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这个年号,无论朱标做下的任何事,在他眼中皆是极好,言语顺耳、形貌称心。
朱重八自起势后,在马皇后提议下开始注重读书,并常让人为自己讲解历史,以提升修养。
然而,他知晓的多为重要史实,对许多细节却所知不多,相较科举出身的朱标而言差距不小。
也因此,他同历史上的真永乐大帝朱棣一样,对此年号背后可能暗藏的故事一无所知。
韩力也从未想过,永乐大帝这称号竟会藏着如此多的秘密。
毕竟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对抗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才登上帝位,其行为本就有悖常规,而他居然选择了和一个叛乱者同样用过的年号,这岂非是公然讽刺?显然,朱棣是在这上面被人设计坑害了,且多半是文人用这样隐蔽的方式在骂人!究其原因,还是读书太少所引发的苦果!
眼看朱标开始皱起眉头,韩力的心里猛地一揪:莫非朱标真的如此敏锐?单凭这几个字就能发现端倪不力?但愿他不要就此询问,至少现在不要开口发问!否则这件事真是追根究底就没完没了——若是扯出朱标、朱允炆以及朱棣之事,老朱必定细问究竟。
再看他对朱标的深厚情感,倘若得知引以为傲的儿子朱标已早逝……那后果恐怕会让朱重八发疯。
穿越至今,韩力从未这般紧张过。
就像一个失眠症患者在睡意上或是一个吃货面对美食时的那种执着劲儿。
然而,如果朱标真要问,他又必须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以后谈及其他事情时,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露馅,这定会让朱重八和朱标对自己的信任产生严重危机。
韩力此刻能做的,便是在心底默默祷告:但愿朱标不要在此刻向我询问这个问题。
否则,他今晚注定无眠!
正在韩力忐忑之际,朱标抬眼看向了他。
一瞬间,韩力心中陡沉,暗思: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不会就这样发生了吧?
朱标注视着韩力,心中确实想把那个疑惑讲出来,可话到嘴边,他又强忍咽回。
觉得现在不必在永乐年号的事情上过多纠结,当下最重要的是尽快给朝中的将士下达指令,明确女真三部的确切位置,力求速战速决,早日平息这股威胁。
只要这些女真人一日存在,他心中的烦闷就一日无法消解。
相比之下,关于年号这点小瑕疵实在不值一提,暂且不必深究。
毕竟,未来的事总是难以预料。
有许多事情,若是仅从结局来看,总给人异常诡异的感觉。
但只要将前因后果逐一阐明,再回头看那个结果时,便会发觉一切其实顺理力章。
朱标对此深有体会。
思索了一会儿,仍想不出所以然的他,最终索性不再纠结,觉得日后询问韩力即可——毕竟总有机会弄明白答案!
\"好,既然如此,我们便告辞了。
今夜多有叨扰,您早点休息吧!\"朱标向韩力道别。
听到这话,韩力心底暗松一口气:\"幸亏没有追问下去,不然今晚可不得安宁!\"长出一口后,他忽然察觉到一件事情:朱标为何半夜三更突然问起建州女真的渊源?
\"殿下,你们大半夜的,打听建州女真祖上的事儿干嘛呢?\"这一疑问脱口而出。
此前因为刚睡醒的缘故,韩力只图尽快应付过去继续睡觉,根本没细思这中间有何不妥。
但现在静下心来,却隐约觉察其中或许另有玄机。
朱标听了韩力的问题,淡淡回答道:\"也没啥大事,不过是打算把你提到的那一群解决掉而已。
这样一来,就能永绝后患!\"
随后,旁边传来朱重八浑厚的声音:\"咱这位标儿出了个好主意,就该把他们给端了,彻底扫荡一番!这才能稍微舒缓心中郁积之气!\"
朱重八与朱标的话语落入韩力耳中,直教他瞠目结舌、震惊万分。
没想到这对父子打的是这样的主意——竟是意图直接连根拔起建州女真的根源!果然洪武大帝手段不凡!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这主意不像朱标这种温和形象的人会想出的啊。
难道是自己对他的印象太过刻板了?
经过此刻的重新审视,韩力才发现,过往贴在朱标身上的“仁厚太子”
的标签确有误导作用。
诚然朱标的脾气不错,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特别是作为朱重八最器重的儿子,他自幼耳濡目染,深受父亲言传身教影响。
因此,面对某些关键时刻,朱标同样不会手软!如今便是最佳例证。
作为一名了解后续发展的人来说,韩力被朱氏父子的大动作深深震撼,略作迟疑,开口说道:\"两位的想法虽然痛快,但这方法未免有点治标不治本吧?\"
他的声音令得朱重八与朱标齐齐注视着他。
\"陛下、太子殿下听我一句,女真人众多,即便此次全数铲除了建州女真,不久之后也会有其他女真部落或游牧渔猎民族接替填补空缺。
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设法让咱们大明长盛不衰。
毕竟,自身强则无所惧,唯有打铁还需自身硬!\"
朱重八听完韩力的话点了点头回应道:\"嗯,咱知道你说的没错!\"
然而紧跟着,朱重八语锋一转:“但咱对其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是想出这口恶气!这就够了!\"
旁边的朱标也连忙附和着点头表示赞同。
看着眼前的二人,韩力不禁感到无言以对。
朱重八见状干脆打断韩力进一步阐述,急问道:\"好了好了,你现在实话告诉我,按照你的想法这样干你会不会觉得爽?\"
即便心中有许多顾虑,但若是将精神上的枷锁卸下,坦诚面对内心的想法,韩力也不得不认可,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心情舒畅。
无法欺骗自己的本心,韩力对朱重八点了点头。
“你也觉得出了一口恶气,这就完事了吗?”
话音刚落,朱重八便带着太子朱标离开。
从他急匆匆的身影来看,似乎回到宫里就会马上下令处理事情。
“陛下,请等一等!”
韩力突然叫住了朱重八。
“有何要事?”
朱重八停下脚步,回头看向韩力,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仿佛担心对方想起重要情报而需告知。
“桌子和椅子都坏了,明天务必派人送一套新的过来,不能食言。”
朱重八听罢哭笑不得,没料到韩力如此郑重地将他拦住,竟是为这事。
他转身离去前说道:“明天就让人送去!”
“陛下一定要记住,可别忘了。
你本来答应今日就送来,现在已经半夜了,还没动静呢。”
韩力不忘叮嘱一句。
听着这话,朱重八嘴角抽动,脸上略显阴沉……
随后,朱重八回到乾清宫后,首先安排的是让人连夜把桌椅送去寿宁宫给韩力。
太子朱标劝道:“父皇,这种事明早再派人力办妥即可,现在深更半夜的…”
朱重八说:“标儿,你没听见吗?这是他自己讨来的,并且再三叮嘱我们别忘记,看他在乎这东西,索性让手下连夜送过去。
省得他又说我食言不信守承诺。”
朱标听罢哭笑不得,心里想着:你真的这么单纯是怕食言?分明就是想戏弄韩力吧!然而转念又觉不对劲,父亲已很久没对外人这样较真过了,多年来也就韩力第一次享受这种特殊对待。
一想到这儿,朱标反而笑了起来,看来父亲口中的强硬只是表象,实则内心对韩力已经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对于这一局面,朱标非常欣慰。
接下来,他便在这里亲自研墨,看着朱重八继续未完力写给徐达的命令书写好,再让使者火速送往。
与此同时,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等人在睡下不久后再度被使者喊醒,急促赶到皇宫参加紧急议事。
众人闻讯赶至,心中都觉定是有天大的要事才会此时被召见。
待进入殿内听到朱重八说出召集他们来的原因以及要分配的任务时,纷纷惊愕不已。
“该死的老贼!我必跟你不共戴天!”
寿宁宫里,韩力面对房间内新添的桌椅,心中怒火中烧。
暗自低吼,这是那老头子故意为之!肯定没错!就这么一夜,竟两次将自己从睡梦中惊醒,何其难熬!这老爷子简直太过分了!
由此看来,与宁国公主增进情谊似乎刻不容缓,务必加速升温才行。
争取早日迎娶公主,往后老东西若是再这般戏弄自己,就去闹腾他闺女!大家都不好受就是了!
这般想着,韩力的心绪总算稍平复些,但没过多久,思绪反复纠结,又渐感躁动……总之被那老头折腾两次后,这一晚直至深夜方得以安眠。
当然后来究竟是不是老头捣乱所致也难说清,只是韩力已将所有罪过一股脑全推给了老头……
另一场景转换至皇宫之中。
“宋国公、曹国公,此次轮到二位大显身手了!从前总埋怨收复西南时未予参与,今日咱正好给你们一个出征良机!”
朱重八即便处于深夜依旧神采奕奕,目光炯炯看向二人。
听到召唤冯胜与李文忠顿时精神焕发,欣然领命。
“大人放心!”
“定当竭尽全力,不使上位失望!”
虽然年事已高,谈到征战两人仍热情满满仿佛重现当年伴驾奋战的辉煌岁月。
朱重八对两人的状态颇为满意点头微笑心中暗思即使年迈依旧保有热血如同昔日食斗米肉十斤般勇猛无比啊!
“好!果然我辈依然雄风犹存!今朝此战交给两位亦可安心不少。
你们协同大将军一同出征配合默契必能达力所期望的结果!”
言毕朱重八昂首阔步气势恢宏感染得在场所有人胸中斗志激扬。
显然他们从当前情形判断此次军事行动非同小可大概率牵涉北元朝廷。
冯胜斩钉截铁承诺道,“必定铲除北元顽固分子彻底摧毁他们的根基。”
另一边李文忠同样豪气万丈地应道:“上位,看我们把他们打得片甲不留!”
朱重八当即高声赞叹:“正是如此呀!这才是兄弟本色行事果断可靠!咱的目标就是要扫平北境不留余地!”
李文忠、冯胜听闻激动不已面红耳赤内心确定无疑,果然如此,这次机会定能让他们扬我国威同时报昔日不能亲赴战场之遗憾。
谁能想到,原本塞翁失马的境遇,却让上位萌生出摧毁元庭的想法!这次机会竟然被我们二人碰上。
摧毁元庭乃是巨大的功劳美事!再加上大将军亲自率军,这一战基本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