑大将、坑儿子,赤壁坑大军,后面还把手下荀彧也给坑死了……

从一方面来看,自然是荀彧忠于汉室,所以阻止曹老板。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那个时候曹老板还不适合那么做,因为这个时候忠臣的力量还是很多的,这么做会引发很大的反弹。

“反过来说句不好听的,那种被宦官玩弄,或者昏聩到像现在这位那个地步的,还不如早些时候外戚专权靠谱一点呢!”霍光继续说道,“至少外戚的时候很多的政策是正常实施的。而且外戚和士人如果展开斗争的话,相对来说也不会像所谓的党锢之祸一样造成这么大诡墓的人才损失。”

其实,这个事情也是循序渐进发展起来的。一开始的时候,依靠宦官夺回权势汉帝还是比较靠谱的,只是随着次数的增多,后面的汉帝就越来越没有脑子了,以为每个宦官都是那种一心为了他好,全心全意为他服务的好人,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识。

这就像当初任用外戚一个道理,因为前面吕氏造成的危害并不是非常大,而卫霍更是建立了巨大的功业,使得后面那群汉帝无脑的信任外戚。

在早期阶段,宦官的使用其实并没有这么夸张,甚至要说有有利的一面也是没错的。

章和二年,章帝崩,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和帝。窦太后临朝,垂廉听政,依靠自己的哥哥大将军窦宪掌权,这是东汉外戚专权局面的开始。

和帝十四岁,依靠宦官郑众,杀掉大将军窦宪,灭窦氏。窦太后被迫将政权归还给和帝,宦官势力开始增长,这是外戚宦官之间的第一次斗争,也是宦官集团对外戚集团的第一次打击。

和帝崩,和帝的皇后邓氏立百日皇子刘隆为帝,是为殇帝。殇帝立不足一年即死,邓太后又立十三岁的长安侯刘祜为帝,是为安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依靠其兄车骑将军邓骘掌权。

邓太后死。安帝利用宦官李闰,乳母王圣,灭掉邓氏,夺回政权。安帝依靠自己皇后的哥哥阎显与宦官李闰,共同掌握政权,这是外戚与宦官之间的第二次斗争。

安帝崩。安帝皇后阎氏废掉太子刘保,立济北王之幼子北乡侯刘懿为帝,是为少帝。当年十月,少帝死,阎太后还想再立一个小儿为帝。这时,宦官孙程等人杀掉车骑将军阎显,迎接原太子刘保即位,是为顺帝。这是宦官集团对外戚集团的第三次打击。

顺帝时,皇后兄梁冀为大将军,辅政。顺帝崩,顺帝皇后梁氏与大将军梁冀立两岁皇子刘炳为帝,是为冲帝。几个月后,冲帝崩。皇太后梁氏与大将军梁冀迎立八岁的建平侯刘缵为帝,是为质帝。质帝虽然年幼,但是很聪明,有一次在朝廷之上批评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

梁冀毒死质帝,另立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为帝,是为桓帝。政权继续控制在梁太后与大将军梁冀手中。

梁太后死。桓帝与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合谋,杀掉梁冀,消灭梁氏势力。这是对外戚集团的第四次打击。

经过这一次斗争,东汉政权落入了宦官手中。东汉时期外戚宦官的争权斗争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宦官集团专权的高氵朝。在铲除外戚梁氏集团的势力后,宦官集团填补了权力的真空。也就是前面说的‘五侯’、‘十常侍’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了宦官专权的时代。

所以说真正说起来,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辩证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些事情无疑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纯粹的说好或者不好。但是霍光说的也有道理,鲍鸿从历史总提来看,也能够看得出来,外戚专权这种事情有坏处,但是加以限制影响不至于不可挽回,王莽这种例子毕竟只是少数。

但是在宦官方面,实在是没太多的历史证明他们的作用性。从本质上来说,宦官的存在本来就是起到一个中间传达的作用。

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在这方面,关键其实就是掌握好宦官的权势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权利放出去也就不一定能够收的回来的。

或者说,对很多皇帝而言,并不是不能够收回来,而是懒得收回来。因为国家的政务大权等放在宦官手里,他们能够给自己提供更加舒适的享乐,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这个权势收回来呢?

所以说,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所在还是皇帝自己来着。说起来,宦官是好控制,你说收回权势就能很容易收回。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你被他一忽悠,对他宠信有加,死心塌地,其他就完全不用多说了。

所以正如霍光所说,不管是外戚专权还是士人主政,对整个国家不会造成根本性的动荡。但是宦官上来瞎折腾,造成的结果就回事民心尽失,那到时候就难以挽回了。

所以说,霍光的思想其实也很简单,废掉外戚这个玩意就行了。其他只能指望皇帝靠谱一点。实在不靠谱的那种,被废掉也是理所应当的,没什么大不了。(未完待续。)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张逸风姜凤小说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