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练兵场里
五千人还没一个大学人数多,但在这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已经很厉害了。
做个对比,秦王府才五百精兵,可作战人数不过一千!
那可是藩王,虽然被削弱了很多次。
如今整个封地的税收才养活的起这些兵士,再多就要降低生活质量了!。
当然朱由检也不会允许的。
白水县这些民团兵可跟卫所兵不一样,他们不用在农忙的时候种地收粮。
除非遇到蝗灾,人祸需要抢收的情况下才下地。
他们的任务就是训练,训练,训练再加上打败敌人。
保护李知县领地里的百姓和土地。
烈日下,
五千民团兵在巨大的校场排着整齐的方队。
老兵们站在队伍外边看着自己的手下,
哪个敢让他们在李大人面前丢脸,就加大训练累死他!
同样在烈日下,高台上的李兵正在讲话。
民团兵们炙热的目光似乎比太阳更耀眼。
李冰面不改色的清了下嗓子:“你们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白水县守城战——你们打败了山贼刘二壮!”
“打败大山贼小霸王上千人,他们的人现在还在矿山劳作!”
“收拾了乡绅的家丁,还几十里奔袭支援陕西督粮道洪承畴!”
“打败了大流贼王左挂的手下苗美等人,保护了澄城县的百姓!”
“远征合阳县,打败不沾泥数倍于自己的部下,他们队伍中还有边兵!”
“远赴蒙古土默特部通商,为我们带来了军马!”
“在无数次夜晚巡逻,保住了白水县的粮食不被流贼毁坏!”
“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
李冰将一桩桩民团的战绩如数家珍般讲出来。
许多老兵眼中含泪,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从几十个徭役和几百名普通百姓组成的民团,刚见到敌人时的双腿打颤仿佛还在眼前,
而如今却能从容的指挥新兵们为百姓和李知县战斗。
都是他们没日没夜的训练和学习,无数汗水和血水才换来。
李冰接着说道:“我们的民团人数远超过一般的民团了!”
“所以今天我决定将白水县民团改一改名字!”
王六在一旁点头,内心却在神游。
“这民团确实该改改了,不如就叫李家军吧,我当大先锋,这样就嘿嘿嘿……”
李冰没有注意到一旁心不在焉的王六,对着铁皮喇叭大声道:
“白水县民团正式改名为‘白水县第一旅’!”
“以后你们不再是杂牌民团兵了,你们是正式士兵!”
五千人刚好组成一个旅的兵力。
这是李冰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明朝的士兵和官衔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压榨,是兵油子,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
改个名字可以让稍微改变下百姓对这支军队的第一印象。
推掉重建永远比修修补补更好!
再加上白水县民团严格的军纪,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让百姓们认可。
历史多次证实过,一支为普通人作战的军队永远比维护腐朽王朝的军队更有凝聚力!
反正现在的白水县百姓很认可民团,毕竟民团兵就是他们的孩子,邻居组成的!
“王六被正式任命为白水县第一旅的最高指挥者——旅长!”
话毕,台下的士兵们整齐的鼓掌。
王六:“?”
反应过来之后激动的单膝跪地,跪到一半之后立马起身,改成敬礼。
台下的士兵们善意的笑声传了出来。
王六对着台下大声说道:“你们再敢笑,我罚你们长跑!”
台下笑的更欢乐了。
李冰双手下压,台下安静了下来。
“既然是正规军了,就要更加刻苦的训练,听从指挥!”
“下面还有更多的职位需要你们担任,到时候会让大家投票选举!”
“还有什么问题吗?”
台下前排的士兵举手问道:
“那我们以后还要听官府,比如巡抚的命令吗?”
其他人也都迫切的想要的到答案。
李冰淡淡一笑:“他们在意过你们吗?”
“不,他们只会在征税的时候想起你们。”
“所以你们愿意听官府的命令吗?”
“不愿意!”
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声音冲破天际。
一个士兵很想问问他们是不是准备和皇帝老儿作对。
但是转念一想:“反就反了,没有李大人,说不定还在挨饿或者被其他流民裹挟着呢!”
现在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并且听说过一个传闻,民团的老兵说过,李大人可不是凡人……
【政教军一体的模式可以给士兵们精神支柱,只要防止极端主义的渗透(类似ISIS)。
并不是只有坏处的,适合生产力低下,物质不太丰富需要信仰的时代。】
师爷府
初一告诉了苏诗雨在练兵场发生的事情。
初一作为李冰唯一的小跟班(记录员),除了男厕所不能去,什么地方都能去。
苏诗雨对初一解释道:“李大人把民团改名字算是好事吧!”
初一有些疑惑:“那岂不是说以后白水县没有民团了吗?”
苏诗雨点了点头:“是的呀,但是第一旅主要负责对外战斗,比如流贼入侵。”
“衙役们,比如刘班头他们负责白水境内的治安,工作更分明了,效率也会更高。”
“也不会让他们以后胡乱推卸责任呢!”
初一点了点头:“李大人变聪明了呢(???)!”
苏诗雨:n_n
白水县的百姓也感觉到了紧张的氛围。
广场告示栏和各个村子村口都贴上了告示。
大致内容是非紧急情况不要出远门,并且晚上不要出去乱逛。
各村组织民壮巡逻,有需要的话合并村镇!
看到陌生人赶紧向村正或者衙门报告,如果被证实的话有赏!
澄城县的王知县没事就去白水县参观,看到告示之后赶紧找到李冰。
“李知县,你贴着告示不会知道些什么了吧?”
李冰严肃的说道:“府谷那边有个大贼王嘉胤起义了。”
“他是边军出身!”
王选一愣:“我怎么不知道呢?”
李冰道:“是那边的驿站递到西安府的情报,我们安排在驿站的人抄录送来的。”
王选听后忧心忡忡的:“那岂不是边军……”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谁都知道兵变这两个字。
陕西的匪患已经如此严重了吗?