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站在一旁的黄观向前一步,拱手向朱标禀报说:“启禀殿下,下官认为夏元吉此人不仅学识渊博,更是办事得力,为人正直可靠。如今江西建昌府河堤一事亟待解决,下官斗胆举荐由夏元吉负责前去探查此事。”
朱标听后,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手抚下巴,略微沉思了片刻。
然后才缓缓说道:“夏元吉啊,孤知道你至今尚未有任何官职在身,但此次若是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你,你可有把握能圆满完成呢?又打算如何去做呢?”
夏元吉闻言,再次重重地叩头在地,声音洪亮而坚定地回答道:“多谢殿下垂询!殿下放心,微臣定然会秉持一颗公正无私之心,迅速查明事情真相,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且定会合理安排和使用相关款项,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之上,绝对不会辜负圣上与殿下的隆恩厚望!”
朱标听完夏元吉这番话,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好!既然你如此自信满满,胸有成竹,那孤就暂且相信你这一回。”
夏元吉神色郑重地抱拳拱手,朗声道:“微臣必当竭尽所能,不辜负太子殿下对臣的信任!”
朱标面带微笑,眼中满含期许,缓声说道:“甚好,那你便先行回去整理行囊、安排事宜吧。待到出发之刻,本宫自然会派人前去通知于你。”
夏元吉再次躬身施礼,恭声应道:“微臣遵命,这便告退!”言罢,他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房间。
待夏元吉离去之后,朱标的笑容依旧挂在脸上,他微微转头,目光投向一旁的黄观,轻声唤道:“尚宾啊!”
听到呼唤,黄观赶忙向前迈出一小步,低头应道:“微臣在!”
朱标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所举荐之人,初看之下,确实颇具才华。但愿此番差事能够顺利完成。倘若他当真能够将这件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日后本宫必定会对其委以重任。”
黄观闻听此言,心中一喜,连忙恭谨地回答道:“殿下英明睿智,独具慧眼,方能识得如此贤才。依微臣之见,夏元吉定然不会让殿下您失望的。”
这时,朱标又把视线转向另一边的刘三吾,开口问道:“刘老先生,不知您对此人看法如何呢?”
刘三吾略作思索,然后拱手答道:“回太子殿下,此子早在国子监之时,微臣便有所耳闻。听闻众人皆称赞他为人正直,处事更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故而微臣以为,将此事交付与他办理,应当万无一失,必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朱标静静地听完刘三吾所言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讶异之情。这么多年以来,尽管在旁人的眼里,刘三吾一直都是个和善可亲、与朝中众人关系融洽的老好人形象,但从未听闻过这位德高望重的刘大学士对任何人有过夸赞之词。更何况此次被称赞之人,不过是一介毫无官职在身、仅仅在国子监埋头苦学的普通学子罢了!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说道:“真没想到啊,刘先生您竟然会对这样一个人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说这话时,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刘三吾身上,似乎想要从对方那饱经沧桑的面容上探寻出更多有关此人的信息。
刘三吾闻言亦是微微一笑,连忙拱手作揖道:“老臣岂敢信口胡诌,实在是这夏元吉在国子监中的表现确实出众,故而才斗胆向殿下提及。”言语之间,尽显其谦逊之意。
就在这时,原本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另外两人突然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之色。要知道,眼前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甚至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居然连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都有所耳闻!这着实令在场诸人感到诧异万分。
三人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朱标。只见朱标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地看着他们,缓缓开口道:“实际上,这其中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有一回,父皇前往国子监巡查,无意间瞥见了正在埋头苦读、神情专注无比的他。
当时,父皇便被他那认真钻研学问的模样深深吸引住了,回宫之后还特意跟我提及此事,并对他大加赞赏。
原本我们打算再过些时日,就让他到户部先担任一个主事之职,也好历练一番。”
听完这番话,三人的嘴巴张得更大了,简直能塞下一颗鸡蛋。他们面面相觑,心中的震惊犹如惊涛骇浪一般汹涌澎湃。
谁能想到,那个平日里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夏元吉,竟然早已进入了当今圣上朱元璋的视野,而且还得到了如此高度的评价和青睐?这下子,众人都意识到,这位夏元吉日后必定会平步青云、前程似锦。
尤其是黄观,此刻他的内心更是充满了欢喜与得意。毕竟,夏元吉可是他的至交好友,如今得知自己的好友竟能受到皇帝如此看重,怎能不让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呢?
说不定将来,凭借着这份圣眷,夏元吉还能成为朝中的重臣,为国家社稷立下赫赫功勋。
而作为他的朋友,黄观也自然能够跟着沾光不少。
一想到这里,黄观不禁暗自偷笑起来,心中对于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朱标缓缓转身,面向那三位正埋首于案牍间忙碌的臣子,语气温和地开口道:“你们三个且在此处安心继续处理这些奏疏,孤还有些要事需要先行一步,暂且回府了。”话音刚落,只见那三人赶忙放下手中事务,站起身来,整齐划一地躬身行礼,齐声回应道:“恭送太子殿下!”朱标微微颔首示意后,便迈步朝着门外走去。
待朱标离去之后,他一边走着,心中一边暗自思忖着有关夏元吉之事。思来想去,觉得此事若能让父皇朱元璋亲自过问一番,或许会更为妥当一些。于是乎,他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身旁随侍的小太监,面色凝重地吩咐道:“速去将蒋瓛给孤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